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民俗道艺 >

为何过腊八——祭祀与敬佛

http://www.newdu.com 2017-12-28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腊八 金开诚等 参加讨论

    腊八节源于古代的腊祭仪式,后来受到佛教的影响,最终得以形成。
    
    腊八节最重要的就是喝腊八粥
    腊日祭祀:腊八节的前身
    腊日,即腊祭之日,是岁末(腊月)祭祀神灵和祖先的时日。腊日的祭祀分为蜡(zhà)祭与腊祭,前者是祭祀神灵的仪式,后者是祭祀祖先的仪式。
    蜡祭主要是祭祀农业神。上古,天子要在岁末举行蜡祭仪式,酬谢八位农业神,祈求来年人寿年丰,《礼记•郊特牲》云:“天子大蜡八” 。这八位神灵分别是“先啬一,司啬二,农三,邮表畷四,猫虎五,坊六,水庸七,昆虫八”。他们都是掌管或劝农之神,祭祀的目的就是报答诸神对农业丰收的庇佑。
    腊祭则主要是指祭祀祖先。应劭《风俗通义》曰:“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先祖也。” 意思是说古人常在岁终时外出打猎,将获取的野物拿来供奉先祖。这表达了我国古代先民“慎终追远”的文化传统,人们不忘祖先勤俭之美德,更想通过腊祭祈求先祖护佑家人平安,并期盼先祖带来丰衣足食的好年景。
    后来,春秋战国之际,社会巨变,“礼崩乐坏”,原有秩序日渐衰败,加之蜡祭和腊祭日期相临近,两者由此逐渐合二为一,统称“腊祭”,作为年终的腊月也因此而得名。秦汉以来,蜡祭与腊祭合二为一,成为同一祭祀活动。腊日就是举行腊祭活动的日子。
    
    释迦牟尼成道前 牧女献乳糜
    佛成道日:腊八节的由来
    据传释迦牟尼佛本是迦毗罗卫国的王子,为寻求人生真谛与生死解脱,毅然舍弃王位出家修行。一天,他来到北印度的摩揭陀国,此地人烟稀少.一片荒凉。他又累又饿,酷热难熬,昏倒在地,幸好一位牧羊女从此地路过,用自己所带的杂粮加上野果,煮成乳糜样的稠粥喂他.才使他恢复了体力。
    获救后,释迦牟尼便找到一棵菩提树,在树荫下结草打坐,并发誓愿:“今若不证无上菩提道,宁可碎此身而终不起于座!”经过六天六夜的思考,释迦牟尼陆续证得了宿命通、天眼通、他心通等六种神通,而且逐渐领会到人生痛苦的原因以及灭除痛苦的方法等真谛,并得到对宇宙人生真实的感悟。但这也惹得魔王波旬极大地不安,先后用魔军威吓,派3个妖艳的女儿前去诱惑等手段去阻挠释迦牟尼成佛,但均不奏效。最终,释迦牟尼在第七天早晨,也就是腊月初八这天,看到初升的太阳时,终于大彻大悟,就此觉醒为圆满的佛陀。
    为此每逢腊八各地佛寺都要举行浴佛会,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并将此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享用。陆游诗日:“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
    实际上,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在很长时期内都受到官方的大力提倡,佛教活动日渐兴盛。于是,作为帝王祭祀的腊日便与佛教中的佛祖成道日逐渐合二为一,形成了兼有祭祀与敬佛意义的腊八节。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