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沐熙 近日,中央党校侯才教授的德文学术专著《竹简〈老子〉文本校注》的英文版以《郭店竹简〈老子〉》(The Guodian Bamboo Slips Lao Zi)为题由德国利特出版社(Lit-Verlag)出版,并在英国、北美、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发行。英文的翻译工作由德国著名学者、伦理学家汉斯–马丁·萨斯(Hans-Martin Sass)教授和伊雷妮·姆·米勒(Irene M Miller)女士担任,由德文原文译出。 郭店竹简(资料图) 作为英译本底本的德文《竹简〈老子〉文本校注》系由作者本人用德文撰写,2008年由德国利特出版社出版,在德国、奥地利、瑞士和英国等国家和地区发行。该书对1993年在湖北荆州郭店楚墓出土、1998年公布的竹简《老子》文本和《太一生水》篇进行了考订、研究和翻译,并附有长篇“导论”和一百余条注释。翻译采用了德国诗歌的形式。在“导论”中,阐述了竹简文本的重要意义、提出的重大理论课题以及作者本人的观点。此外,还论及了《老子》对德国哲学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以及竹简《老子》和《太一生水》文本对于中德文化交流互鉴乃至中西文化交流互鉴的意义。 《竹简〈老子〉文本校注》的英文版书样 该德文《竹简〈老子〉文本校注》出版后,受到国际哲学界和汉学界的关注和重视。德国著名哲学家、原国际黑格尔研究协会主席、慕尼黑大学哲学系主任迪特尔·亨里希(Dieter Henrich)教授认为,该著“创制了一种具有闪光语言形式的深度的翻译”,而老子在其文本中表述的思想,值得哲学家们长久地思考。特别是老子提出的“为无为,事无事”等重要思想,对于主体自我的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何尽可能地理解和实施这一思想,是主体性哲学面临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德国著名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主要代表于尔根·哈贝马斯(Juergen Habermas)指出,“阅读这一文本会产生一种完全奇特的吸引力,感觉瞬间就被吸入到一种陌生然而特别智慧的文化中。”德国学者康拉德·洛特(Konrad Lotter)在德国哲学杂志《矛盾》发表的评论中认为:郭店楚墓竹简《老子》文本的发现,“是一个注定的轰动性事件”。而“接续的轰动性事件,是这个文本不是被德国人而是被中国人从中文译成了德文。……这个译本通过导论和众多注释而得到充实,完全可以同里夏德·威廉(Richard Wilhelm,即卫礼贤)翻译的《道德经》的经典译本相媲美。”(Konrad Lotter,Die Bambustaefelchen LaoZi,in:Wider Spruch,31。Jahrgang 2012,S。122,Muenchen) 与德文底本《竹简〈老子〉文本校注》相比,英文译本中的汉语文本的正文删除了通假字和借用字说明,矫正了德文底本的个别刊误。同时,依然保留了汉语古文文本和白话译文,使其成为英汉双语文本。该书编辑和出版者认为,这一文本的问世,使竹简《老子》和《太一生水》这一思想财富真正成为全球性的,“是对跨文化交流和21世纪新丝绸之路作用的贡献”。 侯才教授(资料图) 作者简介 侯才,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教授,原哲学教研部副主任。 (编辑:正澜) 本文是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徐沐熙。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