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丹道养生 >

脾气充实气色好 健脾祛湿是良方

http://www.newdu.com 2017-12-28 腾讯道学 张其成 参加讨论

    心主血 脾统血
    脾扮演着这个把食物跟水转化成我们必须的养料的角色。它不但要把这些吃进去的食物变成极有营养的精微物质,还要把它们输送到全身各处。脾有这么重要的作用,所以被人们称为“后天之本”。如果脾气不充实,身体的营养就不够,气血会亏虚,肌肉不丰满,软弱无力。
    我们前面说了心主血,是血泵,而脾则有统血的作用,就像堤坝,如果堤坝够高够结实就能让水只流在其中,不至于跑出去泛滥成灾,如果这个堤坝的作用被削弱了,那水就会跑出河道。血也一样,不是脾的控制作用,它们就会流出脉外。比如便血、尿血、崩漏,等等,都是脾统血的作用出了问题。
    脾乃后天之本
    脾在卦属坤,《说卦传》载“坤为地,为母,为布,为釜,为吝啬,为子母牛,为大舆,为文,为众,为柄,其於地也为黑。”除了这些其实八卦的象征物还有很多,可以无穷尽地类比下去。
    坤为地,在五行属土。土是生长万物的东西,而我们要靠脾的运化功能才能得到养分。所以人是靠这个身体之土,这个后天之本供养着的。
    
    脾,五行属土,象征本源(资料图:图源网络)
    “坤为地,为母,为布”,古代讲的“布”是钱币,这个也可以理解为今天讲的布,这是因为“坤”是地,它最广大,而钱币流通就广大,所以坤为布。反映到医学上,脾为什么对应坤?除了方位、五行上的考量外,脾也有广布的作用。全身的水谷精微和水液都靠脾的作用才能输送到各处,它把这些养料分配到我们身体的每一个地方,它作用的地方太广大了。
    脾好不好 看肉看口唇
    现在很兴减肥,也有很多人练健美,它们的目的无外乎是让身材看起来更漂亮。而减肥减掉的可能是水分,可能是脂肪,也可能是肌纤维变得纤细了。健美是让肌束变得丰满,皮下脂肪薄厚适度。
    除了人为因素,我们肌肉丰满不丰满,壮实不壮实,有劲没有劲,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脾给我们的营养。
    《素问·五藏生成》中说:“脾主运化水谷之精,以生养肌肉,故主肉。”所以看肌肉,尤其是肌肉丰厚的四肢部位,很容易知道脾健康不健康。
    脾开窍于口,我们吃东西、喝水都用嘴,所以唇、舌都能反映出饮食的情况。比如嘴里淡,发甜,觉得腻,等等,都会关系到脾的健康。如果四肢发凉,吃得少又容易胀肚,喜欢温暖,舌头的颜色比较淡,不是正常的红色,舌头比较胖,比以前大或者比正常人的大,这就表示脾阳可能亏虚。
    
    没力气,头重可能是脾出了问题(资料图:图源网络)
    大家要是总觉得身体没力气,头重,舌、舌苔发生变化的时候就要想到是不是脾生病了。这其中老百姓用得最多的是看舌苔。舌苔要是比平时厚,又白又腻,可能是脾被寒湿所困;而苔又黄又腻的时候就是脾蕴结着湿热。
    脾喜干 薏苡仁健脾去湿
    脾负责运化水液,如果不能把水运出去,就会停留在脾内,我们的脾也就“受潮”了。脾是喜欢干燥,害怕潮湿的。这些水湿不能正常地代谢,我们的身体就容易水肿,小便就会变少且不容易排出,还容易泄泻,身体也觉得特别重,不轻松。
    
    薏苡仁健脾祛湿(资料图:图源网络)
    脾本身就是运化水谷的,所以最好从饮食上来健脾祛湿。现在可选择的粮食很多,有一种亦药亦米的好东西——薏苡仁(薏米)。《本草纲目》上说:“薏苡仁,阳明药也,能健脾益胃。虚则补其母,故肺痿、肺痈用之。筋骨之病,以治阳明为本,故拘挛筋急、风痹者用之。土能胜水除湿,故泄痢、水肿用之。”(编辑:赵青)
    
    (本文由腾讯道学整理发布,转载自张其成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