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人心目中,处女作往往具有独特的魅力。这不仅是因为这类著作蕴含着作者深深的纯情,而且还在于它们往往体现了作者全身心投入的创新精神。故而,从它们建构的“思想殿堂”里,不难感受到一种生命的律动。《汉魏两晋南北朝道教伦理论稿》(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12月版)正是属于此类富有魅力的著作。作者姜生博士是一位年轻学者,他怀着满腔热情和对学术事业的执著追求,在道教研究的原野上辛勤耕耘,终于获得可喜的收获。 这部专著,无论从中国伦理思想的角度,还是从道教文化研究的角度看,都具有开拓性的意义。众所周知,古老的中国,素有“伦理之邦”的雅称,千百年来,积累了十分丰富的伦理思想资料。鉴于其中所具有的社会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许多学者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出现了诸如《中国伦理学说史》一类有价值的学术著作,这是值得注意的。不过,作为中国伦理之重要组成部分的道教伦理的研究,则少有人问津。《汉魏两晋南北朝道教伦理论稿》可谓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 该著的可贵之处首先就在于作者敢于冲破禁区。读过西方宗教学者马克斯·韦伯的《儒教与道教》的人不会忘记,他在这部流行甚广的理论著作中否认了道教伦理的存在,认为道教虽有伦理的要求,却“始终是无结果的”。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马克斯·韦伯的观点为道教伦理的学科性研究设下了一个难以跨越的理论禁区。在这位所谓“理论权威”的偶像下,许多人望而生畏。而姜生博士凭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和训练有素的审慎思考,走过了历史的长廊,驱散了曾经笼罩在道教研究界的一团云烟。他像挖掘地下的竹笋一样,清除了泥沙,于是,那活脱脱的道教伦理体系随之呈现在人们面前。正如作者在“导论”中所言,“道教伦理”乃是中国道教体系中以得道成仙为理想的关于道德现象与生命现象等的一种信仰化哲学体系。它内在地存在于道教体系之中,并成为道教之宗教理想的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基础。道教的伦理实践是其信仰者由世俗通往神圣的必不可少的阶梯。作者的这一番认识并不是凭空的推导,而是对汉魏两晋南北朝阶段的历史和道教文献资料进行严肃认真的稽考之后得出的。作者不仅查阅了大量的原始文献,而且对其进行了富有启发性的理论分析。全书分为五章,第一章论述了秦汉以前中国思想文化对道教伦理的影响,第二章探讨了秦汉时期中国社会政治、经济、信仰、伦理等诸方面的危机,从而深入地挖掘了道教伦理赖以建立的社会历史根源,第三、四、五章分别阐述了汉魏两晋南北朝道教的生命伦理思想、社会伦理思想和神学伦理形态,基本阐明了这一历史阶段道教伦理的思想体系,论述了这时期道教伦理的社会历史功能,思想清新,富有创见。更值得注意的是,作者以其坚实的理论,澄清了马克斯 ·韦伯在道教研究领域所造成的一些混乱。 从某种意义上说,当一个新学科奠立之际,对历史上思想形态的探索过程同时也就是理论建立的过程。要达到这种目标,不仅需要敏锐的历史眼光,更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深思熟虑的治学精神。不难看出,本书作者正是具有较好的史学与理论训练,故而能够从芜杂的道教思想资料中,发掘其理论价值,揭示其幽深的伦理蕴含。例如,对于道教的金丹学著作,过去人们较多的是注意从化学和养生学的角度加以解释和研讨,而该著则看到了其中所具有的生命伦理的基本价值取向;此外,像符、法服等的研究,作者也从诸多层次上解剖其伦理意义。在一般人的心目中,符乃是道教徒召劾鬼神的一种法术性工具,法服亦不过是道门中人掩身蔽体之物,而作者则认识到它们乃是道教思想的符号,认为道人运用符是与道教的伦理道德价值取向相联系的,在深层次上它是道教伦理理想的体现;而道教法服一方面打上了传统文化的色彩,另一方面则又体现了道门所重的伦理秩序……这种思索的路子无疑是新颖的,且具有理论建构的价值。 《汉魏两晋南北朝道教伦理论稿》的另一个突出特点,在于它注意揭示道教伦理思想块层间的相互区别和内在联系。作为一个思想体系,道教伦理是由不同层次或块面构成的。如果说,道教的生命伦理体现了道门中人关于“人的主体性”和生命过程的道德化观念,那么,其社会伦理则是道教为处理教派内外人与人之间关系而形成的行为规范理论。在此基础上,道教建立起超乎个体和社会关系之上并对它们构成制约力量的一整套神学伦理。归根结蒂,这种闪烁着神学之光的伦理形态,乃是人与人关系的一种曲折的反映。该书在对道教伦理的三个层面进行分析阐证之后,又指出了彼此间所具有的“协同作用”。这个体系充分表明作者在研究中确实走过了一个辩证的理论思考过程。 诚然,作为年轻学者的一部处女作,《汉魏两晋南北朝道教伦理论稿》一书亦非十全十美,某些问题的探讨尚待深入进行。当今,继承和弘扬祖国优秀传统伦理,是学术理论界的重要课题之一,在我们的学术研究中就应贯彻这种理论与现实相联系的思路,而该书对道教伦理的现实意义的分析阐述却显得不充分;有些地方对道教伦理的局限性似乎估计不够,这同样不利于我们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伦理思想。应当看到的是,这一历史时期的道教同佛教之间,已有相当多的思想论争,但该书未对其论争进行具体考察,这不能不说也是一个遗憾。此外,“道教伦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来建立,还需要更充分的资料和更全面的论证,需要对其发展的全过程进行把握和分析;道教伦理同儒家伦理的比较研究也需要进一步深入。诸此等等,都有待作者在今后的研究中加以解决。 尽管该书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但是,其独到的学术理论价值和作者细腻的探索精神,已经一起在字里行间显露出来。它不仅以其资料的丰富性和理论的说服力,论证了道教伦理体系的存在及其重要的社会-历史功能,而且为道教伦理思想的整体研究构筑了一个较为成熟的基本理论框架,为本学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放眼环球,在人们不遗余力地向大自然索取的前进步伐声中,一种道德危机的信号也正在给人类带来新的忧虑和挑战。世界已经到了一个需要重新考虑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和人与自然宇宙之间协调伦理关系的时候了。当此之际,《汉魏两晋南北朝道教伦理论稿》一书将由于它的清新气息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为社会伦理重建带来某种裨益。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