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道学入门 >

是诡谲?是消极?我们应如何为《道德真经》归类

http://www.newdu.com 2017-12-28 腾讯道学 清虚道人 参加讨论

    文/清虚道人
    《道德真经》作为众经之首,历朝历代曾被多少学者大家做过注解。在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的老学史上,诸家学派对《道德经》一书的性质认定有很多不同。历史上,老子一书曾被认为是诡谲兵诈之作,如唐代的王真、后世的王夫之、苏辙、章太炎都有过类似的看法,他们把老子的“柔弱胜刚强”“大军之后必有凶年”等等语句视为老子军事思想的有力佐证,认为老子是在乱世中提出了军事治国的曾略;另有相当一部分近现代的文人学者因为受到某些错误思潮影响,很容易对《道德经》断章取义,认为其“无为”“小国寡民”的思想都具有消极意义,是不值得提倡的。这只是众多纷纭的老学观点之一二,却可以管窥老子思想的深远影响。
    
    老子图(资料图)
    老子所作的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著作?虽然各家均有自成体系的观点,但难免会陷入流于文字表面的困境,从而忽略了老子在文字背后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
    陈鼓应做注曰:“老子理想中的治者却能‘后其身’‘外其身’,不把自己的意欲摆在前头,不以自己的利害作优先考虑。这是一种了不起的歉退精神。”歉退——正是因为具有了如道之虚空能容的德性,所以才能在生活中不会受到物化的侵扰。为了表达这种歉退能容的思想,老子在行文中引入了“水”的概念,并提出“上善若水”的人生准则。从《道德经》的整体来看,老子也正是在“上善章”做出了从讲述守中之道体转向了向善之道用的行文变化。
    “上善章”的主旨句(同时也是老子思想中最为重要的一方面)是用了一个比喻——“上善若水”,把圣人所具有的中空能容之态、至道歉退之境的美德比作是“善利万物又不争,处众人之所恶”的水,以百姓最容易见到的意象来寓指得道者的人生状态,即去高取下、柔和静退、方圆任器、壅决随人的上善品性。河上公注曰“上善之人,如水之性”,唯有做到“利万物”之功德、“又不争”之性情、“处众人之所恶”之包容,才是超凡入圣的唯一途径。又因为万物皆具有道性,所以圣人之德与万物之性是相通的,百姓通过内在的修持也是一样可以趋向于圣人之德性的,乃可真正回归自己的道性。
    
    从而达到如水之不争且无尤的至道境界(资料图)
    所以老子在下文为众人提出了七个方面的指导,成玄英谓之“七德”:
    (1)居善地——以下为安,以歉为吉;
    (2)心善渊——内心泓澄,虚静照物;
    (3)与善仁——圣德慈救,恩被苍生;
    (4)言善信——言行同一,形象合真;
    (5)正善治——近取无身,外则无私;
    (6)事善能——随事利益,顺物成功;
    (7)动善时——动寂不乖,感来则应。
    这七个方面即是得道圣人所表现出来的为人、处事的情态,同时又是对普通人修学圣德具有指导意义的具体方法。张松如先生点评说,这七句“都是水德的写状,又是实指上善之人,亦即通过水的形象来表现‘圣人’乃是道的体现者。”只因为世人皆会受到群情耽染,所以老子用一个“善”字,借其使动用法,告诉人们要以此七种方法来缮自我之性,从而达到如水之不争且无尤的至道境界。只有先做到缮性,才能得到至道之善性。
    
    从不同的侧面来详述得道的状态(资料图)
    在老子的行文,很少看到对“道”的概念性表达,而是用了很多不同的比喻,如“谷神”“玄牝”“天地根”“水”,是在从不同的侧面来详述得道的状态,从而启发人们放下世间的执着和贪念,回归到“我自然”的本真之态。所以一句简单的“上善若水”,正是从正面告诉人们在面对大千世界的时候应该如何保持内心的纯真,唯有以“善”(人人皆具有自缮之道性),以“损之又损”的方法来去除身心意上的尘染,再损为善之执,故得重玄要妙,于是仍归于“善利万物又不争”的虚静境界。
    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讲,《道德经》一书是真正的人生哲学,是一部“善”书,是在教人如何去一点点剥除身心上的尘染。它是超越了任何一种归类的。虽然其中不乏治国、治身的思想,但老子绝不是仅瞩目在或生杀予夺、或避世修身的小格局中。老子生活的时代是礼乐崩坏的年代,作为柱下史,他早已经悟透了历史的轮回无常,所以才会生出骑青牛出关的决定。《史记·老子列传》用了一句“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说明了老子离开周王朝的缘由。所以在老子的思想中,他必定是提倡人们虚心实腹的,因为只有无为不争才能在乱世中得以身存。这是一种特殊的生存智慧,并不是什么阴谋之术。老子的无为,对当时的人们来说恰恰是最积极的一种生存方式。即便是放到今天来讲,强调知止修身的思想依然具有时代意义。这也是《道德经》之所以能够超越了宗教、文学以及国界的限制,而被全世界人们推崇的缘由所在。
    如何去评价、归类老子的作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能否从中还原出圣人的慈心与悲悯,提炼出对自我人生的指导意义。正如司马迁的那句评价:“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或许,这才是老子留下经教传世的本意所在。(编辑:若木)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清虚道人,腾讯道学专栏作者。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