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景展 昔蒲城有桩奇事,一女子暗存节志。长大时未曾出嫁,她丈夫知亡先死。父母劝她另改嫁,她定要与夫吊纸。来至坟前恸啼哭,哭毕按剑自刺死。冰冻成三尺之厚,天寒冷岂是一时。素日不知有性命,胸中常日怀节志。老朽今朝叹此女,余恕心暗暗愧耻。余生于天地之间,亦是个堂堂男子。只知道重财贵命,何曾重义存节志。昧心田取财顾命,常失节不是一次。 林黛玉形象(资料图) 这一段文字看似是在说蒲城发生的这一桩奇事,实际上是暗指修行,可能这样的一个故事在普通人的耳朵里听起来也就是一个谈话的资本,聊聊而已。但是修行人时时刻刻反观内照,这样的一个事情在他的耳朵里听起来就会变成一个修行上的一个提示。如果世人都能像这个女子一般,轻财产,轻得失,存节志,存义气,把道义看得无比的珍贵,那这个大道就不那么难修了。更多的人是放弃了大道,贪图一些利益,贪图一些暂时的东西。所以真正的大路反而走的人少。 真武祖师是太子出身,舍国让位,出家修道,母亲当然就舍不得了,一路追赶他的孩子,真武祖师下定了一个志气,为了阻止母亲追赶他,他将一座山劈成了两半,河水从中间流过。武当山下有一个剑河,就是这么来的。母亲越过了河继续追赶,不放弃,所以武当山有一个上十八盘,下十八盘,孩子在前面跑,母亲在后面追,每跑一段喊一声,到最后母亲抓住了太子的衣襟,太子仍然很坚定,挥剑将这个袍子给斩断了,母亲滴泪成湖。 真武祖师修行也受过很多挫折,甚至于灰心丧气。当然后面得到了紫元君的指点,返还山上继续修炼,42年成道。这个过程不容易,当然前面的内容都是传说,可是这些传说就是在表法,修行的一个艰辛,没有人说是一下子一蹴而就就成道了,都是点点滴滴从立志开始。 修行在志气(资料图) 立志有多重要呢?重阳祖师认为修行全在志气。曾经有门人问,那不是还有仙真的提携吗?祖师说,自己不肯立志,仙真是无从提携的,你自己发了这个愿之后,仙真给加持。所以归根结底,还是在立志。 有这么一个故事,曾经有一个弟子问立志方面的事,到底什么是立志,这个节气该怎么去存。师父说,假如有一个二八妙龄女子,这个二八指的就是十六岁,这样的一个柔弱女子,手无缚鸡之力,被一个强徒困在一个屋子里面,她如何保住这个贞洁呢?徒弟就思考,思考完之后回答师父,唯有一死,没有办法呀。她要呼救没办法,她要斗争她太柔弱了,想跑跑不出去。也不可能用别的方法,唯有一死。师父说对了,立志就是这个样子。下定一个死的心,绝不回头,绝不悔改。那蒲城这个女子暗存节志,所谓暗存节志,就是自幼如此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是最后以这样的一种形式,抹剑自刎,这样的一种形式体现出来了。她平常在生活之中,点滴之中,时时刻刻都在透露她的这种节气。 找了一个丈夫,还没有出嫁,应该是未婚夫,这个丈夫就死了,父母说你改嫁吧,她说我这要给丈夫烧点纸,到了坟前烧完纸痛哭完毕,抹剑自刎。也就是说,对于她而言,一种道义,一种志气大于性命。她不肯去苟且以一种委屈的方式存活于世,每存活一天都是顶天立地的。 董真人听到这样的一个故事,他就反观内照,反思自己,说比起年龄来,她是一个年弱的女子,我比她要年长多了,可是我生在这个天地之间,我的志气哪儿有她的一半呢?当然这是董真人的一个谦虚之词,更何况我是个堂堂的男子,却只知道重财贵命,何曾重义存节志。换句话说,倘若修行能够长存这样的节志,把这个女子横剑自刎的这种节志存到修行这件事情上,那道行突飞猛进。 可是更多的人贪的是财,惜的是命,舍不得,放不下。把这样的一个天地之间的这样一个道义、节气忽略掉了。这是董真人通过这样的一个蒲城发生的这样一个新闻引发的一个感想。他时时刻刻在引领大众,在从身边的小故事中发现一些能帮助修行的事情。虽然是他自己的一个反思,实际上也是给大众下的一个药,不要太顾命,不要太惜财,我们缺的是她的这份志气。 王昭君形象(资料图) 这个女子倘若用在修行上,那可了不得,她要不了多久就成道了。秦始皇时期不是有一个毛女吗?我们在华山都听过这样的传说,华山的毛女,据说毛女现在还在呢,有的人晚间还听见毛女在山中唱歌的声音呢。为什么别人都死了呢?她顺从于命运,当然也有的想反抗,但是无能为力,太晚了,来不及了。毛女跑出来了,是因为心中的那颗志气,那颗火焰不灭,她不愿意就这么死了,还有她的智慧,她的勇气。所有的一切加起来,万万千千殉葬的这些奴婢之中她成功的逃亡了,逃到山上没有吃的没有喝的,花间草间的露水,松针,那山中是有仙人的,她就有了这么一个仙缘,最后反而修道成真了。 人生的命运,只要我们活着,我们就有选择的权利。一定要清醒,要正直,要常存这个节志。一个人的节气、志气没了,这个人就变成了一个蠕动的毛虫,丧失了理性,那就变得很可怕。很多时候我们看到一些灾难的时候无能为力,其实不是这样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祸患也是如此。要常去觉察,你看起来那个具体的事件确实是偶然的,是被动的,但是你走到这一步引发这样的一个祸患或者步入这样一个处境,它又是你自己一手积攒的,归根到底还是自己造就的。 如果说行不离辎重,能够常存大道,不走那个蜿蜒的小路,那这些祸患自然就远离。所以为什么诵经能够常保平安呢?因为经就是一个大路,告诉世人怎么去走,你长期诵持,身心端正,祸患自然就远离。你自己经常走小路,不是今天磕着碰着,就是明天磕着碰着,总有一天会发生问题。对你而言是偶然,老天爷眼中看这公平着呢,偶然里面又有必然。这是我们要通过这样的一个故事,通过董真人告诉我们的这样一种道理要反思自己。 我们把这个女子的这个志气存到自己身上。我们在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是不是也有这样的一个志气,宁肯一死也要抱道而亡,生生世世不离这个道,咬定它,死也要抱道而亡。(编辑:玄朴) 弘道读经会参与方法 电脑用户在网页https://qt.qq.com/下载安装“QT语音”软件,进入弘道读经会语音房间95248416 读经时间:每周六上午9:30——10:30 QQ群:238101880 本文是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陈景展。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