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丹道养生 >

养生备于理:肝性宜顺不宜逆

http://www.newdu.com 2017-12-28 腾讯道学 宁高业 参加讨论

    傅山“肝性宜顺不宜逆”说
    夫肝之性最急,宜顺而不宜逆,顺则气安,逆则气动。
    注释
    ○肝:人体脏器名,五脏之一。《说文》:“肝,木藏也。从肉,干声。”《汉语大字典》:“肝,高等动物消化器官之一,是体内最大的脏器。有储存、合成、分泌、解毒和防御等功能。”性:品性;物性。
    ○顺:依顺;顺从;遵循。与“逆”相对,趋向同一个方向。这里指人须遵循肝本身特性而行。逆:与“顺”相对而言。
    ○气:人体内的诸“气”。安:安静;安稳;正常。
    ○动:与“安”相对,骚动;紊乱;异常。
    译文
    人体内的五脏六腑,肝脏物性最为急躁,
    适宜依其特性而行,不要逆向不要违拗,
    顺着自会气安神定,违逆将要紊乱糟糕。
    养生旨要
    肝是脊椎动物身体内以代谢功能为主的一个器官,位于腹部,膈之下,右胁之内。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和“主藏血”,并与筋、目密切相关。并在身体里面扮演着去氧化,储存肝糖,分泌性蛋白质的合成等等。肝脏也制造消化系统中之胆汁。在医学用字上,常以拉丁语字首hepato- 或hepatic来描述肝脏或肝脏的。大部分的肝脏疾病都会有黄疸的症状,这是由于肝脏无法继续将胆红素排出所以就在体内累积。中医认为:肝与胆相为表里,开窍于目,肝主藏血,肝主疏泄,有贮藏和调节血液的功能。《素问·五脏生成》:“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肝又为将军之官,主谋虑。
    
    肝主谋虑(资料图 图源网络)
    强调“肝性宜顺不宜逆”,这是养肝的重要理念。若是违逆,“则气动”,肝气动,人上火,心理状态失衡,两肋胀痛,就容易动怒,或胸闷不舒,消化机能紊乱,女性可能导致月经不调等症状。如果久了,甚至滋生种种疾病。
    据有关专家称,肝不好的症状有多种多样,常见者有:①全身倦怠感日趋严重。②食欲不振,有恶心感觉。③持续性微热,或发恶寒。④注意力不容易集中。⑤酒量突然减少。⑥脸色晦暗失去光泽。⑦皮肤呈黄疸色、或觉搔痒。⑧尿液变为啤酒色。⑨头昏耳鸣。⑩全身发黄,特别是巩膜发黄。
    
    本文由腾讯道学根据《中华养生通鉴》(宁业高编著)整理发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安徽省大别山文化研究院编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