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山正一天师道音乐于2010年06月被列为江西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7月被文化部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萌生于东汉顺帝年间 东汉顺帝(126-144)年间,张道陵创立天师道,制作斋仪书、建立礼斗制度、开设“静室”以及创建各种斋法活动,这从客观上促成了天师道音乐的萌生。 龙虎山天师道音乐 早期的天师道属于符箓派民间道教,而符箓派的祈禳、禁咒则起源于远古的民间巫术。天师道最早的科仪及其音乐当首推张道陵制作的“旨教斋”,该斋属简陋的斋仪活动。接着是张鲁创制了“涂炭斋”。画符念咒是是早期天师道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道教颂经礼忏等共同构成天师道音乐文化,道士在其中所诵念的咒文也是天师道音乐的一种类型。天师道成立初期,天师道音乐原始简陋,乐器有钟、鼓乐等,唱法上有歌、吟之分,带有浓厚民间巫乐色彩。这便天师道音乐的雏形。 魏晋南北朝时天师道音乐的正式形成 在魏晋南北朝时天师道已发生变化,不仅天师道组织得到发展,而且教规教仪也得到充实,对后世天师道及整个道教发展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北魏寇谦之(365-448)建立了道教的一般行为规范,改革了道教组织,并参照佛教教仪,制订出一套礼拜和斋醮科仪,并创造了一套新的曲牌。在他的《云中音诵新科之戒》中,已有了《华夏赞》《步虚词》等曲牌。他所创作的“八胤乐”,对天师道音乐向正规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他的改革,使天师道音乐由俗变雅,音乐的通神功能得到强调,尤其是科仪音乐得到初步规范,推动了天师道音乐的正式形成。 南朝陆修静(406-477)是南朝天师道及其音乐变革的领袖人物,他曾游历名山,搜寻道教经书1000多卷。致力于改革道教20余年,整理编撰了首部道经编目《三洞经书目录》。他对斋戒科仪大为提倡,并撰有多种斋醮乐意,如《升玄步虚章》《灵宝步虚词》《步虚洞章》等。他对天师道科仪音乐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以葛巢甫所撰《灵宝斋》为基础,吸收早期天师道科仪、儒教礼法和佛教思想后编撰出“九斋十二法”,从理论上将音乐、仪式和修道术结合为一个体系。他对天师道的改革全面系统而有成效,制定了依科阐事的程序,编创了大量科仪经书及丰富的经典曲目。 南北朝期,龙虎山天师道后裔为适应当时形势需要,融合了寇谦之及陆修静的道教思想、道教科仪和道教音乐,对龙虎山天师道音乐也进行了深入而大胆的改革,使龙虎山天师道以得以继续发展,并显露了其独特风格和韵味。 宋元明时期是虎山天师道音乐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 到宋元明时期,龙虎山天师道被视为道教正宗,皇室对天师道非常推崇和信奉,并对其大力扶植。这一时期也是龙虎山天师道音乐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及至宋代已蔚为大观。 明中叶以后,龙虎山天师道由盛转衰。自清末以来,道教音乐中断近百年,其中不少曲牌已经失传。八十年代开始恢复,仍有许多曲牌未搜集整理。 天师道音乐的流传区域主要在江西龙虎山,并随正一天师道的传播而广为流传,其分布区域包括长江以南各省、西南少数民族区以及港、澳、台、东南亚等。从正一道音乐的产生、发展、流变来看,龙虎山天师道音乐都曾不同程度地影响江南正一道主要区域苏州、无锡、上海、茅山等地的道教音乐。 作为道教中一个重要派别的龙虎山天师道,其音乐文化是中国传统民族音乐中一个有特色的组成部分。它所显现的深刻社会内涵和丰富多彩的外向表现形式,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意义。诸如天师道音乐的传承体系、天师道音乐与道教从派别音乐的比较,天师道音乐与地方民族民间音乐的关系,天师道音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义等课题,都有待我们作更广泛深入的研究。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