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易昆 易心莹大师(1896-1976),法名易理轮,俗名良德,字综乾。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生于四川遂宁县老池乡双河口一农民家庭。青城山全真龙门派丹台碧洞宗第廿二代理字辈宗师,著名道教学者。 易心莹大师肖像 修道经历 大师自幼体弱多病,常闻长辈讲道家有强身保国之术,遂锐意向道,于1913年只身前往青城山天师洞拜师学道,时年17岁。一年后,家中探知其踪迹所在,其兄到青城山促其一同返家,大师行自半途私遁,来到成都青羊宫二仙庵蚕桑传习所作杂工。1917年,天师洞魏松遐道长去二仙庵,见他不辞劳苦,坚持学道,感其虔诚,将其带回天师洞,收为弟子。 青城山天师洞(资料图) 天师洞住持彭椿仙大师力图振兴教务,鉴于道众文化素质太低,乃命易心莹大师前往青城山朝阳庵投拜吴君可(吴元昶元君之父)门下读书。1926年成都著名翰林颜楷游青城山,住天师洞,见易心莹大师勤学好问,有意提携,大师便投拜于颜翰林之门下,来到成都进入颜崇德书屋深造。三年后,颜翰林病故,而大师学业也大有提高。回到天师洞后,道众推荐大师任知客,接待四方来山参访之羽客及社会名流,在职三年。 专心道教学术研究 彭椿仙住持认为其矢志弘扬道教、应以培养教徒为务,故让他专作道教学术研究。自1931年至1942年的十年里,易心莹大师潜心治学,著《老子通义》《老子道义学系统表》《道教系统表》(即老子应化图说),并作《青城风景导览》《青城指南》《道学课本》《道教三字经》等书。又辑《女子道教丛书》以及道教炼丹、养生有关书籍,且多在道观中刊行。 易心莹大师深好典籍,广蓄道书,天师洞所藏《正统道藏》《二十四史》《道藏辑要》《太平御览》《太平广记》及诸子百家、搜神志怪、稗官小说等罕见书籍甚丰,多为其平日节衣缩食所购进收藏,以供阅览。 青城山道观方丈易心营(左)成都二仙庵方丈周叔夜(中)著名历史学家蒙文通(资料图) 他耕读之余,还曾先后往来三台、潼川、大足各地,考察蜀中道教历史遗迹,以增阅历。尤其虚心求教于同时代的学者,如上海《扬善半月刊》《仙道月报》主编、著名仙道养生学家陈撄宁先生,西南联大道教文献研究专家、外丹学家陈国符教授,四川大学道教史专家蒙文通教授,皆常有书翰往来,商讨学术。 大师曾先后培养了许多弟子,其中著名考古学家、道教学泰斗王家祐先生就是大师的弟子之一。 为四川道教奉献终生 1942年3月18日,青城山住持彭椿仙大师仙逝,四十六岁的易心莹大师继任住持。 青城山(资料图) 新中国建立后,大师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1953年当选为灌县人民代表会议代表,1954年当选为县人大代表及县政协委员。1955年大师复任青城山住持,接待过来山视察的周恩来总理一行。1956年大师被选为四川省政协委员,被聘为四川省文史馆馆员,赴北京参与筹备成立中国道教协会。1957年5月,中国道教协会在北京白云观成立,大师当选为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兼副秘书长,讲学于中国道教协会所办之道教徒学习班,1961年再次当选为第二届中国道协副会长。1962年四川省道教协会成立,大师当选为第一届四川省道协会长。 1976年春,易心莹大师仙逝于青城山天师洞,仙冢位于青城山白云溪畔杜光庭读书台后。(编辑:若水) (腾讯道学整理发布,文:四川省道教协会易昆,转载自“阿琨数码工作室”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