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之琳的《断章》自问世以来,焕发出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许多评论家从不同的角度对诗进行了阐释,或曰表现一种人生的悲哀,或曰表达“相对”的哲学观念,其实对正处于青春年少多梦时的大学生而言,它更是一首韵味悠长的爱情诗。请看如下画面: 夕阳西下,长虹卧波。“你”独自依着栏杆,置身于车水马龙之中,旁若无人地看着桥下的“风景”,怅然若失,谁也无法穿透“你”内心的情愫。远处高楼上那个“看风景”的女孩,一袭白裙,正静静地望着孤单的“你”,欲哭还休。“你”像个迷路的孩子,拖着疲惫的步伐,终于踟蹰离去。 夜晚,一轮明月独照“你”的窗前,整个世界都溶在这淡雅、轻柔和迷蒙的月色之中,显得多么美妙,多么惬意!可惜月光不解风情,“无奈夜长人不寐”。“看风景”的女孩,你怎能忘记彼此当初的誓言?今夜就让我枕着“你”的名字入眠,伴着“你”甜蜜的笑靥,这个被“装饰”了的梦就是我对“你”最好的表白。 这是一幅多么令人哀怨的图画!立桥眺望、月色透窗,多美的意境呀!诗人以特写镜头的方式,委婉地道出了对“有情人未成眷属”的遗憾惋惜之情。“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咫尺天涯,几多情思,无人可诉,无人可解。那么,是什么让“你”和“看风景”的女孩咫尺天涯?泪眼婆娑中,蕴藏着怎样凄婉迷人的故事?诗人尽可能地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一曲《鹊踏枝》写尽了多少为情所困的恋人心中的惆怅苦闷?纵观《断章》全诗,没有一句爱情的直露表白,但这个玫瑰色的梦又把那凄婉的爱情表现得多么含蓄、蕴藉。相恋却不能相见,相见却不能相守,只能借助虚幻的梦来实现,这其中蕴含着多少心酸、无奈!然而,梦毕竟是梦,它代替不了现实;装饰也只是装饰,它总会露出真实的面目。当第二天红日高照,酣梦醒来,“看风景”的女孩“梳洗罢,独倚望江楼”时,又该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在这首诗里,“水”是男女爱慕而不能接近的距离意象,也是情感距离的体现。在《断章》中,“风景”同样成了情感距离的意象。“你”和“看风景的人”之所以成为各自的风景,因为“风景”只能欣赏而不能拥有,把“你”视为风景,表达的就是离别之意。这样“风景”成了你我距离的象征,成了一种失落相思的寄托。因此即使楼上没有人,“你”看到往日的风景,也会潸然泪下。所以这首诗写尽了两人互相爱慕却未能走到一起的痛苦心情。《断章》就是这样一首爱情诗,而且是一首充满哲理的爱情诗,它体现了一种无望的相思情绪。哲理由诗所表达的无望爱情产生。全诗的意蕴同样在于“风景”二字。“你站在桥上看风景”,其实不是“看风景”,而是在看楼上的人,而楼上的人也只是佯装“看风景”,实际上她在看“你”。二人都以“风景”作为观察对方的媒介,并通过“风景”表达爱慕之情。但因为某种缘故,两人虽近在咫尺,却远如天涯,只能脉脉相望。“风景”便是彼此无法相见的表达。《断章》正是通过构造出一种美丽又无法接近的“风景”,使人对美好的爱情产生了深深的留恋,同时又让读者在阅读中体会到世间万物的关联和变化。 正如作者所说:“一首抒情诗……是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一刹那的意境。我当时爱想世间人物、事物的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人(你)可以看风景,也可能自觉、不自觉地点缀了风景;人(你)可以见明月装饰了自己的窗子,也可能自觉不自觉地成了别人的梦境的装饰。”如今诗人已逝,然而他的《断章》已成为一道永远的“风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