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丹道养生 >

道医养生笔记丨夏至:调息静心 存养阳气

http://www.newdu.com 2017-12-28 腾讯道学 李博成 参加讨论

    文/李博成
    夏至日,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的峰值,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中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恪遵宪度抄本》:“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也就是说,人们会在这一天看到一年当中自己最短的日照影。在我国有五个北回归线标志点,分布在广东的汕头、从化、封开,广西的桂平和云南的墨江,其地设有“窥阳孔”,可以验证夏至午时阳光是否直射地面,是否“立竿无影”。
    
    阳光直射 立竿无影(资料图)
    你可能不了解的“夏九九”
    与冬至一样,夏至也是东西方农业的基础时间,是最早确定的时间或节气之一。这一天有庆祝丰收、祭祀祖先的风俗,也称为“夏节”、“夏至节”,并纳入了古代祭神礼典。文献记载,周代的夏至祭神,是为了清除疫疠、荒年与饥饿死亡。《周礼·春官》:“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直至清代人们对夏至依然十分重视。《清嘉录》载:“夏至日为交时,日头时、二时、末时,谓之三时,居人慎起居、禁诅咒、戒剃头,多所忌讳……”。
    夏至是天文学上北半球夏季的开始,气温将持续升高。如同“冬九九”,“夏九九”是以夏至为起点,每九天一个九的计日方法。九九八十一天,其中三九、四九是全年最炎热的一段时间。“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二九一十八,脱冠着罗纱;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滴;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六九五十四,乘凉进庙祠;七九六十三,床头摸被单;八九七十二,子夜寻棉被;九九八十一,开柜拿棉衣。”
    
    夏至 荷韵(资料图)
    冬病夏治要注意
    “夏九九”并没有“冬九九”那样让人耳熟能详,这可能是由于在夏季我们更习惯以“伏”计日法。即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算起,初伏为十天,中伏为十天或二十天,末伏为十天。以《素问·六节脏象论》中的“长夏胜冬”为理论依据,近些年来人们越来越推崇“冬病夏治”,尤其以“三伏贴”最为流行,另外还有针、灸等其他的中医治疗方法。中医学天人相应理论认为,夏至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这时运用中医药物或非药物治疗方法,借以天时,不仅可以散寒通络、益气温阳,还可以固本扶正,提高免疫力。尤其对于冬季易发的呼吸系统疾病和骨关节病效果不错。对于夏季容易因吃寒凉食物导致的胃痛、腹痛、腹泻的人,可以在夏至前后适当开展节气治疗,以固护脾胃。当然,也有一些病情是不适宜“三伏贴”的,例如严重皮肤病的患者。所以,“三伏贴”最好也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饮食宜清淡(资料图)
    脾胃保暖要在意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里先讲述一则传说:古代曾有一人,因其家人代代均不长寿,特来请教养生大师彭祖。彭祖随此人到其家中细细查寻,发现这家卧室中的墙壁上有一个孔洞,这个孔正对着睡觉之人的头部,彭祖就让人把那个孔堵上,自此以后,那家人果然长寿了。中医学认为“头乃诸阳之会”,头部是人体阳气的汇聚之处,夜卧吹冷,极易导致阳气折损,天长日久,则阳气散尽而毙命。此外,许多人在夏季都会选择用吃冷饮、喝冰水来消暑,虽然这样的做法可以让你在闷热之中感觉到一时的清凉,但是寒湿最易侵害脾胃,损伤脾阳,又可遏制脾阳的升清,大量食用冰冷的饮食或者是常吃一些凉拌小菜都容易让脾胃阳气受损。故夏季应注意脾胃的保暖,避免让脾胃受凉。
    
    清风蝉鸣 亲近自然 远离空调(资料图)
    调息静心 远离空调
    《温病条辨》说:“暑温者,正夏之时,暑病之偏于热者也。”所以,在现代夏日消暑空调是绝对少不了的,特别是整日坐在办公室的上班族。《素问·上古天真论》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空调风就是现代社会最容易让人忽视的“贼风”。内经时代已经认识到,风邪为“百病之长也”。例如,颈椎如果经常受风是非常容易诱发颈部痉挛、两肩发沉、后背酸痛等小毛病,建议经常吹空调、吹风扇的朋友在肩上搭个小披肩,这样可以很好的保护颈椎不受侵袭。在家中也需注意,不可晚上睡觉整夜开空调冷气,这种习惯易导致伤风、面瘫、关节疼痛、腹痛腹泻等,对身体的损伤是严重的。对小儿甚至不要在其睡着之后扇风取凉,否则,易于罹患手足抽搐、口噤不开、风痹等病症,人们往往不知其害,所谓爱之深,则害之甚。
    嵇康在《养生论》中说到“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即“心静自然凉”。所以,夏至后养生还是要以“养心”为主,要善于调节,多静坐,排除心中杂念。(编辑:正澜)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李博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