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道"的提出,到"道"的特点,直至阴阳,老子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形而上理论体系。其中的有无、大小、柔弱、无为、体用等始终将形而上与形而下勾连在一起。老子不仅强调了道的形而上的根源性,而且还强调了道法自然的这一天下万物最根本的法则,从而他的哲学便能够初步解答世界和人生的意义问题。这样,老子既肯定了超验"道"的存在,也肯定了经验或现实世界的存在。因此,形而上与形而下的相连便成为了中国哲学最显著的特点。 [关键词]老子;道;中国哲学;形而上 中图分类号:B2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26(2011)12-0093-06 作者简介:李蜀人(1958-),男,四川成都人,西南民族大学政治学院教授,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西方哲学史、中西哲学比较、西方伦理学。四川成都610041李知恕(1954-),男,四川成都人,四川大学哲学系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西哲学比较。四川成都610064 前几年,国内哲学界展开了一场关于中国哲学合法性的讨论,人们又一次开始思考有没有中国哲学的问题。因为严格按照西方哲学的标准来说,中国哲学,无论在思维方式还是在其问题上都完全不同于西方哲学。在这种意义上说,有人认为,中国是没有哲学的。但是,如果西方哲学就等于哲学的话,那么,何必要用西方来修饰哲学呢?即便按照西方人自己的说法,哲学也是世界的。因此,还应该存在着东方哲学这样另一种形式的哲学。如果存在着东方哲学,那么,中国哲学有什么样的基本哲学性质?更为根本的追问应该是,对于中国人来说,我们在什么意义上可以说是哲学的,哲学的到底意味着什么? 毫无疑问,哲学的一定是思想的。但是,思想的不一定是哲学。因为哲学是最高、最普遍的思想。所谓的最高,是指对一切思想的高度概括,而不仅仅是对其中某种思想的概括;所谓最普遍,是指对于天下万物的思想,而不是对某个问题的思想。因此,对于中国人来说,中国哲学是一种关于宇宙人生,天下万事的普遍性思想形式;就中国哲学而言,哲学的就只能是同普遍的天道相关,又同万物中的最智慧的人相连。从这种意义上说,儒家和道家中的相关思想便构成了中国哲学主要的内容。因为在这两家相关思想中包含了中国人关于天道与人道的主要论述。 然而,多数的中国哲学都是将其分为了诸子哲学来研究的。如儒家哲学、道家哲学等等。这样分门别类的科学研究,固然可以深入地理解这些思想,但是,它往往又掩盖了中国哲学的共性和特质,从而不容易区分诸子思想和诸子哲学,使得人们很容易怀疑中国有没有哲学。因为这些研究往往都是思想研究,同哲学思想很难区分。因此,如果我们能够概括出中国哲学的共性和特质,从而说明中国哲学的存在是无疑的,那么,人们对于中国哲学的怀疑就会减少或消除。因此,我们特别注意中国儒家和道家中的相关思想。 当然,一般人认为,中国哲学是以儒家哲学为主的。经过了从原始儒学、先秦儒学、两汉儒学、宋明儒学到现在的新儒学的历史发展过程,走的是一条内圣外王的路线,突出的是人道。然而,我们发现,中国的道家或道学则更关心天道的问题,走的是一条超越之路。 因此,道家思想不仅具有高度的哲学理论性,而且同中国儒学在哲学理论上也有一个互补性。这两者才是中国哲学的主干。因为在这一主干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哲学的基本共性和特质。因此,对于道家哲学的研究,我们是从它同儒家哲学相联系的内在理路上来研究的。我们认为,道家的"道"、""有无""、"体用"、"阴阳"等问题,都是对于中国"五经"不同于儒家的另一个方向的深入。一般认为,老子的哲学出自"易经"。其思想博大精深。从天道至人事,自宇宙之大,至事物之微。虽寥寥五千言,而所言无所不包。但是,由于道家关注的是"道",其理论基础也是"道",因此,道家哲学超出了一般的常理,超出了经验世界,它更关注超验世界中的天道问题。它强调的不是儒家一般的仁义,而是至仁至义。如果说,中国儒家更关心经验世界中的内圣外王之道,强调的是人道方面的问题,那么,中国的道家则更关心超验世界中万物的"有无"问题,强调的是自然无为问题。因此,在中国哲学中,儒家哲学深化和发展了人道问题的研究,并提出了系统的人生哲学;而中国的道家哲学则丰富和完善了天道问题的研究,并提出了系统的宇宙论。因此,从天道到人道,从天理到人心,便成为了中国哲学的基本内容,从形而上到形而下的思维方式便成为了中国哲学最鲜明的特质。从这样的意义上说,我们认为,儒道不仅在中国人的人生上是互补的,而且在哲学理论上更是互补的。 一 道家的典籍《老子》一书是研究"道"的,这是公认的。但是,很多人又认为老子的"道"仅仅是来自于《周易》,这可能有些片面。因为首先是没有找到老子自己说其思想是来源于《周易》的直接证据;其次是"道"这个字不仅在《周易》出现过,而且在其他经书中也出现过。如在《诗经》里,也有"行道迟迟","道之云远,易云能来?"等这样的句子;又如《尚书》中,就有"天道与王道"和"人心惟危,道心惟惟"之说等等。① 也就是说,在老子那个时代,"道"应该是一个很常用的词语,而且"道"字已经有从道路向法理转变的用法。因为道在原初意义上说,主要是指路的开端。因此,我们认为,老子的"道"不仅是出自《周易》,还同其他典籍和日常用语相关。②根据后来老子对于"道"的多种说明和解释,也许可以这样认为,老子的"道"是对于当时一般语词"道"的深层思考,并将其概括提升到了哲学高度。这样的解释可能还要更合理一些。因为这样的解释直截了当的瓦解了道家思想来源单一性的传统观念,将道家哲学放到了一个更为广阔的中国哲学背景下来考察,这就同儒家哲学就具有了千丝万缕的同源性联系,从而与儒家哲学一道,构建起了中国哲学的完整体系。 就词语上说,"道"有两层含义:道理和言说。如庄子说:"道,理也。"[1](P.298)而"理"则是"治玉也"。[2](P.9)其意思是按照玉自身的条理来剖析玉而成器。因此,"道"引申意就是天下万物的总条理,即天理;而《诗经》等典籍里有"中冓之言,不可道也"[3](P.68)这样的句子。这里,"道"又是言说之意。老子对这两层含义都进行了研究。因为在《老子》一书中,其首篇的首句,就是提出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4](P.1),从而鲜明的突出了"道"的超验性,说明了"道"这样的普遍法理是不能用理智和言语来认识的这一根本特点。因为老子认为"道"是超越经验的超验对象,一般人的经验方式是不能认识它的。具体的说,老子认为,"道"是这样的东西:"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博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4](P.7)因此,从绝对意义上说,老子认为"道"是不能命名的。他说道:"道尚无名。"[4](P.18)然而,这样无名的"道",老子又认为是一种恍惚抽象而又真实具体的东西,它无为而无不为。 他的思路是这样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4](P.14)这就是说,在老子看来,在天地之前,存在着某种混沌状态,它是天地产生的根源。它自身是无声的,无形的,空虚的,但是,又是永恒运行,无所不在的。这样的东西,我不知道如何命名,勉强称之为"道"或"大"。而"大"就是周流不息宇宙人生演进的过程。也是生成天下万物的过程。一方面,这样的演进越复杂,越高级,就会离道则愈远了;另一方面,离"道"愈远,其实,则又是向"道"的返回。因此,在天、地、人三者之间,"道"仍然是最根本的。因为只有"道"才具有自发性,是自成之义的。因此,老子特别强调"道"的根源性,强调万物,包括人都是由"道"产生的。他是这样说的:"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4](P.38) 这样的"道",在老子看了,由于它不是日常事物,因此,它必然会表现自己独特的性质。对此,老子有不同的说法。从形而下的器物角度上说,他认为:"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4](P.12)这就是说,天下一切法则,都是由"道"决定的。如果将其看作为物的话,那么,"道"就是恍恍惚惚之物,然而,在这样的恍惚之中,可以看到万物以及万物的形象;从体用上说,老子又认为:"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4](P.18)这是说,"道"作为体,是不能定义的,因此,"道"一定是最初的,很小的,甚至小到无内,但是,"道"又是大的,大到万物都是由"道"而决定的。据此,老子说:"大道氾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4](P.20)所以,"道"无所不至,即"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5](P.500)所有的万物都是依"道"而生。 老子这样的思维方式典型地代表了中国人思考哲学问题的方式。对于中国人来说,天下万物都是存在的,这是一个确定无疑的经验事实。因此,只有从这个经验事实出发,才能构筑其哲学。所以,中国哲学中所谓超验的形而上问题都是从经验中推出来的,而不是在思维中剥离出来的。因为在一些中国古人看来,宇宙是存在的,但是,宇宙总有一个产生的过程,总有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这是他们基本的思路。老子也是从这样的宇宙论角度来思考问题的。因此,他提出的"道",不仅在于他回答了万物产生原因这样一个问题,而且还说明了中国人所具有的特别的抽象或哲学能力。这样能力便成为了中国哲学得以产生的基础,这种能力使得中国人也能够按照自己的观点从哲学的维度来考量世界。这样特殊的哲学维度同时也就规定了中国哲学今后发展的方向,使得形而上的"道"的核心问题始终是中国哲学的问题。从这种意义上说,老子应该是中国哲学的奠基人之一。③ 二 对于老子来说,他同样相信万物不是从来就有的。在他看来,万物都有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他明确说道:"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4](P.25)万物生于有,而有是同无相关的,即有生于无。这并不是说在时间上先要有一个无,然后才有了一个有。这里的先后只能是逻辑上的先后关系。因为"有无"是相生的。所以,在时间上它们应该是同时的。但是,在认识上只有将"有无"分先后,人们才能清楚地说明万物的产生。所以,老子的这种思维是高度抽象的。他认为,对于天下万物的认识或理解不能仅仅看到或认识其中的一个方面,绝不能以偏概全。因此,他强调只能从整体上看,才能从根本上说明宇宙人生以及天地万物的形成。如果没有这样的哲学思维方式,那么,人们就只能说明某种或某些事物的产生。而如果人们只能说明某种或某些事物产生,而不能说明天下万物产生的整体性根据,那么,天下万物就会缺乏根基,人们的生活就会毫无意义。因此,在他的形而上思想中,"有无"问题也是很重要的。因为如果仅仅是 抽象的"道",还不可能完全解释宇宙万物的形成。而这样的形成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解释的话,那么,他的形而上思想仅仅是一种看法,很难成为影响后世的理论。 对于"有无",他是这样说的:"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元。元之又元,众妙之门。"[4](P.1)在老子看来,天地万物是从"有无"开始的。"道"本身就是"无",即什么都没有,甚至无名。而什么都没有就是"原始",即元。而一旦"原始","原始"便有了开端,即有。这样,"有无"都产生了。它们都是元,都是"道"的表现。而一旦"有"产生了,那么,"有什么"就应该朗显出来。这就是天地万物。因为如果没有天地万物,"有"就不可能有,而"有"不有的话,"无"也不能存在。而"有无"不能存在,那么,老子的"道"就只能是混沌而毫无意义。因此,天地万物就只能是由"有无"产生的。人们当然就想去研究"有无"到底是什么。然而,老子认为,"有无"并不是什么,它们是一样的,仅仅是名称不同而已。有就是无,无就是有,这确实是很玄妙。不过,在这样的玄妙之中,恰恰可以找到认识"有无"的路径。 老子是这样来证明他的"有无"思想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4](P.1-2)这就是说,在老子看来,天下的一切都是相生相克的。如有无、美丑、善恶等等。这是自然的,而不是人为的。甚至圣人也得顺其自然。因此,他认为,自然的相生相克就是人们认识天地万物最基本的方法和最高的原则。这就是老子所谓的"反者"。而这样的"反者"都是同"道"直接相关的,都是"道"在天地万物中的直接展现。因此,他提出了无为而无不为这样的柔弱性原则来处理和对待现实世界的问题。这样奇妙的原则,一般人是看不到这点的。就像水一样。水能够作用于万物,但是人们往往很难看到水的作用。他们能够看到的仅仅是物与物的作用。这就是老子所谓的"弱"的含义。所以,在老子看来,有就是无的"反者",而"有无"就是"道"的反者;有就是"强者"而无就是"弱者",强弱都是相对的,都是表面的,从本质上看,它们都是一样的。因为它们都是"道"的本然。对此,他非常明确地说道:"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4](P.25) 按照老子的思路,天地万物,从直观来看,就可以得出是"有无"产生这样的结论。但是,对于"有无"的认识还不是哲学的,因为"有无"本身是不能认识的,起码是不能通过日常经验来认识的。这也不是所谓"实践"的,因为"有无"也不是在人们行为中体现出来的。所以,"有无"只能是无为的,是自然的。这样自然的无为才能真正实现无不为,从而达到从哲学上合理的解释天地万物产生、运行和依据的目的。但是,既不能认识,又不能实践的这套形而上思想,又如何能够真正实现自然而然,真正做到"无为而无不为"呢? 三 这其中就必然要涉及到"道"的体与用这两个方面,尽管体用在中国哲学中始终也是一体的。因为"用"的问题从根本上说就是"道"的展现问题。而"道"的展现,就是"自然",就是"无不为"。因此,老子提出的"用"就是要解决如何能够"自然"或如何能够"无不为"的问题。 一方面,老子的"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这样的说法是很有意思的。在他看来,天下一定有一个开端。开端就意味着天下是从无中生有里产生的。因此,开端本身也就是天下产生的本原。而这个本原又是他提出的"道"。他说道:"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4](P.32)这里,采用了形象的比喻,老子想强调的是"道"的本原性。意在指明"道"对于天地万物的根源性意义;另一方面,从根本上说,"道"还要作用于万物,才能将其根源性展现出来。这里,老子主要强调的是"道"的法则性,意在说明在"道"基础上产生的万物,在运行上也是"道"的体现。这种体现的方式就像水对于万物的作用那样,是浸润在天地万物之中,而不是以某种物的形式去主宰万物,其关键是老子想说明的"道"的无所不在的普遍性。 按照老子的思路,在万物产生的过程中,还有一个德道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也可以看作是"有无"问题的延伸。依"道"而生的万物都是德道之物。因此德道了,就是有了。没有德道,便是无。因此,在万物上,还必须考虑"德性"的问题。"德"的提出,说明万物同"道"又是有区别的。这就使得万物的生化必须遵守道法有了基础。这就是说,天下万物的生化都必须按照其德性来运行而不能人为地加以改变。而最基本的德性就是顺其自然。因此,顺其自然,在老子看来,就是天下万物最普遍和基本的法则。这样自然而然法则就不是有为所能决定或主宰的。恰恰相反,万物的产生和变化是无为的结果,都是顺其自然的产物。在老子看来,这就是天下万物的全部秘密所在。所以,老子说道:"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4](P.31) 对于天下来说也是如此。老子认为天下的安定也是同"道"自然相关的。在他看来,如果有道,天下就太平;如果无道,天下就不平。而所谓的有道是说要无为而治,顺其自然,而不是依据人为的有为。因为他认为天下灾祸的产生,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天下中的诸侯各国人为的欲望和贪心,拼命的想有所作为,而完全不顾或忽视了自然法则所致的。所以,他提倡用知足之足为常足这样的无为而自然的原则来建构天下。所以,他这样说道:"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糞。天下无道。戊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4](P.28) 所以,对个人来说也就存在着为学和为道这两条路。对此,老子是这样看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4](P.29)因为在老子看来,为学是要有长进的,要进步的。而学的越多,人的情欲和理智越多,人的想法就会很多。人的想法多了,人们之间就会有纠纷。一旦出现纠纷,那么,天下就一定不会安定。因此,老子认为,为学之道是不能作为人的法则;而为道之道才是做人的根本法则。因为为道的目的就是要减少欲望,去掉妄见,从而达到知足的境界。只有这样,人就能够顺其自然。而顺其自然,天下就会太平。 在"道"的体用上,老子强调的是道用的无为、自然、自足等方面。他企图说明的是道之用同日常生活之用是完全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因为他认为"道"之用完全是自然,绝不是人为的。而在日常生活之用更多的是人为因素在起作用。一般人,由于没有得道,他们都是有欲望的,都是想有所作为的,都是不满足的。但是,这些人为的作为,在老子看来,都是虚假的,都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它们都是无道的。 四 从这种意义上说,老子认为,天道与人道是根本不同的。天道的特点是损有余而补不足,具有自然性。犹如自然张弓一样。如果弓举高了,人们自然就要降低一些;如果举低了,人们自然会将弓向上举一点;弓弦长了,人们自然就要减短一点。而短了一点,人们自然就会加长一些。而人道恰恰相反。日常的人道是损不足而奉有余。不足的,人道不是补之而是让其更加不足;有余了,也不是损之,而是让其更加有余。例如,在社会中,人们都会追求财富。而对财富的追求是没有止境的。这样便会形成富人越来越富,穷人总是会更穷。因为有人更富必然就会有人更穷。这样的人道,在老子看来,是完全不符合自然的。但是,如果要改变社会中的人道实现天道的话,他认为,则必须要有一些而得到天道之人。因为只有他们才能按照天道行事。而按照天道行事,社会就会实现无为而治。这就是老子提出的所谓圣人。所以,老子这样说道:"天道无亲,常與善人"[4](P.46),"天之道,其犹张弓與?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4](P.45) 通过天道与人道的比较,老子想说明的基本问题是天道的根源性和唯一性。在他看来,人道根本就不是道。只有天道才是道。而"道"从用上来看,"道"就是自然。因此,天道不仅能够生化万物,而且还能够构建天下。天下万物只有按照天道法则生化运行,天下万物才能稳定和太平。所以,老子将其"道"的体用思想概括成为这样的思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榖。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4](P.26-27)这就是说,从逻辑上说,"道"生一,即无极;一生二,即生天地两仪;二生三,即人;三生万物,即天地人。不过,从发生学意义上看,万物又是由阴阳充气而合成的。阴阳的相生相克,才能保证万物的变化发展。因此,阴阳思想在老子思想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它是道的深化和完善。 从词源上来说,阴阳二字都同太阳的照射有着直接的关系,指的是太日照射时的相背关系。按照《说文解字》上的解释,"阴"是指:"暗也,水之南山之北也"。[2](P.731)山北水南都是说太阳照不到的地方;而"阳"字,按照《说文解字》的解释,就是指:"高明也。"[2](P.731)而"高"是指太阳,"明"是指太阳照亮。"高明"就是指太阳照亮的地方。这使得我们的先民想到,在阳光照射下的一些事物,同没有受到阳光照射的一些事物,在许多方面是不同的。因此,先民们直观地将其概况为阴阳两种对立的性质,用以说明万物不同的原因。而这样的原因也可以成为万物形成的原因。 所以,我们在《周易》中可以看到这样的说法:"一阴一阳谓之道。"[5](P.502)这便将阴阳同万物形成的根本原因"道"联系起来了,这就可以说明"道"是如何生成万物的。按照《周易》的观点,"道"本身绝不能是绝对寂静的。因为"道"身上又有阴阳两种对立的性质。阴阳的相生相克就是"道"动,而"道"动便是"道"的用。也是有无生成万物的具体表现。如果"道"是绝对寂静的,那么,它怎么可能成为万物的本原呢?因此,"道"本身既是本体,又是通过阴阳表现出来的生化不已。从意义上说,道与易是异名同体的。因为《周易》上说:"生生之谓易。"[5](P.507)从这种意义上说,老子关于阴阳的思想确实有可能是借用了《周易》里的相关思想。 然而,老子对于阴阳的理解还是同《周易》有所不同。因为老子的阴阳思想更多的是指万物本身所具有的性质,主要用来说明万物的生化。在老子看来,在"道"基础上产生的万物,都是生生不已的。而这样的生生不已的根源,在他看来,就是万物"负阴而抱阳"。他认为,万物都具有阴阳这样两种性质,而阴阳总是相生相克的。而正是这样的相生相克成为了天下万物生生不已真正的源泉。 五 对于道,老子首先肯定的是"道"的不可知的超验性,意在指明用经验的方法是不能认识它的。这就是意味着"道"是超越了经验世界的;其次,这样超验的"道"有很多的特点,其最基本的特点就是自然的,而绝不能够是人为的。因此,道法自然便成为了天下万物最基本的法则;最后,这样超越的"道"又同经验世界,有同天下万物有着千丝万缕的勾连。就是说,在老子看来,超验与经验,形而上与形而下根本不是对立而是相通的。因为宇宙人生,天地万物始终以"道"为基础而统一的。这样,老子就不需要否定经验或现实的世界的存在,而只关心超验世界。他要做的研究就是要从超验的"道"之中,找出经验世界的法则、基础或依据。因此,他就必须研究"体用"问题,提出"有无"思想,作为打通形而下与形而下的桥梁或中介。在他看来,只有用"体用"和"有无"这样的观念,才能够将形而上与形而下紧密的联系起来。因此,超验与经验,形而上与形而下始终互相勾连,这也便成为了中国哲学最显著的特点。 可以说,从"道"的提出,到"道"的特点,直至阴阳,老子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形而上思想体系。其中的有无、大小、柔弱、无为、体用等思想始终将他的形而上与形而下、超验与经验勾连在一起。强调的是道法自然的法制这一天下万物最根本的法则。因此,道法自然便是老子形而上思想的核心。它初步回答了宇宙人生,天地万物的形成,基础、根据和生生不已的变化等哲学问题,从而成为了中国哲学的一个有机部分。 对此,汉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谈在他的《论六家要指》中做过这样的总结:"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势,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有法无法,因时为业;有度无度,因物与合。"④他概括了道家的"道"的自然特点,指出了"无为而无不为"的作用和意义,并对此给予了比儒家高得多的赞誉:"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6](P.545) 然而,就方法上说,老子在论证形而上的很多问题上都是借用了一些自然现象来比喻说明,尽管这样的论证很生动,但是,其又缺乏普遍性。因此,在理论性,它就显得还不够完善。例如,"道"是变化的,那么,"道"怎么能作为万物的根据呢?变的,从逻辑上说,就应该有个不变的。如果都在变,那么,我们就不能知道变本身。 更为重要的是,"有无"、"阴阳"等思想还是具有某种神秘性。因为它们都是人不能认识而仅仅是自然而然的。它们作为形而上与形而下的中介则是不够充分的。因此,在老子的形而上思想中还缺乏一个实在的联系形而上与形而下的中介。一方面,这个中介必须同天道相联系,它必须展现出天道;另一方面,这个中介又必须同天下万物相关联,而其自身也应该是其中的一个。因为只有这样的中介才能真正将形而上与形而下联系起来,而无一点隔阂。这应该是人道。因为人同天道联系;同时,人又是万物之一,人具有万物的共同性。 然而,在老子思想里,他更多的关心的是"道"本身,而多少忽视了对于人的研究,尤其对于人如何能够得天道这样的关键问题,老子则更没有涉及了。正如现代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论及老子哲学局限性时指出的那样:"在老子那里所感觉得到的局限并非在他哲学思想之巅峰,而是在这些中间阶段之中。"[7](P.845)然而,由于对人道轻视甚至否定,使得老子的形而上思想不可避免的带有一些空想色彩而无现实的根基。例如,他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思想,就很难作为安邦治国的依据。他提出的所谓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柔弱等思想,也仅仅只能作为人生哲学而被中国人所遵从,很难有社会意义。因此,在天下治理等方面,中国儒家哲学仍然是主流。因为儒家哲学的核心是人道的问题。而这一问题就能更为广泛而具体地同天下万物相联系,内圣外王的思路就很好的将天下和个人联系在了一起。 尽管如此,老子对于中国哲学形而上思想建构的努力,则是中国哲学永远不能忘记和贬低的!因为老子的这些形而上思想应该是中国哲学最基本的内核。 注释: ①我们发现,在《诗经》中,"道"字是很常用的,但是,大多数都是指道路。如"道之云远,曷云能来?"(《国风·邶风·雄雉》程俊英撰:《诗经》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49页),"行道迟迟,中心有违"《国风·邶风·谷风》同上第51页-52页;也有"道"指说话之意的,如"中冓之言,不可道也。"《国风·鄘风·墙有茨》第68页;也有用"道"来指某种方法的,但是很少。如"诞后稷之墙,有相之道。"《雅·大雅·生民》第437页。 ②在《尚书》中,"道"字的使用也是很多的。但是,这里的"道"就具有了法则之意。如"罔违道以干百姓之誉,罔咈百姓以从己之欲。"(《虞夏书·大禹谟》李民王健撰:《尚书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6页),"今失厥道,乱其纪纲。"(《虞夏书·五子之歌》李民王健撰:《尚书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94页),"钦崇天道,永保天命。"(《商书·仲虺之锆》李民王健撰:《尚书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13页),"三后协心,同底于道,道洽政治,泽润生民。"(《周书·毕命》李民王健撰:《尚书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389页)。而对于"人心惟危,道心惟惟"这句话(《《虞夏书·大禹谟》),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高予远博士指出这是伪句,学界公认是后人增添的。对此,我想他表示感谢。但是,"道"字在《尚书》中使用很多,则是无疑的。如其中也有用"道"字来表示道路的,如"九河既道,雷夏既泽"(《虞夏书·禹贡》第58页),又如"惟克商,遂通道于九夷八蛮。"《周书·旅獒》第231页。 ③泰勒斯由于其"世界是由水构成的"这句话被公认为西方哲学的第一人。他生活在公元前624-公元前546之间;老子生活在公元前571-公元前471年,他们应该属于同时代的人。同泰勒斯相比,老子的思想更加丰富和完善。因此,起码说老子是中国哲学的第一人,应该是没有问题的④对于儒家,司马谈是这样评价的:"《六艺》经传以千万数,累世不能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故曰"博而寡要,劳而少功"。若夫列君臣父子之礼,序夫妇长幼之别,虽百家弗能易也。"(司马迁著:《史记》北京:线装书局,2008年,第544页) 参考文献: [1]郭象注,成玄英疏.庄子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2011. [2]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 [3]程俊英撰.《诗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4][魏]王弼,[清]魏源注.老子道德经[M].上海:上海书店,1992. [5]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6]司马迁.史记[M].线装书局,2008. [7]李雪涛主译.大哲学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