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气的生理功能 气,既是构成人体生命的基础物质,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它对于人体生命活动具有多种十分重要的生理功能。张景岳曾说:“人之有生,全赖此气。”(《类经?摄生类》)《难经八难》中指出:“气者,人之根本也。”修身内功之所以能够发挥去病疗疾,强身健体,益寿延年的作用,正是以此“气”为本,从人体的最基本的也是最广泛无处不在的组织成分上进行调整、补充加强。人体生命活动中,隐态质元物质气的生理功能,是多维性、整体性、立体性、全息性的,炁为万物之母,它无处不在,如同每个细胞中都有DNA和双螺旋结构一样,炁的特性是有质无形,更为精微和广泛。在三元(源)学说中,炁也是涵盖统驭三元(源)的,可以说是三元一炁,一炁三源。前人是整体性地研究人体生命,从根本上、本源上进行研究,以简驭繁,以一统万。所以以气为本,以气为纲进行人体生理病理阐述和研究。气的生理功能,按照前人的总结,分而言之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功能: (一)营养作用 人体内的气,是天德地气和人体本身先天元气的聚合物质,这正如《灵枢本神》中指出的:“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人体内的德一能量流动和地气的汇化交融,是生命的源动力。天德养精神,地气养命形。摄入人体的天德地气,最终汇化为人体内的一种有质无形之气,成为生命?气,供给人体的精神系统和命体系统使用,发挥营养性和命两大系统的作用。“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天德能使人体内的无形体液和有形体液不断地健康生成,人体内天地中的“天”,在获得天德能量后,才能产生体内的先天水(肾元炁)。而人体内的“地”在获得地气以后,五添一为六,先天肾水与脾胃之气相合,则能滋养成就有形有质的各种生理组织器官,使它们具有活力机能。如果人体主动摄入天德地气的能力丧失,并且体内的库储匮乏时,性和命的营养缺乏,则疾病容易丛生。如果同时经食物摄入而转化的水谷精气也不足时,性和命的双重营养全都入不?出时,也就极为容易发生性命的分离,生命的终结。气对生命的营养性,没有其它物质可以替代。道医学的预防和治疗都是在根本上把握住这一有质无形的物质,从而产生非常明显的效果。现代科学如果也能进入这一领域,那将是人类真正健康长寿时期的到来。可惜的是现代科学仍然在钻“有质有形”的牛角尖,还没钻穿这个牛角尖而真正进入“有质无形”境界的广袤天地之中。但是,中国的科学和医学,不应当等待西方科学钻穿了以后,再高呼:“那是我们祖先早都已经揭示了的,发明权应当属于我们!”而精神自慰。我们应当珍惜祖先们的大慧大智,发展我们?己的科学和医学,走一条祖先早就指引着我们的路,这才是真正的中国特色。 (二)推动作用 气是人体内一切体液和器官组织能够运动的推动力,是一种能源。体内的气是在各种体元的主持下进行分配供给的。它既是体元们的营养,同时体元也运用气作为动力,成为体液和所有器官组织具备活力的推动者。气是活力很强的全息性的质元精微物质,它对于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对各隐态和显态的臟腑、隐态经络系统、显态血管、神经、淋巴系统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对显态质源性物质血的生成和运行,以及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等,均起着推动作用和激发其运动的作用。 如果体内的气由于某种原因而处于虚衰状态,将会导致气的推动、激活生理作用减弱,就会直接影响生命机体的生长、发育,或使机体出现早衰,或使臟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减弱,或使血和津液的生成不足和运行迟缓,从而引起血虚、血液运行不利和水液停滞等病理变化,导致疾病的生发。 (三)温煦作用 气的质性属阳,气足不畏寒,这说明气具有温煦功能。《难经二十二难》中也说:“气主煦之”,这就是说气是人体热量的来源。人体内环境的体温,是依靠气的温煦作用来维持恒定状态;各臟腑、经络等组织器官,也要在气的温煦作用下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血和津液等液态质源显态物质,也要依靠气的温煦作用,进行着正常的循环运动,故说:“血得温而行,得寒而凝。” 如果人体内环境中摄入天德地气的功能下降,导致内气的质量下降或生发量下降,出现气弱气虚,就会导致气的温煦作用失常,不仅会出现畏寒喜热、体温低下、四肢不温、血和津液运行迟缓等虚寒征象,还可因某些原因,综合性地引起气聚而不散,气郁而化热,从而出现恶热喜冷、发热等实热征象。所以《素问刺志论》说:“气实者,热也;气虚者,寒也。”可见体内气机是一种动态平衡,太过和不及都会直接引起生理功能失衡。 (转载自当当网书库)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