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饮食休闲”法则 已饥方食,未饱先止,散步逍遥,务令腹空。 注释 〇方:方才。食:饮食。指进食,用餐。 〇先:预先。止:停止。指结束进食。 〇逍遥:亦作“逍摇”、“消摇’。徜徉;缓步行走貌。优游自得,安闲自在,不受拘束。 〇务:务必。腹空:这里不是指肠胃清空,而是强调心中空灵,没有杂念。 译文 到了感觉饥饿时方才进食,未到饱的感觉时预先止停, 闲暇散步要做到逍遥自在,务必让脑无杂念心中空灵。 养生旨要 上列名句摘引自苏轼《东坡志林·修养》。中医师和养生学家一致认为,人只要不饥饿,饮食八九成即可达到“营卫”“养人”的目的,一致强调少食,甚至警言“食多短寿”,因为胃中食少,脾便负荷轻松,有利于全身经脉气血的畅达,保障“冲和之气,沦浃脊髓”,顺利实现滋养全身肢体、器官和脏腑的目的。 ![]() 饱食会导致疾病反复(资料图 图源网络) 节食,还有利于促进疾病痊愈。饱食,则往往会导致疾病反复,中医称为“食复”,还特别指出,在小儿外感肺炎等疾病时尤其需要节食。 现代医学专家考论,我国古代这方面的理论,已被现代西方科学所证实所尊重,科学研究表明,节食是长寿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附录1: [宋]张杲 “食谨其度”箴言 和食时当谨其度,故得食饮常美,津液常甘,身轻而不倦。 (张杲《医说·食忌》) 附录2: [清]曹庭栋“食宜少乃第一要诀”说 食亦宜少,使腹常空虚,则经络易于转运,元气渐复,微邪自退,乃第一要诀。 (曹庭栋《老老恒言》) ![]() 本文由腾讯道学根据《中华养生通鉴》(宁业高编著)整理发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安徽省大别山文化研究院编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