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道医道药 >

古代中医方剂学

http://www.newdu.com 2017-12-28 问道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方剂是运用药物治病的一个医学上的飞跃。它是在我们祖先长期积累的药物学知识的基础上,逐步成熟的。
    
    汤剂是中医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汤剂的出现是我国药物史上的一大发明,据考商代初期就已运用汤剂治病。在出土文物中发现夏代的陶釜、陶罐等烹调器具已较精致,商代,饮食器皿多为铜制,这一切就为煎煮药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礼记•曲礼》谓:“君有疾,饮药,臣先尝之。”《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载:“长桑君授禁方与扁鹊。”“扁鹊治虢太子尸厥……以八减之剂和煮之。”另外,公元前3世纪周朝末叶遗留的文物“流沙坠简”上,就载有治疗马伤的方剂。可见汤剂始于商初是可信的,《甲乙经•序》说:“伊尹以亚圣之才,选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至周朝时,复方汤剂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了。
    随着历史的演进,古代医学家在自己临床实践的基础上,不断研制出治疗各种病症的方剂。不同的学术流派又有不同风格的代表方剂。以至中医方剂的数目与日俱增,而历代名方也一直有效地运用于临证实践。
    方剂不同于单位药的运用,它根据病证的不同,将药物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有机的组合,使药效充分发挥,并减少药物的毒性与峻烈之性。临床运用中有汤、丸、散、膏、酒剂等不同剂型。其中汤剂最能灵活地加减药物,有吸收快,疗效好的特点,因而数千年来一直被医者所喜用。
    
    方剂学的内容极其丰富,这里我们着重谈谈方剂学的理论与古代重要方书。
    (1)方剂的组成原则
    方剂并非多味药的简单堆砌,它的组合是有一定的原则的。《内经》已奠定了方剂学理论的坚实基础。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了制方的原则,第一,组方是以病证为根据;第二,具体方药的配伍,决定于治法的确立;第三,制方的适宜与否,主要看对药性四气五味的配伍是否恰当。同时该篇首倡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即:“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君药是针对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臣药是辅助君药以加强其治疗作用的药物;佐药有佐助、反佐及制约毒性及峻烈之性的作用;使药具有引经和调和诸药的作用。通过君、臣、佐、使的有机组合,才能发挥方剂的最佳效果。
    (2)方剂分类的演变
    方剂数目繁多,为了便于学习和使用,历代医家很重视方剂分类的研究。方剂的分类最早见于《内经》,书中提出大、小、奇、偶、缓、急、复,这一“七方”分类法。
    “十剂”分类法始于北齐徐之才。徐之才,字士茂。丹阳(今江苏镇江)人。徐家自徐熙始八世名医,子孙活跃于黄河以南,大江南北,历刘宋、南齐、北魏、北齐,出入宫廷,为王室及显贵诊治,屡获奇效,并为后世留下大批医学著作。徐之才为徐家第六代,对天文学、医学素养很深,著述很多,所创“十剂”对药物及方剂按功用分类很有贡献。所谓十剂,即宣、通、补、泄、轻、重、涩、滑、燥、湿,“宣可去雍,生姜、橘皮之属是也;通可去滞,木通、防己之属是也;补可去弱,人参、羊肉之属是也;泄可去闭,葶苈、大黄之属是也;轻可去实,麻黄、葛根之属是也;重可去怯,磁石、铁粉之属是也;滑可去着,冬葵子、榆白皮之属是也;涩可去脱,牡蛎、龙骨之属是也;燥可去湿,桑白皮、赤小豆之属是也;湿可去枯,白石英、紫石英之属是也。”这是方剂最早的功能分类法。其后历代医家又有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继“十剂”之后,宋代寇宗奭增寒、热二剂,而为“十二剂”。明代缪仲淳又增升、降二剂,而为“十四剂”。张景岳则认为“方宜从简”,提出了补、和、攻、散、寒、热、固、因的“八阵”分类法。
    
    至清,程钟龄提出汗、吐、下、和、清、温、消、补这一八法统方的分类法。汪昂在《医方集解》中,用补养、发表、涌吐、攻里、表里、和解、理气、理血、祛风、祛寒、清暑、利湿、润燥、泻火、除疾、消导、收涩、杀虫、明目、痈疡、经产“二十一剂”归纳众方。近代多从之而略有出入。
    还有按病症分类的方书,最早的是《五十二病方》,其后宋代的《太平圣惠方》、明代的《普济方》等都是按病症分类方剂的代表作。
    以上诸种分类法各有所长,但经临床实践,以汪昂的“二十一剂”分类法较为全面,并切合临床实用,为后世所推崇。
    (3)古代著名方书简介
    《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载经方11家,274卷。据《汉书•艺文志》成书始末,可推知这些方书多为先秦遗作,遗憾的是均早已亡佚。目前可以见到的最早的方书为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原无书名,撰者不详),据考约为春秋战国时作品。全书15000余字,记述52种疾病的治疗方法,现能辨识的医方有280余首,所载病名已涉及到内、外、妇、儿、五官各科,所用剂型,已反映出丸、汤、散、膏各种,方剂组成大多二味药以上。除内服法以外,外治法内容也很丰富,有手术、药敷、药浴、熏蒸、熨、砭、灸、按摩、角法等。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方书当推东汉名医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张仲景在继承《内经》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对外感疾病与内伤杂病,确立了将理、法、方、药相贯穿的辨证论治原则。由于该书组方严谨,用药精当,疗效可靠,故被后世医家尊为“医方之祖”,其中的方剂被称为“经方”,而张仲景亦被誉为“医圣”。《伤寒杂病论》共载方剂375首,除去重复(方同证不同),则实际收方269首,使用药物214味。书成后因战乱很快散佚,后经西晋人王叔和搜集整理,重新编次为《伤寒论》、《金匮要略》两部书。王叔和,名熙,西晋高平人,曾为晋太医令,著有《脉经》10卷,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他整理张仲景的著作,使其流传后世,其功最为后世称道,宋代林亿等校正《伤寒论》时说:“自仲景于今八百年,惟叔和能学之。”
    《肘后备急方》简称《肘后方》,为晋代葛洪所著。该书载方的特点是简、便、廉、验,对后世影响颇深。《肘后方》保存了不少珍贵的古代传染病史方面的资料。如书中所载的“虏疮”是世界上关于天花的最早记载。又如对沙虱的描述,也是世界上关于恙虫病的最早记载。《肘后方》后经梁人陶弘景、金人杨用道增补,就是我们今天见到的《广肘后备急方》。
    
    晋代至唐,方书众多,学术成就也高,其中以《小品方》、《千金方》、《外台秘要》对后世影响最大。
    《小品方》又名《经方小品》,为东晋末陈延之编著。当时“诸贵家皆各自撰集服药方”成为一种风尚,至唐,朝廷明令“为医者皆习张仲景《伤寒》、陈延之《小品》”,可见《小品方》学术价值之高。但至宋也归失传,所幸《千金方》、《外台秘要》,以及日本丹波康赖的《医心方》、朝鲜金礼蒙的《医方类聚》曾摘录了不少《小品方》的珍贵资料。1958年日本发现《小品方》残卷第一卷,系唐代传抄本,包括序文、总目录、用药犯禁诀等,是研究、辑复该书的重要资料。
    《千金方》包括《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系唐代孙思邈所撰,以人命重于千金,而命名其书。仅《千金要方》就载方5300余首,该书较系统地总结和反映了唐代以前的医学成就,保存了大量古方和当时流行的验方。书中还载有“大医习业”、“大医精诚”两篇医德专论,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
    《外台秘要》为王焘所著。王焘酷爱医学,曾在弘文馆(国家图书馆)任职20多年,有条件博采古医籍文献,而著《外台秘要》。其书载方6000余首,可贵的是所引录自它书的内容均注明出处,成为研究唐以前医学成就的重要参考资料。后来失传的唐代以前众多方书的内容,很多是赖《千金方》、《外台秘要》而能流传至今。
    《太平圣惠方》是宋代政府刊行的一部大型方书,由王怀隐等人奉命组织编修而成。王怀隐,宋州睢阳(今河南商丘)人。初为道士,精通医学,奉诏还俗,为尚药奉御,后升为翰林医官使。该书100卷,载方16834首,分类以隋代《诸病源候总论》为依据。书成,由宋太宗作序,颁行各州,置医博士掌之。这是我国第一部由政府统编的方书,后于仁宗时,何希彭选其精要辑为《圣惠选方》,作为标准医书充当教材,应用数百年。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原名《和剂局方》,是和剂局制售成药时所用方剂的规范总结。由宋朝廷诏令陈师文、裴宗元等医官校正。是我国第一部由政府颁行的成药专书和配方手册。载方788首,其剂型有13种之多,对成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有些著名方剂一直延用至今。其书流行后,民间习医者皆研习之,以致形成照搬其成方而不深究医理的时弊,金元时代诸医家多次对此弊端进行批评,也反映了北宋中末叶《和剂局方》影响是很大的。
    
    《圣济总录》,又名《政和圣济总录》,系北宋末年由政府组织编写的又一部巨型方书。后于金大定年间、元大德年间两次重刊。载方近二万首,搜集了历代方剂及民间验方,内容十分丰富。
    《普济方》由明初朱橚、滕弘等编辑,收方61739首,该书搜罗广泛,资料丰富,编次详细,是我国最大的一部方书。该书不仅在方剂学上有很高价值,同时在保存古代医学文献上也有较大贡献。如李时珍在编著《本草纲目》时,已有许多古医书失传或罕见,实赖《普济方》才能窥见失传医书内容,并又转引在《本草纲目》之中。
    清代还出现一部颇具特色的方书,即赵学敏搜集、编辑的《串雅》内、外编。这是一部汇集民间走方医(铃医)医药经验之作。自序谓:走方医历来被人鄙视,他们确有狡诈的一面,但其顶(吐法)、串(泻法)、截(截断其病状)、禁(符禁咒由之法)诸法往往奏效甚捷。其用药有贱、验、便的特点,所据医理也不悖古训。因其术秘不轻传,其方药治法鲜为人知,故与当时著名的老铃医赵柏云编辑该书。
    解释方义的著作,始于金代成无己的《伤寒明理论•药方论》。其内容是为《伤寒论》中常用的20个处方作了诠解。
    明代吴崑著的《医方考》是又一部方论专著。吴崑,又作吴昆,字山甫,别号鹤皋,歙县(今安徽歙县)人。在医学理论上推崇《内经》;治疗主张针、药并用。曾著有《吴注黄帝内经素问》、《针方六集》、《脉语》、《医方考》等。《医方考》选方700余首,“考其方药,考其见证,考其名义,考其变通,考其得失”(《医方考•自序》),使方义清晰,有利于理解与运用,成为后世医者学习方剂的一部重要参考书。
    《医方集解》是清代汪昂所著的一本方论著作。汪昂,字讱庵,安徽休宁人。早年业儒,为邑诸生,后潜心医学。他对明末传入我国的西医学态度较为开明,曾对“心主神明”有异词,认为“脑为元神之府”、“灵机记忆在脑”。他著述颇丰,涉及医经、本草、方剂各方面。由于他的著作兼采众长、简明扼要、浅显易懂,故深受医者喜爱,流传较广,对医学普及有所贡献。汪昂鉴于《医方考》仅为一家之言,遂选方300余首,辑录各家见解,故名为《医方集解》,同时在书中将方剂分为21类,较以前分类法更全面,也更切合实用,对后世影响很大。
    《成方切用》为清代吴仪洛所著。吴仪洛字遵程,浙江海盐人。曾在汪昂《本草备要》的基础上,撰《本草从新》,简明实用。他认为《医方集解》集方不多,遂选方1100余首,合吴崑、汪昂所辑,又进行增改,其分类方法与汪昂相似,选方多切合实用,故名为《成方切用》。
    (本文转载自“中华励志网”,作者魏子孝,聂莉芳)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