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道学入门 >

道家思想的精髓究竟是什么 能让我们痴迷两千年?丨参赛作品

http://www.newdu.com 2017-12-28 腾讯道学 彭波 参加讨论

    文/彭波
    我们总是喜欢把自己生活的时代定义为历史上最优秀的时代,我们总是觉得,我们这个时代的伟人比任何时代的伟人都要多;我们这个时代里的文化,比什么时候都要灿烂。其实,古人们也曾有过这种思想。可惜的是,历史是无情无义的,把多数人都推进故纸堆里去了,只让少数人在历史上闪闪放光,这就是历史沉淀的结果。
    战国时期,中国马拉松式的历史由直道走到了一个拐弯处,出于对旧文化的怀疑,人们看不到未来究竟是一个什么样子。过去的信仰、伦理、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这个时期,历史由稳定转为混乱,这不仅有战争带来的混乱,也有思想上的混乱和文化上的混乱。俗话说的好,乱世出英雄。其实,乱世也出真理、乱世也出理论、乱世同样出思想。武将们在收拾着旧山河,文人们也不会忘记利用这个大好时机,把自己的主张施于天下人。于是乎,武将们在争夺天下,文化人便各施奇术,一片百家争鸣的景象。
    儒家如同“写字”,道家如同“书法”
    乱世出了太多太多的英雄,当然,也出了许多许多的思想家。孔子、曾子、墨子、老子、庄子、荀子、孙子、韩非子,都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当然,还有很多学者在创立着自己的学说,他们要把自己的思想灌输到人们的思维中去,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或许能在这种贯穿的递进中扬名立万。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些思想家的学说相互排斥,相互依赖。在这种火花四溅的文化大碰撞中,中国文化进入了繁荣时期,这些文化改变了历史,使中国社会由奴隶社会变为封建社会。汉代以后,儒学文化占了上风,统治人们的思想上千年。后来的历史,虽然也出现过许多名人名士和不同的学说,但最终没有超越儒学。因为后期并没有发生像战国时代的那种混乱局面,没有出现那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唐、宋、明文化的灿烂,其基础仍然没有逃出儒、法、释、道这些学说。
    
    孔子像(资料图)
    以前,我欣赏孔孟给我们带来的儒学,中庸之道是哲学的精典,更是教给了我们人类最精华的处世之道。儒、法之争,争了2000多年,孔孟曾经一次次被人推到故纸堆里去,又从故纸堆里抢救上来,争来争去,儒学仍然是占据了上风,成为统治者的至胜法宝。然而,真正让人们树立起道德的,还是道家的哲学。而道家的鼻祖,就是老子。
    至于老子的地位有多么高大,可以看看下面这个故事。当年孔子曾去拜见老子,对老子有一段精彩的评价:“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虽说两人的学说不同,甚至理论上还有些还具有对抗的意味,可在孔子的眼里,他对老子只有仰视的份儿,从他对老子的评价中可见一斑。老子的学说属形而上,而孔子的学说属形而下,孔子的儒学讲究的是实用主义,而老子的学说则充满了君子之气。如果非要把他们的哲学比较一番的话,我觉得可以把孔子的儒学看做是在写字,而老子的道学则称得上书法了,孔子的字只能让人看得懂,老子的道则是一种艺术,有高山仰止之感。
    老子作为一个哲学家,他的《道德经》区区5000余字,历经2000余年,仍然闪烁着光芒。“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看上去,有一种无奈和消极之感。人要顺应自然,而不是去破坏自然,并且要按照自然条件去办事,这大概是老子《道德经》的精髓所在了。我们当年“与天斗,与地斗”,斗了那么多年,斗来的结果却是满世界的雾霾,以及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在这方面,还是老子有先见之明。对宇宙间的运动以及演变,老子曾经有过特别精彩的解释,所谓“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短短13个字,道出了宇宙运动演变的根本规律。
    如果说儒家学说是给帝王将相的一种治国之道的话,那么,道家学说则是给世上的君子们开的一剂良药了。儒家讲治世,道家重养德,“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我们是不能抗拒自然规律的,违背了自然规律,人类将会一事无成,甚至会身败名裂。“不争”就是道学中的处世精髓,我们平时常说的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其实就是跟道家学来的理论罢了。
    “无争”自得快乐清净
    老子出生的年代,战火纷飞,正是文人跟武将展示自己最好的时机了,那些战乱中的浮躁之士,都在运用战争这个武器展现自我,在战争的血性中创造出自己的业绩。而老子一肚子的学问,却能够在这种战乱之中守着自己的信仰,他看透了人生。“不争”,偏偏是老子的聪明之处。
    
    楚汉相争,韩信是当世英雄(资料图)
    综观历史,那些与世有争的人,有几个享受到了快乐的人生?楚汉相争,韩信是当世英雄,能力非常强,在灭齐的战争中,刘邦派郦食其赴齐,郦已经说动了齐王投降了,结果韩信为了争功,硬是背信弃义,打了齐国。韩信虽然败了齐国,也为自己“争”来了“齐王”的头衔,但这种“争”的欲望,却埋下了后来被杀的伏笔。韩信的这种“争”,也是英雄们的通病,他们在与人的争斗之中,一方面给自己的名字镀上了一层金色,一方面又把自己的命交给了这个“争”字,最终,没有逃过被害的命运。“走狗尽,良弓藏”,为“争”而来,为“争”而去,终害了卿卿性命。
    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遵循着自然规律而繁衍生息,大地依靠四季而交替,天则依靠自然规律而运动变化,道则依据自然条件运转不息,这些条件是亘古不变的。人在自然界中是非常眇小的,为什么非要去改变这种自然规律呢?当年,隋文帝建立大隋,大隋国泰民安,杨广接手大隋的时候,国家富强,百姓富足,物丰年华,粮仓里的粮食能够吃好几十年。然而,杨广好大喜功,为了自己脑袋上那项“帽子”,不惜破坏自然规律。他为了自己的政绩,动用了全国百分之三十的劳动力,修运河,挖水渠。由于没有按照自然规律办事,他做的这些事都超出了百姓能够承受的负担,结果十几年的时间,便弄得国破家亡,人头落地。
    其实,人生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人生短暂,不要去刻意改变自然,能够做到按照自然去办事,简单地生活,才是幸福的。比起杨广,陶渊明则是幸运的。
    
    人生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资料图)
    陶渊明最初也是有追求的,有理想的。无奈官场腐烂,他改变了自己的理想,官做不足百天,便欣然辞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包容天地,虚怀若谷,简简单单采菊,简简单单地游山,何种情调,何种潇洒。以至于陶渊明那种高尚的境界,现代还有许多人一直在追求呢。其实,简单才是幸福。
    虚其心,又是道学的精髓之所在。心里充满了无限的欲望,则心累,去掉内心的私心杂念,心中便充满了快乐。虚心,还有一层意思,一肚子的知识,把知识浓缩后,心便处于虚无的境界了。继续学习,“清静为天下正”,当大家内心都没有了欲望,虚怀若谷,不为利益争斗,宠辱不惊,去留无意,上善若水,心内无私天地宽,闲看云卷云舒,又何尝不是一种境界?遥想当年,姜子牙虽胸有大志,却闲情逸致,去河边垂钓,当时,他的欲望就是无欲,就是虚怀若谷。如果没有这种虚怀若谷的思想,别说80岁才出山,大概早已被心中的欲望所淹没了,哪还有能力出来指点江山?再看三国时的诸葛亮,那种出山之前的闲情逸致,难道不是一种虚怀若谷的人生境界吗?在此方面,陶渊明更是虚其心的圣人了,他连官都不肯做,心大虚则大乐,“无知无欲”、“知足之足,常足矣”,他的快乐,又有谁能够体味的到呢?一个内心充满了欲望的人,人心无足蛇吞象,你的欲望越多,幸福则越少,人纵欲的时候,反而失去了幸福。
    “正言若反”与“无为”的智慧之道
    道家主张“正言若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物极必反。“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福和祸是相互依赖相互转化的,塞翁失马的故事,给人许多暗示。儒学是写给统治者的学问,而道家则是培养人们的道德观的学问。在这方面,庄子与老子遥相呼应,给世人做出极好的榜样。
    
    鼓盆而歌(资料图)
    庄子的老婆去世了,庄子并没有沉浸在悲痛之中,而是鼓盆而歌,当第一次读到这个故事时,对庄子的做法倒有些厌恶,觉得庄子这人实在没人性,老婆死了他还在歌唱。当第二次读这个故事的时候,又感觉即使庄子悲痛,又该如何呢?难道一味地悲痛,庄子的老婆就能被他悲痛回来?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当第三次读到这个故事时,心里便有了新的想法。以后多次读到这则故事,才感觉到了庄子博大的情怀。面对人生的不幸,庄子竟然如此达观,那种境界,那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不由让人击掌叫好。做为一个思想家,一个文化人,这哪是一介“自有百万兵”的武夫胸中能够达到的境界。
    “正言若反”,对今天的人们来说,更是一剂良药,毛泽东曾经有一段鼓舞人心的话,每次看到这句话,我都感觉有一种向上的力量在鼓励着自己:“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这些理论,与老子庄子不谋而合。在这里,我们便可以知道,在国民党百万大军的围追堵截下,为什么没能消灭只有几万人的红军了。与其说毛泽东实践了自己的理想,倒不如说,这是历史上道学的又一次胜利。
    说起无为,则是道学的最高境界了,有人经常把道学中的无为,认为是无所作为。这就错了,道学的无为,实则是不违背自然规律,去做一些不违背自然的事情。无为,其实就是达到一种无为而无所不为的人生境界。随着无为思想的贯穿,人已经渐渐达到一种随心所欲、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最高境界。
    当然,道学理论还有很多很多,它不仅给古人带来无穷的思想和乐趣,还给今人带来了行动的精神支柱。做为人民的领袖毛泽东,他对老子的学说参悟的非常透,他的“一分为二”的观点,他的“三个世界”的划分,他在战争中立下的“十六字方针”等,从中无不看出道学文化的影子。
    我们凡人,当然不能像那些伟人一样,找个机会推进历史向前发展;也不能像老子、庄子一样,得其道让世人敬仰。我们想做到的,只是尽力去参透深奥的道学思想,而使得自身能够散发出一种君子之气。(编辑:忆慈)
    作者简介:彭波,笔名自若、蓬子、土生金、老土等,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人,崇尚自由、平等、博爱,现为自由撰稿人。1989年开始搞文学创作,在《人民日报》、《工人日报》、《经济日报》等报刊发表作品2000余篇,作品散见于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
    (本文为“道化天下 世界玄同”道学全球有奖征文比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文:彭波,原标题为《君子之“道”》。)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