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志波 主办《大道》杂志 徐:在您的领导下,由湖北省道教协会主办的《大道》杂志,现在已成为了教内道众耳熟能详的一个文化品牌。我们想知道,《大道》杂志是在什么样的契机下创办的? 吴:《大道》杂志是2008年出刊的,我只是觉得利用不同方式,不同的载体,以文弘道、以文载道,以此反映出道教文化的特色和魅力,这也是做好新时期道教工作的有效途径。 徐:如您所说,我正是通过《大道》杂志对您的介绍,而后才去翔实地了解您个人事迹的,从那个时候我就有了要亲自采访您的想法。我所能做的,也许不多,但我会把这些发生在您身上的不平凡,都尽可能的,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客观记述下来,传播给更多的人,让大家都来分享您成功的经验与荣耀,来体味您背后的艰辛与付出。 吴:是啊,在前二十年我常思考,于一九九八年参加庐山主办海峡两岸道文化论坛,我的论文就是如何弘扬道教文化提了自己的观点与看法。论文最后写到要将殿堂信仰与讲堂相结合,相互转化。将敬神、烧香磕头的礼式中,更加将道德教化升华到精神生活中。过去,长春观没有讲堂,现在我们创办了全国第一家“道学讲堂”,免费向社会开放。讲堂每月举办1-2次,聘请道内外专家学者嘉宾主讲,讲座主题包括道家、道教经典与思想、道教历史与义理、道家养生等等。今后,长春观将一直秉承尊道贵德、道济天下的理念,将“道学讲堂”持续开办下去,让古老的道学文化焕发出新的华彩。 徐:作为在中国道教界卓有建树的方丈大师,您是如何理解道学文化的继承和创新的关系?您是怎样把握“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呢? 吴:道士不该两耳不闻窗外事,作为一个修行之人,要用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情,外动内静,内外兼修,并以实际行动服务社会、践行信仰,为道教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为此,长春观多次开办道教科仪培训班,供同道间交流,提升专业水平。同时,为加强中国道教文化与外界交流推进道教国际化,也多次应邀到欧美等国家弘扬道教文化,传授宫观管理经验,开展道教音乐演出、养生培训等。在过去的数年里,长春观一如既往的将中国道教中优秀的道教义理、经忏科仪、道教音乐等带给国际社会,足迹已遍及东南亚,欧美各地,并且每年都吸引着众多的国际友人前来长春观参悟修行,求学问道。现在,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长春观适时开通了微信共众号平台,这就需要我们去把握好这些新媒体,将我们优秀的道教文化向更多的受众传播好。 吴:神仙是存在的,是实有的,我深信不疑。道教四大天师之一的葛天师是魏晋时期神仙学说的集大成者,他的代表作《抱朴子•内篇》中,构筑了一个以成仙长生思想为核心的理论体系,提出了修仙必须积累善行,建立功德,慈善为怀,强调人不能单纯地从修炼方术入手,要想真正修炼成仙,不能仅仅是遁隐山林,还要外功内果,外要积功德,内要性命兼修。葛天师的神仙学说,归结起来有三个核心:一是论证神仙实有,长生可求;二是如何成仙;三是仙之类别。他的每一种观点,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曾经有人这样问过我,你说道教这么好,为什么道教没有佛教那么兴盛呢?当时我没有说话,就是为了搪塞他,你说是金子多还是铁多呢?我又接着说,全真教创教主张三教圆融。相互吸收,你中有我,我中有他。文化精神是相通,至善的道理是同源的,何必执念于你我宗教呢?事实上,道教是度有缘的人,这形式上不要求数量多少。你看,这个道教是智慧的宗教,是神圣的信仰。道教不会说你念多少句玉皇爷的圣号,就什么罪都给你免了,道教也不会让你“放下屠刀立地成神”,道教是功德成神,从头开始就是教育你做人做事,从来没有说昨天杀人如麻,今天出家,就能消除一切罪业。否则神仙也讲私情。当然,止恶向善是值得肯定的。 吴诚真,一个看起来普通的走在大街上你都很难认出来的一个人。她的普通,她的平凡,就象路边的小草,没有花香,没有树高,只是默无声息地发芽、生长;她的普通,她的平凡,就象山涧小溪,没有涟漪,唯有清澈透明的心灵。然而,她却是个把全身心投入道教事业的人。若干年前,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吴诚真,这个新时期中国道教界的优秀代表,便是千千万万“中国脊梁”中的一个!(编辑:若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