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道学入门 >

曹操的道教情怀:济天汉至昆仑 见西王母谒东君

http://www.newdu.com 2017-12-28 腾讯道学 牧之 参加讨论

    文/牧之
    作为东汉末年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开创建安风骨的伟大诗人,曹操在他的家族信仰、政治管理、军事战略、个人养生和文学创作中都受到了黄老之学和道教神仙思想的深刻影响。
    
    建安风骨(资料图)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奸险狡诈,戏剧中的曹操总是扮演白脸,但历史上的曹操可以说是一位极具远大抱负和渴望建功立业的的政治家,又是一位开创建安诗风的伟大诗人。从“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诗歌中可以看出,早年的曹操痛恨当时政治的腐败,同情民间百姓的疾苦。同样,在文学史上他既是建安诗坛公认的领袖,又是上继楚辞风骚下启新乐府运动的一代诗豪。颇为值得一提的是,一代枭雄曹操还与道教有着少为人知的不解之缘。
    曹操家族与道教
    由于东汉初光武帝刘秀对世家大族采取安抚政策,豪门大族逐渐把持朝政,加上门生故吏,从而笼络一方,到了东汉末年,世族们更是成为政治、学术的垄断势力,比如在当时的弘农杨氏与汝南袁氏都是“四世三公”的大族。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个人的政治地位不仅依附于家族,个人的思想信仰也会受家族的影响。
    曹操的祖父曹腾曾做过中常侍,在宫内与皇帝打交道,所以后来称霸一方的曹操也并不完全是靠自己白手起家的。桓帝信奉黄老之学,时常派遣宦官祭祀黄帝和老子,作为桓帝的亲信,上有所好,下必驱之,曹腾必然也受黄老之学有所浸染,根据以上对当时政治制度和社会背景的分析,曹操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一定的影响是必然的。
    
    当时的社会风气(资料图)
    还有一个影响曹操信仰的因素就是被追认为是曹操远祖的曹参,也是黄老之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作为正史的《三国志·武帝纪》可是明确记载“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虽然也有人怀疑和推测曹操跟曹参并不具有宗法血缘关系,但追溯自己祖先为早先某一贤人或圣人,是古人为自己赢得声望或表明天命所在的惯常方法。
    在当时的社会风气之下,作为和黄老道家颇有渊源的曹操对黄老之学有所喜好和偏向是可以合理解释的,尤其为自己早年的政治资本的积累和黄巾军太平道人心的笼络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曹操与道教方术
    作为“谶纬流行”和神学气氛非常浓厚的时代,延寿长生,访仙求道得到了包括上层政治人物和普通士大夫的喜好。中国的方术源远流长,其中《汉书·艺文志》分为方技和术数两类,方技中包含医经、经方、房中和神仙等术,这些方术都有助于延缓衰老,达到延年益寿的功效。方术是道教的来源之一,作为深受黄老之学影响的曹操自然不会视而不见。
    
    各种门派互相学习和交流(资料图)
    张华《博物志》卷五云:“魏武帝好养性法,亦解方药,招引四方之术士如左元放、华佗之徒无不毕至。”这些人中不乏被后世所称颂的道教人士如华佗、费长房、郄俭、左慈等。曹操将各地术士招致京城,让他们自由传授医药、服食、气功等各种方术,各种门派互相学习和交流,促进了方术文化的发展。曹操不仅聚集道教方士,自己也向方士们学习服用方药如“云母九子丸”,包括实践房中之术。但他对神仙方术并不迷信,并不像秦始皇和汉武帝那样追求神仙不死,而是对方术抱有一种的理性的态度。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