关于选择居住地的文化应该是源远流长。我们可以假设,原始人在选择自己的居住地时,可能需要考虑的是,一是生活上方便,如出产物比较丰富,二是,不易受到动物或不同氏族部落的攻击,三是要有水源等生命必需的资源等。这些选择将有利于人们在一定地方比较长时间的居住,并最后形成定居。 进入农耕社会之后,这种对于居住地选择的重要性,对于一个氏族部落来说,是不言而喻的。因此,他们总是在一面有着大山等形态的地形下或在有长期的水源地的地方来建设村落。这便形成了,应该是最原始的关于山与水的选择。应该说,风水的基本观念,就包含在这种最原始的选择之中。当然,原始人的生死一致的观念和信仰,促使生者的居地选择,与死者的居地选择的文化几乎同步发展。 到了大约三代之后,这种选择的任务和权力被相对的固定,有一些专门的人或机构去进行,这就形成了对于这类人的崇敬。这样的工作,也就成了重要的工作。《尚书·召诰》:“成王在丰,欲宅洛邑,使召公先相宅。”就是明证。 秦汉时,由于出现了天人感应的思想和各种方术兴盛,有关风水的信仰在上层和平民百姓中都非常盛行。《史记》记载,蒙恬被秦二世赐死,但他却不知为何?良久,悟到,原来就是因为自己在修长城时伤了地(龙)脉。所谓“蒙恬喟然太息曰:‘我何罪于天,无过而死乎?’良久,徐曰:“恬罪固当死矣。起临洮属之辽东,城堑万馀里,此其中不能无绝地脉哉?此乃恬之罪也。’乃吞药自杀。”与民众普遍信仰相一致的是出现了一批重要的风水理论著作,如《官宅地形》、《周公卜宅经》、《宅图术》、《堪舆金匮》、《移徙法》、《葬经》等。撰有《葬经》的青乌子还被后世风水先生奉为宗祖。有关风水的理论已经初步形成。 风水理论真正成熟是在魏晋时期,有两个代表性的东西,一个是出现了像管辂、郭璞这样有代表性的风水大师;二是出现了如《葬书》、《宅经》以及托名管辂的《管氏地理指蒙》等这样有代表性的专门性著作。有学者说:“《葬书》与《宅经》这两部风水经典,建构了风水理论的基本框架。此后,风水之类的著述层出不穷,晚清之际,可谓汗牛充栋,但基本上都是在这个框架内进行填充与修补。”应该说还是有道理的。 “唐朝时,一般有文化的人都懂得风水,出现了张说、浮屠泓、司马头陀、杨筠松、丘延翰、曾文遄等一大批名师。其中杨筠松最负盛名,他把宫廷的风水书籍挟出,到江西一带传播,弟子盈门。当时,风水在西北也盛行,敦煌一带有许多风水师,当地流传一本《诸杂推五姓阴阳宅图经》,书中提倡房屋向阳、居高、邻水的原则。”刘沛林认为,风水在唐代时定型,其主要的依据就是,第一是出现了大量风水学的理论和实践的大师及形成了江西与福建两大风水流派;第二是出现了大量风水学著作;第三是风水思想与佛、道、儒合拍。 明清之后,风水成为全民的一种文化和信仰,其触角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城市建筑选择、村落建筑选择、家庭居室建筑选择、墓地选择以及一些生活和居室中的附属设施的建造和移动,包括如何化煞、改造风水等,都成为风水关注对象。 (本文转自 陈华文\陈淑君《浙江民间丧俗信仰研究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