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其它 >

南岳九仙之陈兴明 苦练十八载终成仙

http://www.newdu.com 2017-12-28 腾讯道学 迟玉 参加讨论

    在著名的南岳峰顶,有一座神奇的岩石叫“苦乐岩”,一座六角小亭叫“遇仙亭”,一座精致小桥叫“三清桥”,都记载着南岳的一位著名道士——陈兴明修道成仙的传奇故事。
    自晋代泰始(265—274)到南朝的宋、齐、梁、陈,约三百年间,先后有九位高道到南岳修道归真,人们称他们为“南岳九仙”。他们的俗家姓名是:陈兴明,施存、尹道全、徐灵期、陈慧度、张昙要、张如珍、王灵舆、邓郁之。
    
    南岳(图片来源于网络)
    登游天柱峰 遇两位神人而修道
    陈兴明,河南颖川(今许昌市)人。陈兴明少年时代就弃家学道,历游天下名山,寻访仙真,于晋泰始两年(226)到南岳,登游天柱峰。天柱峰是南岳五峰之—,峰高海拔1061米,全山花岗岩构成。那时的天柱峰,榛莽丛集,乱石堆叠,削壁悬岩,非常险峻。诗人李白曾有“回飚吹散五峰雪,往往飞花落洞庭”之句, 可见五峰的险与高。陈兴明勉力攀登,到了峰顶,忽然碰到两位年轻人,约莫十八九岁,但目光如电,而又神态潇洒,羽衣星冠,备极华丽。陈兴明心想两人大约不平常,于是向两人顶礼问讯,两人见兴明态度虔敬,心颇高兴,便教陈兴明修炼道家“明镜之道”,并谆谆告诉他修道的要领。
    一、精诚专一 不能中途而废
    两人说“不至勤久,何得擢形云天,飞冲霄汉。”修炼此道,需要勤奋持久,方能成仙。如果不能静下心持之以恒去探究道之真谛,就不能成功。
    二、深明先苦后乐之道理 方能信心百倍坚持修炼
    两人告诉陈兴明:苦有极,乐无穷。修炼此道,幽栖林谷,以禽兽为伴,与草木为侣,严寒烈日,饥渴难耐,与世隔绝,辞亲舍爱……这些都是必经之苦。但是经历了这些苦难以后,化身成仙,长寿百岁,坐生羽翼,变化无穷,悬壶济世……这些都是得道之乐。苦难是有极限的,而快乐是无穷无尽的,明白了这个道理方能坚定信念,信心百倍,持之以恒地修真求道。
    先苦后乐 苦练十八载终成仙
    陈兴明听了这番苦乐观的道理,悟知:“大凡修道,必前苦后乐,方成大器。”因而励修“明镜之道”。于是,幽栖林谷,与禽兽为伍。陈兴明苦修明镜之道达十八年,晋太康元年(280)三月一日逝世于元阳宫,据《总胜集》载,他逝世那天,“烟霞绕室,仙乐腾宫”“山下居人,竞往观之,惟有空室,至于鸡犬,悉皆腾举。”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宋徽宗这位笃信道教的道君皇帝,于宋和元年(1118)追赐陈兴明为“致虚守静真人”。致虚守静这两点大概也正是所谓明镜之道的要点吧。
    如今的“遇仙亭”相传是陈兴明在此遇到两位神人,听其讲道之处。“苦乐岩”相传是陈兴明深明先苦后乐之道理,在此虔诚修炼。“三清桥”相传是两位真人带领陈兴明进入仙境之处。在岁月的冲蚀中,向每一位经过此地的人们讲述着这位高人的传奇故事。
    (文:迟玉 腾讯道学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