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师胡惠超字拔俗,不知何许人也。莫知其年寿。 唐高宗上元间,来自庐山,栖于豫章西山之洪井。幅巾布褐,徒行负杖。至游帷观,见同辈,手不执板,擎拳而已。美须眉,体貌瓖伟,类四十许岁人。身不甚长,然每处稠人中,其首独出其上。虽至长者,止及其肩。故时人称为胡长仙。人问其年几何,曰:五十二岁。逾数十载问之,亦复云然。至论晋宋已来治乱兴废,纤豪不差。 喜谈晋司空张华文,博物如其友。或云许、吴君尝授其延生炼化,超三元九纪之道,能檄召神灵,驱奋雷雨。 至陶弘景校茅山华阳洞《太清经》七十卷,天师亦与焉。背缝尽朱书其姓名,览之者皆见之。又曰:吾昔到此,客于盱姆用。是不知为何代人物也。 每逢路傍暴骨遗骸,悉为瘗之。地有古物宝器,掘之如其言而获。闻邪怪之物,疾之如寇仇,即务翦除之。 时豫章西门有樟木精,为独足神,大兴怪祟,邀人淫祀。天师一见叱骂,书符禁制,即命斩伐,积薪灌油,以火焚燎。妖祟遂灭,以地为观(旧名信果,今额天庆)。 昔游帷观,唐初荒废,因问主观胡不修茸,答以乏材力。天师奋然而往,不逾月以木筏至。高安樟木江口,距观九十里,命筏人紧击缚,各就宿江岸,临暮飞黑符一道,中夜烈风雷雨。比明,筏已在坛下矣。凌抹岭谷所当之路林木,披靡摧折。又于山下发一窖,出钱三百千,为工役之需应。殿宇非人所居者,皆夜役鬼神为之。门外凿三井,以辟火灾(俗号曰禁火井,故至今永无火灾)。久之,异迹显著。 唐高宗时偶抵京邑,诏除寿春宫狐妖,赐洞真先生。至是,天后以蒲轮召之。天师深隐岩谷,州县搜求之急,不得已而出。至都,引见于武成殿。后临问仙事,天师止陈道德帝王治化之源。后大喜,又欲留于都下,委以炼丹之事,天师辞请还山修炼。勑遣使资金璧送归。行次单父,赐书曰:先生道位高尚,早出尘俗,如轩历之广成,汉朝之河上,遂能不远千里,来赴三川。日御先开,望霓裳之渐远;天津后渡,瞻鹤盖以方遥。空睇风云,惆怅无已。傥蒙九转之余,希遗一丸之药。天师乃于洪崖先生古坛之际炼丹,首尾三年。 降诏趣召诣阙,至则馆于禁中。天师辞归,固留不许。天师一朝遁去,上闻,叹恨久之。遣使资赠甚厚,兼赠诗一篇,云: 高人协高志,山服往山家。 迢迢闻风月,去去隔烟霞。 碧岫窥玄洞,玉灶炼丹砂。 今日星津上,延首望灵槎。 天师归西山,居于盱母靖。 观有三清中门,真君横堂,皆鬼工所造。平柱眠枋叠至脊,断削之工,人或可侔,至植立不斜,坚固不朽,非人可及。梁牌亲题年号,笔力遒劲。又自写其真容于后殿之壁。 其居西山,人皆师事之。千里之内,无疫疠水旱之灾,无猛鸷夭枉之苦,远近赖焉。 长安三年二月十六日,命弟子于游帷观之西北——伏龙冈造砖坟,藏太玄真符二,七星神剑、灵宝策杖各一。三日而讫。天师正衣冠,坐绳床,异香满室。空中云鹤,墙外人马之声,纷纷不绝。视之,已解蜕矣。 州具以闻,赐钱帛修斋醮,复谧曰洞真先生。姑苏先生司马贞撰碑,具载详悉。 开元中,天师复出,为明皇所重,以诗送还山,云: 仙客厌人间,孤云比性闲。 话离情未已,烟水万重山。 又世传明皇三公主从之学道,一曰玉真长公主,二曰玉真次公主,三曰真一公主。其后道成,皆隐翔鸾洞。师亦隐去。今伏龙山凌云观,乃师还山所居。公主从之学道处,凌云南去十余里,平地有山,为冢三。又师再藏剑印符箓处,俗呼曰三槨,至今属籍凌云观。 其门人高弟甚多,最显者曰万天师、兰天师。 临川井山黄花姑云:游帷观有胡天师画真像壁。一日将颓,忽有一云水道士至,以木板模写之,俨然复前状。越夕而壁倒,道士亦不知所往。门堂以宋徽宗政和六年奉旨重造,始彻去,今惟真板存焉。 【译】 天师胡惠超字拔俗,不知道是哪里人,也没有人知道他的年龄。 唐高宗上元年间,胡惠超自庐山而来,在江西豫章西山的洪井隐居修道。衣着朴素,出门也是手执拐杖徒步行走。到了游帷观,见到同辈,拱手行礼。样貌英俊,好像四十岁的养之。个子不算高,但是在密集的人群中,总能看到他的头突出在人群之上。虽然是最高的人,也只能达到他肩膀的高度。所以当时有人称他为“胡长仙”。 人们问到他的年龄,他回到说:“五十二岁。”再过几十年问他的年龄,他还说自己五十二岁。他讨论晋宋以来的治乱兴废,居然丝毫不差。 他喜欢谈论晋朝司空张华文,就好像在谈论老朋友一样。有时候还说他曾传授给许逊、吴猛二位仙真长生之法。他的年龄似乎比三元九纪还要大,还能召唤神灵,驱使雷雨。 等到陶弘景校对茅山华阳洞《太清经》七十卷,胡惠超也加入了校对的行列。书的背缝中都能看到用朱砂写的他的名字,看过《太清经》的人都见到过他的名字。他还说过:“我曾经来到此地,在盱姆用家做客。”世人都不知道盱姆用是什么朝代的人。 每次遇到路旁有暴露的尸骨遗骸,都会将他们好好安葬。他还说某地有古物宝器,人们挖出来,果然跟他说的一样。他听闻哪里有妖邪作怪,就好像见到自己的仇敌一样,立即前去消灭他们。 当时豫章西门有一个樟木精,只有一只脚,在民间兴风作浪。胡惠超见到他便高声斥骂,写神符将妖孽禁锢,立即命人斩杀了樟木精。他还用自己积攒的钱财买来火油,在妖孽横行之地灌满火油,用大火焚烧。妖孽便被消灭殆尽。大火之后,在此处修建道观,以前名为信果观,现在叫天庆观。 曾经的游帷观,到唐初就荒废掉了,胡惠超询问为什么不修葺一下主要殿宇,得到的答案是没有资金。胡惠超慨然离去,不到一个月乘着木筏又回来了。在樟木的江口,距离游帷观九十里的地方,命竹筏上的人赶紧停船靠岸,全部在江边过夜。到了黄昏时候,有一道黑符飞过,到半夜电闪雷鸣,下起暴雨。等到天亮,木筏已经到了神坛下。附近凌抹岭山谷中挡在路中间的树木,全都被风刮倒了。胡惠超还在山下挖了一个地窖,存放自己出钱购买的物品,满足施工需要。殿宇不是人居住之所,晚上便派鬼神看守。在大门外挖凿三口井,以避免火灾发生(人们称之为禁火井,所以到今天都没有发生过火灾)。时间久了,神异之事就越来越多了。 唐高宗时,胡惠超一次被诏去京城,奉命驱逐寿春宫的狐妖,狐妖驱逐之后,被赐封为“洞真先生”。后来,天后武则天派车来接见他。他隐居在山谷之中,州府县令急急忙忙搜寻他,求他出山,他不得已坐上武后派来的车驾。到了帝都,武后在武成殿召见他。畅谈之后,武后询问修仙之事,胡惠超只是述说道德帝王治理国家,教化百姓之方。武后听完大喜,还想留先生在京城,委任他炼丹的差事,先生辞请武后,同意他回山中修炼。武后便派使者带着金银珠宝为其送行。并赐书说:“先生道行高深,早就超脱世俗,就好像轩辕黄帝时期的广成子,汉代的河上公,所以才能不远千里,来到京城,得见先生真颜。先生渐渐远去,我感到仙道之气也离我越来越远,令我惆怅不已。希望您在飞升之时,能够留给我一粒药丸。”胡惠超便在洪崖先生的古坛边炼丹,前后共修炼了三年。 后来皇上下诏书接见他。胡惠超到了京城,便被限制了自由。他请求回去炼丹,皇上没有答应。后来在一天早上,胡惠超突然消失不见,皇上听闻,悔恨不已。派遣使者赠给他丰厚的财物,还有一首诗: 得道高人有极高的志向,素衣素食隐居在山中。与风月为友,是多么风雅的事情。在仙洞神坛处炼丹药。先生您回到了西山,在盱姆家中做客。 胡惠超修好的游帷观里有三清中门,真君横堂(堂在今仙井旁的凉亭上),都是鬼斧神工。其上的雕刻、断削的手法,普通人可能会达到这样的水平,至于直立不斜,坚不可摧,凡人是达不到这样的水平的。梁牌亲自题写大周年号,下笔苍劲有力。胡惠超还亲自画了幅自画像在后殿的石壁上。 胡惠超居住在西山,人们都想要拜他为师。他所在之地,千里之内,没有水旱灾害,没有瘟疫横行,没有毒虫猛兽,远近的百姓都依赖他。 长安三年二月十六日,胡惠超命弟子在游帷观的西北方——伏龙冈修建坟墓,以砖砌之,并藏太玄真符二卷、七星神剑、灵宝策杖各一于内。三天便修建完毕。胡惠超换上整洁的衣衫,端坐在麻绳编织的床上,房间里弥漫着奇异的香味。天空中出现一群群的仙鹤,墙外面的车马声不断。人们进房间看望他,他已经尸解成仙。整个州郡都听闻了这个消息,皇上赐钱帛为他修斋醮,再次谥封他为“洞真先生”。姑苏先生司马贞为他撰写碑辞,详细记载了他的生平。 开元年间,胡惠超再次出现,受到唐明皇的重用。唐明皇还写了首诗送他返回山中: 真人厌倦了人间俗事,闲云野鹤,性情寡淡。虽然话离别,尽管是隔了千山万水,但是我们之间的感情永远都没有穷尽。 又有传言说唐玄宗有三位公主跟随胡惠超学道,三位公主号曰玉真长公主、玉真次公主、真一公主。公主们学成之后,都在翔鸾洞中归隐。胡惠超也退隐离去。如今伏龙山凌云观,是胡惠超回来后的居所。公主们跟随他学道的地方,在凌云观南边十里,平地上凸起一座山,成为“冢三”。这里还是胡惠超再次藏宝剑符印之处,人们还称之为“三槨”,如今归凌云观管理。 江西临川井山黄花姑说:“游帷观的石壁上有胡天师画像,有一天,石壁将要倒塌,忽然一个云水道士出现,在木板上摹仿画像,画的跟墙上的一模一样。过了一夜,石壁便倒了,道士也不知去向。观里的门堂是在宋徽宗政和六年的时候奉旨重新建造,原来的门堂已经全部消失,如今只有真板保留了下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