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其它 >

徒步西行三万里 一个崂山道长的自述(下)

http://www.newdu.com 2017-12-28 腾讯道学 彭涟 参加讨论

    翻山越岭到达台勒门县
    牛羊圈里空着,没有人。我也走困了,背上包,走到牛羊圈里,铺上几块木板,然后休息在牛羊圈里。
    七月二十六日,天明起身,沿牛羊圈后面山路翻过山岭,山岭下是辽阔的草原,顺着草原东南侧行进,越过一道山梁,山梁下也是平旷的草地。前行五六公里,有一条小溪,小溪旁边有几个蒙古包,我来到蒙古包前,向牧民朋友问路,他们用手指着西面的高山,意思是翻过那一片高山,就能到达台勒门县。
    我来到小溪旁,用水瓶装上一些水,然后沿着草原西南侧方向行进。
    
    翻越山岭 走出山林
    中午,顺着山谷行上山岭,山岭处虽然看不见水源,但是山谷间林木蕃盛。山顶上有些平旷,数目不很多。沿着山间小路西行三四公里,半山间是一片茂密的松林,松林中杂草丛生。行出松林,前面山谷间也是平旷的草原,由于缺乏水源,草地上显得很枯黄。顺着山脊西行十几公里,翻过几片山梁,山梁间也没有水源。在这深山里行走,没有遇上行人,牛羊群也没有,只有天上飞鸣的鹰和小鸟。山岭间偶尔能遇上几只野兔和一两只狐狸,很庆幸的是,没有遇上凶猛动物。
    下午,眼山间小路西行十几公里,翻过一个大山梁,在山梁上,看到了西北面十几公里处,是一片辽阔的草原,草原上青草很茂盛。草原西侧有一大片房屋建筑,公路上不时有车辆来回行驶,根据经验,我想那儿应该就是台勒门县了吧。此时,心里很激动,提心吊胆,终于从山林中走出来了。
    好心牧民助我渡河
    顺着山梁而下,前面是一条河,这条河从南面的杭爱山脉流过来,然后流向东北的伊德尔河。河水很清,只是水流很急。看着急流的河水,我有些着急,如果不背包,我努力游过去就行了,背上这几十斤的包,困难很大,而且担心衣物等会被水打湿了。
    正在这时,河西面几个蒙古包前,有一位年轻人看见了我,他骑着马向我这边走过来,来到河对岸,看着我。随后,骑着马趟过河心,来到我的面前,我与他互相问个好,他不会说汉语,就对我笑了笑,可我不会蒙语,不方便向他请求帮助。接着,他骑着马走到河边,看到我还站着不动,就指着马背,向我招招手,意思是让我也骑在马背上,送我过河岸去。
    我心里很感激,于是也背着包骑在马背上,抱着他的腰,一步一步,趟过了这条河。来到岸边,我下了马,向他说声谢谢,他指着前面的蒙古包,让我到他家里休息。
    我来到他的蒙古包前,蒙古包旁边还有三个人,他的父亲、妻子和一个十来岁的小孩。这儿有他家里的马圈,圈里养着几十匹马,他和妻子正准备给马挤马奶。他在马前面将马固定,用身子遮着马的眼睛,然后将一匹小马驹牵到马腹下,让母马感觉到是给小马驹喂奶,不会随意摆动。他的妻子则提着小胶桶,在母马的身下,认真的将马奶挤到胶桶里。
    他们挤完马奶后,想让我到蒙古包里休息,我不想太多打扰,没有进去。看着他们的热情我很是感动,分别时,我给他们照了张相作纪念,他们也很高兴。
    
    远处蒙古包
    热情好客的朋友们
    我离开他们,前行二三百米,这儿也有几个蒙古包,蒙古包里有好几家人在聚会,门外有几个蒙古朋友看见了我,都热情的向我走来,先给我问好,然后,邀请我到他们家里做客,我想推辞,可又禁不住他们的热情,只好与他们—起来到蒙古包。
    来到蒙古包门外,他们让我进蒙古包里与大家一起吃饭,我看到里面十几个人在里面开心的饮酒吃饭,我没有进去,在蒙古包外的—张木凳上,坐了下来。不一会,这儿的大人、小孩都聚了过来,大家好奇的看着我,与我谈话,我只能用简单的蒙古语向他们问好,并告诉他们我来自中国,步行经过外蒙古的乔巴山市、温都尔汗市、乌兰巴托市、哈拉和林县、车车尔勒格市等地,准备到乌里雅苏台去,他们听了,都很高兴。
    随后,一个中年人给我倒了一碗马奶,另外两个年轻妇女给我端来两碗饭菜,我看见里面有牛羊肉,我不想吃,可又不好推辞,于是指着碗里的牛羊肉,给他们摆摆手,意思是告诉他们我不能吃。他们似乎明白了我不能吃肉,就将饭菜端走了,不一会又端来了两碗装着素菜的米饭。我接了过来,当时,肚里已经很饿了,不一会,我将米饭吃完了,就喝马奶,马奶很酸,我喝不下去,可又怕他们说我不礼貌,只好鼓着眼睛将这碗马奶喝完。这两碗米饭,可是我进入外蒙古以来,第—次平心静气的吃下去的,所以吃得很香。吃完饭后,我与他们合了张影,他们想让我留下来休息,我由于急着赶路,只能与他们依依别,别时,他们又给我拿了一些点心。
    行过台勒门县,走到下午,天气有些炎热,水瓶里没有水了,心里渐渐有些焦虑,黄昏,随着一阵狂风,天西边雷声隆隆,乌云滚滚,眼看要下雨了,我将塑料薄膜打开,盖在背包上,然后自己也钻进薄膜中。不—会,雨下来了,只下了十来分钟,乌云散尽,阳光依旧。雨停了,我慢慢打开塑料薄膜,将薄膜上积存的水聚在起,装入水瓶中,大约有二三斤。喝了几口雨水,吃上一点干粮,暂时缓解了饥渴。
    
    西行路上 雨过天晴景象
    阿富汗人民对我也很友好,在快到巴格兰西北的时候,翻过山那一片没有水源,有些人在一小点有水源的地方种了一片瓜,但是瓜藤上结的瓜很少,看着很可怜。有一位老人在收瓜的时候送给我一个瓜,我不忍心拿,一亩地只产几十个瓜,他一定要给我,我给他钱他不要,非要给我瓜,我很感激,只好接受了,他们真的是很友好的。
    西行感悟
    经历的这些国家,当地人对道教了解不多,他们对我的热情,我想可能有的是对我特异的装束的好奇,有的同情我行走在路途中的辛苦,有的是来自本民族的淳朴好客。还有不敢往远处想的是八百年前邱祖西行,曾经的“一言止杀”、慈悲救济种下的于秋功德吧。
    这次寻访邱祖西行之路,有好几层意义,除了对身心的磨练外,感受到一份份来自大自然和人群的真。还将一份看不见祝福和恳愿带到了异国他乡。更难能的是难得的一些巧合,让我平安回归,很多人对邱祖慈悲济世的精神,增加了一些了解和认可,媒体也多从正面将邱祖西行与和平文化联系起来,做了很多正面报道,这对未来弘扬正能量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能起到—定的作用。再赶上国家对新丝绸之路文化的推动,真是没法想到竟然超过自己意期,很值得庆幸的。
    通过这次行程.让自己增加了一些新认识,对自己追求超越人生有—定的自信,由于种种缘法,会让自己在未来的修行中,逐渐解开修行道路的疑惑。
    
    彭道长在喀布尔市
    众多修行人中,每个人的见识都不—样,认可的和不认可的都有。这都能理解。不同的是,以前朋友较少,大家觉得正常,现在朋友多些,有些应酬,大家觉得不正常。自己掌握应接适度,少些拘泥和私憎,总会好的。
    此次寻访邱祖西行之路,得以平安归来,回顾行程,感慨很多,如今社会平治,交通四通八达,人烟繁盛,行程中困难还那么多。邱祖他们当年遭逢战乱,人烟稀少,道路梗塞,为了劝谏成吉思汗减少杀戮,造福黎民,不惜古稀高龄经历几万里行程的颠簸,不是有道者,怎么能完成这一份心愿啊!因此,联想到清代乾隆皇帝处于对邱祖的尊敬,而撰联:“万古长生,不用餐霞求秘诀;一言止杀,始知济世有奇功。”可见平凡的人,做不平凡的事,朴实的修行,不假方术,最终能达到与道合真不易。
    
    (本文由彭涟道长授权发表,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