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其它 >

杭州道教考古丨高道与三茅观的不解之缘

http://www.newdu.com 2017-12-28 腾讯道学 刘康乐 参加讨论

    文/刘康乐
    邢令闻、诸葛鉴元:可能是三茅堂最早的道士
    三茅观西有唐代青衣洞,洞旁刻有“大唐开成五年六月十□日□□南岳道士邢令闻、钱塘县令钱华记,道士诸葛鉴元书”字样。唐时道教茅山派最为兴盛,茅山道士遍布全国,于此可知唐时吴山已有道士踪迹,南岳道士邢令闻和诸葛鉴元大概就是三茅堂最早的道士,唐时南岳衡山派与茅山上清派同属经箓派,故此南岳道士住持吴山三茅堂是十分可能的。
    
    三茅观(资料图 图源网络)
    王嗣昌:宋高宗为其建三茅观
    南宋初,有北海道士王嗣昌来游临安,于吴山修葺三茅堂而居。“按浙江通志,王嗣昌自北海来,望吴山五色云,趺坐顶上竟日,众异其貌,编茅供茅君其中居焉,遂不下山,尝画地为狱,囚妖燔馘之,治病即愈,不用医术也。居吴山三十年,无疾朗吟而化,高宗感其灵异,为建三茅观。”王嗣昌,字玄悟,为南宋吴山三茅观的第一代开山住持。
    蔡大象:三茅观第二任住持
    南宋绍兴二十年(1150年),三茅堂赐额“三茅宁寿观”,高宗“乃命道士蔡君大象知观事,蒙君守亮副之,许其徒世守。”宋代宫观普遍设知观为主首,又有副知观、提点、提领等管领。高宗任命蔡大象为知观,蒙守亮为副知观。蔡大象又作蔡道像,为神霄派道士,据“《通元观志》:不知何许人,宋高宗……因感江中之事遂赐为三茅宁寿观,选高行者充知观事,以道像主焉。”神霄派创自北宋王文卿,南宋流行于江南,深受皇室崇奉,茅山等派道士也多习神霄雷法。蔡大象为继王嗣昌之后主领三茅观的第二任住持,也是三茅观正式赐额以来的第一位敕命知观。
    
    道法自然(资料图 图源网络)
    刘敖入道 赐名能真
    在任命蔡大象为知观的同时,高宗“又命中贵人刘君敖典领,置吏胥给清卫兵,略用大中祥符故事。后十年敖遂请弃官,专奉宁寿香火,诏如所请,赐名能真,改左右街都道录,仍领观事。”刘敖本为宫廷太监,三茅观初建时期,高宗命其管领。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刘敖请为道士,赐名能真,仍领三茅观事,充左右街都道录,并于山麓开创通玄观。但刘敖之入道动机很难揣测,唐宋间太监插手佛道事务颇为平常,唐置“左右街功德使”,全以阉党为之,建造寺观的利益驱动和内心的孤寂,成为太监倾心佛道的重要因素。
    刘能真曾师事东华派道士宁全真,据《灵宝领教济度金书嗣教录》:“先生姓育,名本立,字道立,讳全真,开封府人也。……左街道录刘能真初嗣先生灵宝大法,眷宠两朝。”肇始于六朝的灵宝派演变为阁皂宗,两宋时与茅山宗、龙虎宗并称“三山符箓”,东华派为阁皂宗之分支,创始人即是赞化先生宁全真。然而刘能真在道门中的名声并不好,其师宁全真亦被其加害,“内渡以来,传道最先;背师若是,诚恶逆之子也。”据《灵宝领教济度金书嗣教录》:刘能真因嫉妒宁全真,“以先生上章之验,恶其压己,嫉妒不平,于是有杀羿之心,大兴谤讪。”于是借机加害,陷全真于牢狱,后宁全真誓曰:“东华灵宝上道宗振,真真相授,不许传黄冠。”
    李明素:自幼嗜黄老学
    高宗时又有余杭大涤山洞霄宫道士李明素曾住持三茅宁寿观。据《洞霄图志》:“李洞神,字云友,杭之新城人,自幼不茹荤酒,嗜黄老学,七岁入洞霄受度,刻意道法,戒行严洁,中年走淮海,谒徐神翁,密有所得,归屏人事,宴坐林下,高宗赐号明素,俾主宁寿观。”李洞神所师事的徐神翁,名守信,泰州海陵人,嘉佑中礼天台道士余元吉为师。高宗未登基时遇徐神翁,神翁预言高宗能继大统,故此高宗登基后感念真人,对神翁的弟子李洞神亦礼敬有加,令其主持皇家宫观三茅宁寿观,并授右街道录一职。南宋洞霄宫亦属茅山派,故李明素当属茅山道士,亦从其师徐神翁修神霄雷法等。
    俞怡然:孝宗时三茅观住持
    又有洞霄宫道士俞怡然,孝宗时住持三茅宁寿观。据《洞霄图志》:“俞延禧,字德厚,临安人,受度于洞霄宫,自号竹林道人。……孝宗又赐以怡然二字,俾主宁寿观。”光宗绍熙五年(1194年)陆游至临安,时三茅观知观邵道俊,请其作《行在三茅宁寿观记》,“绍熙五年六月,知观事冲素太师邵君道俊,始砻石来请某为文,传示后世。”宁宗时,法师张元淳为宁寿观住持,嘉定十年(1217年)赐号“冲隐先生”;“灵宝高士邵法师,名道兴,宋理宗命主三茅观事。”
    谢守灏:净明道正宗传人
    绍熙初,净明道士谢守灏曾住三茅宁寿观。据谢守灏所编《太上老君实录》经卷首“署太上灵宝三洞弟子充行在宁寿观管辖高士臣谢守灏编”。谢守灏(1134-1212),字怀英,浙江永嘉人,师事西蜀净明道士皇甫坦。据《历代真仙体道通鉴》,“先生讳坦字履道,遁迹于蜀之峨嵋,妙通朱真人以其有道气度之。”妙通朱真人即净明道士朱明叔,《许真君石函记》(或称《许真君石函秘文》)前有序云:“西山玉隆高士谢观复,洎高弟清虚羽衣朱明叔,东嘉郑道全等,递相授受,传至于今。”可知谢守灏是净明道的正宗传人,绍熙元年(1190年)赐号“观复大师”,“充行在宁寿观管辖高士”,次年进《太上老君实录》。
    三茅观:皇家斋醮的重要场所
    宋代皇室崇奉三茅真君为护国神明,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理宗淳佑九年(1249年)皇室两次加封,茅山派宫观和道士亦深受重视。南宋临安三茅宁寿观处太庙之侧,供奉三茅真君并徽、钦、高三帝之庙,历朝皇帝多有赏赐,地位十分显赫,道士度牒亦不受礼部名额所限。
    
    三茅观(资料图 图源网络)
    作为南宋皇家宫观,三茅宁寿观的主要任务即是为皇室祈福,以“扶卫社稷,安镇夷夏”。三茅观有神御殿,迁徽宗、钦宗、高宗之庙来此,差遣道士四时祭祀。观中还常常举办斋醮法事、讲经说法等活动。据宋陆游《行在三茅宁寿观记》,当时观中“金符象简,羽流毕集,进趋有客,肃恭斋法,济济乎茹灵芝、饮沆瀣之众也。导以霓旌,节以玉磬,侍者翼从,以登讲席,琅琅乎彻九天、震十方之音也。”
    据宋人文集所载,南宋皇室的祈晴、谢雨、谢雪道场等亦多在三茅宁寿观举行。宋刘才邵撰《杉溪居士集》卷十一收录有《满散宁寿观谢雨道场朱表》和《宁寿观谢雪道场朱表》、宋周麟之撰《海陵集》卷十二有《郊祀大礼前三日宁寿观祈晴青词》等,可知三茅宁寿观为南宋皇室斋醮的重要场所之一。
    三茅观历经世事变迁或兴或衰,元末毁于兵,明洪武初重修,吴山人文荟萃于此,为杭城一邑之盛。抗战中,日寇据杭城,乃拆毁殿宇,园林尽废。今残垣断壁间荒草丛生,令人慨历史之沧桑,发思古之幽情。今考诸经藏、文史、金石以示三茅观昔日之盛景,将来之人犹可觅其踪而怀古也。(编辑:陶然)
    
    (腾讯道学独家稿件,作者刘康乐,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