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魏法拓 初遇青词 青词是道教科仪仪式中常用的献给上天的奏章祝文,又被称作“青辞”,在文学上有一个别名叫作“绿章”。它起源于唐,盛行于宋、元、明时期,衰落于清朝。 斋醮词(资料图) 青词作为道教的奏告文始见于唐代太清宫的斋醮活动中。《翰苑群书》记载:“凡太清宫道观奏告词文,用青藤纸朱字,谓之青词。”唐代将道教视为国教,视太上道祖老子为祖先,故而道教科仪在唐朝发展兴盛,青词由此得以产生。此时的青词内容多以谢罪、禳灾和保佑平安、为国消灾,为民祈福为主,具有十分显明的宗教神秘色彩和仪式性,作为进献神灵的斋醮词,平常人很难读懂。从写作手法来看,青词用语追求辞藻华丽,文言对仗。形式上有四四对、四六对、六六对等。 跟着青词访唐宋 青词的创作在宋代达到高峰,从唐宋两代遗留下的青词作品数量来看,宋人所做青词数量远远超过了唐人。由于宋代统治者继承了唐朝的宗教政策,尊奉道教,并将斋醮科仪视为设教要务,此时道教斋醮盛行于朝野上下,青词便从官方走向了民间,成为了常用文体,以至于宋代文人们常用以青词来切磋文艺。据不完全统计:《全宋文》等书籍中留有青词作品的有近百人,现存宋代文人别集中含青词的约有七十余部,宋人留有青词作品1400余首,其中不乏宋真宗、夏竦、苏轼、苏辙、欧阳修、黄庭坚、周必大、王安石、陆游、叶适、秦观、真德秀、杨万里等名人的青词。 严嵩所作青词:直庐稿(资料图) 明朝早期对于青词的限制也极为苛刻。《明太祖实录》记载朱元璋下令:“道士设斋,亦不许拜奏青词……”。这种情况到了明朝中后期才有所有所改变,尤其是在嘉靖年间,青词的创作到达了鼎盛时期,相继涌现出了如李春芳、严嵩、徐阶、郭朴、袁炜等多位内阁首辅,皆因撰写青词而获皇帝恩宠。如徐阶这首“离九霄而膺天命,情何以堪。御四海而哀苍生,心为之伤……”看似在暗赞皇帝,实际上隐藏了自己的政治目的。《明史·宰辅年表》统计显示,嘉靖十七年后,内阁14个辅臣中,有9人是通过撰写青词起家的,时称“青词宰相”。而此时青词除了在官场盛行,其内容也经过了长久的更替,早已变得更加普遍化、日常化,除了为国家祷告,还不乏有祈求自家宅舍安宁的、为过世的亲人祭奠超度的、求财求仕途的,甚至还出现了生日祝寿的青词。这些民间所著青词虽不已辞藻华丽著称,但却是词人的真情流露。 青词的内容从祷祝变成为了作者情感的抒发(资料图) 在唐、宋、明三朝的历史进程中,通过道教斋醮科仪的发展与完善,青词得以产生及演变,成为了人与神灵通信的方式。通过道教自身的传播,青词走出玄门,深入宫廷又转向民间,逐步摆脱了宗教的束缚,从庄严宏大的科仪制度与教理教义中走了出来,成为了一种更广泛化的文体。通过高功及学者的创作,青词的语言更加典雅华丽,富有美感。又通过其创作主体从道士转向文人的变化,青词的内容从祷祝变成为了作者情感的抒发,将其特定的文字律格普化成为了更易传播的民俗文学形式,向着正真的纯文学创作靠拢。青词在这一系列转变的过程中,逐渐成长为了世界宗教文学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而道教文化中各种优秀的思想也借以广为传播,使道教的宗教义理及神仙信仰得到了广泛的阐扬。 字里行间表达出其忧国忧民的情怀(资料图) 谁给青词画上了句号 到了清代,朝廷开始抑制道教的发展,政府停止了官方的斋醮活动,青词因而走向衰弱。特别是乾隆年间,皇帝以:“青词一体,乃道流祈祷之意,非斯文正轨……用青词致告,尤为不经。虽抄本不妨姑存,刊刻必不可也……”为由删去了存于《四库全书》中所收录的青词。虽然统治者有意抑制青词的传播,但文人墨客中仍然有不少青词佳作产出,如龚自珍四十八岁时因不满朝政,辞官南归,路过镇江遇道士设醮,写出著名青词《已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暗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祈求上天降下建业大才,字里行间表达出其忧国忧民的情怀。 青词作为道教与文学的共有文体,在世界宗教类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基于中国历代统治者对于道教的态度,它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影响了政治局势。经过历代的积累与变革,虽然青词的结构没有过多变化,但其内容更加丰富,不仅仅囊括了道教的变革,还能够侧面反映出当时的国情和人民的生活状况。所以,即使在今天青词还具有十分重要的研讨价值,它可以为从事道教文化历史研究以及中国历史、文学研究的学者提供一个新的研究方向。(编辑:若木)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魏法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