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学术研究 >

白玉蟾著作的刊行及流传情况概述

http://www.newdu.com 2017-12-28 道学网 张宝得 杨帆 宋祖 参加讨论

    白玉蟾,南宋道士,道教南宗第五祖。原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又名白叟。号海琼子,海南翁、武夷散人、神霄散吏。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琼州(今海南琼山)人,一说福建闽清人。《祁阳县志》记载,骑互望,母氏塔适,因改姓白,名玉蟾。一说起初生之时,穆盟以侮辱产出,即以玉蟾呼之。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十二岁曾举童子科。及长,因“任侠杀人,亡命至武夷”。
    白玉蟾的生卒年月里来各说不一。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称其生于光宗绍熙五年(1194),卒于理宗绍定二年(1229),其寿35岁而飞升。前中国道教协会会长闵智亭仙师著《道教全真派一五祖七真金元高道传·琼紫青真人》亦谓:生于宋光宗绍熙五(1194)年,化于宋理宗绍定二年(1229)。卢国龙教授,吴庭荟老先生均谓36岁归隐故乡文笔峰。《祁阳县志》则说起生于“宋绍兴甲庚三月十五日(1134年)”比以上说法均要早。《和洲志》则云“靖康末年(1126),天下拢乱,放浪于江湖间。”其出生则更早。《修其十书·上清集》有白玉蟾所作《水调歌头》一首,副题为“丙子七月十八日得雨,午后大风起,因有感。”其中有“光镜暗中催,去览镜,朱颜犹在”句若谓生于宋绍熙五年,则“丙子”应为景炎元年(1276),若谓只生于绍兴甲庚(1134),则“丙子”应为嘉定九年(1216)。此时白玉蟾以82岁。在其《水调歌头·自述十首》中又有“虽是蓬头垢面,今以九旬来地,尚且是童颜”句,据此,折南宋末年至元初,他尚在世。
    白玉蟾作为道教南宗,其著作极多。在中国文学、哲学以及道教思想史上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近年以来,白玉蟾的著作更是为学界所关注,有大量的研究白玉蟾的论文及著作出现。朱逸辉等先生编辑、校注的《白玉蟾集》近日的出版,是对白玉蟾研究的又一个大贡献,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白玉蟾研究的资料问题,也为一般人了解白玉蟾的思想,提供了简明的读本。笔者受朱逸辉先生的影响,力求从白玉蟾著作的刊行及流传情况做一个初步的探讨,力求从一个反映历代学者对白玉蟾著作的研究与关注情况。
    白玉蟾成名较早,南宋著名学者陈振孙(约1183—?)在《直斋书录解题》就有白玉蟾的介绍,“白玉蟾,葛其姓,福之闽清人。尝得罪亡命。盖奸妄流也。余宰南城,有寓公称其人云:近尝过此,曾相识否?余言,此辈何可使及吾门云云”[1]。当时陈振孙在江西、福建做地方官;故其言语中对白玉蟾有所轻视,不过,有人向作为地方官的他推荐白玉蟾,并“称其人”,可见白玉蟾在当时、当地的影响。玉蟾去世后,其弟子彭耜、留元长等编成白玉蟾的诗文集40卷。此诗文集在南宋嘉熙元年(1237)刊行,但此本并没有传到今日。笔者的调查,现存最早的白玉蟾著作应当是是元代建安余氏刊刻的《琼琯白玉蟾武夷集》八卷,此本是元刊明修本,此本半页11行20字,黑口,四周双边,收藏在国家图书馆。明代刊行的《海琼玉蟾先生文集》是明代刊行白玉蟾著作最早者,只有六卷续集二卷,附录一卷,可见在二百年的时间内,白玉蟾的著作散失极多。《海琼玉蟾先生文集》为明代的宁藩朱权,于明正统7年(1442)刊行本。半页12行21字,黑口,四周双边,收藏在图家图书馆、吉林图书馆。朱权,明太祖朱元璋之第十七子,洪武11年(1378)生,晚号臞仙,又号涵虚子、丹邱先生。洪武24年(1391年)封宁王,卒于正统13年(1448),谥献,故亦称宁献王。《四库未收书目提要》有《重编海琼白玉蟾文集》六卷续集二卷,云:“此本乃明正统(1436——1449)间南极遐龄老人臞仙重编。前有宋端平(1234——1236)时推官潘牥原序及嘉熙元年(1237)彭耜所书事实一篇。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载是集,臞仙序中述及玉蟾有‘《上清》、《玉隆》、《武夷》三集内未入者,皆收之。今重新校正,定为八卷,附录一册及霞侣奉酬之元简,仍缀诸卷末,而寿诸梓,以永其德焉”。臞仙乃明太宗第十六子[2]宁献王朱权之号。博古好学,凡群书有秘本,莫不刊布。一时无有及者”。黄虞稷的《千顷堂书目》虽成书于清初,却是有明代之前的书目总汇,查此书只有此本,表明黄虞稷知道此本,而在此之前或许有更早的版本,黄虞稷并不了解,也可见白玉蟾之散失的情况。又《海琼玉蟾先生文集》中朱权序只说自己是“重编”,而不说“重刊”,表明他并不是据旧刊本翻刻。大约他得到的是民间的流传抄本,并据此重新编辑刊行。
    此后白玉蟾的著作不断为学界及宗教界人士所收集,并大量地被刊行在明正统10年(1445)刊刻的《道藏》中。《道藏》是明代第43代正一天师张宇初等人受明朝廷之命负责编修的一部道教经书全集。张宇初死以后,由其弟第44代天师张宇清继续负责。明英宗正统10年(1445)完成了《道藏》的刊行印刷。明神宗万历35年(1607),第50代正一天师张国祥又受命编成《续道藏》。这两部经书加起来,共有道书约1500种,5485卷,即我们今天所说的《正统道藏》。《正统道藏》中收入了白玉蟾的主要著作,包括宋人谢显道等编《海琼白真人语录》四卷;他的弟子留元长所辑《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一卷;白玉蟾分章正误,王元晖注《金华冲碧丹经秘旨》二卷传一卷;白玉蟾传授,其弟子彭耜记录;《玉隆集 》六卷;《上清集》八卷;《武夷集》 八卷;《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集注》二卷。《道藏》所收白玉蟾著作的范围比较以往的书籍有了明显的扩大。
    明代民间人士对白玉蟾的著作也积极地收集刊印,海南学者唐胄于明嘉靖12年(1533)刊行《白玉蟾海琼摘稿 》十卷,此本半页10行20字,黑口,四周双边,收藏在北京国家图书馆、湖南师大、吉林图书馆。明万历年间编刻《新刻琼琯白先生集》,有三种,即八卷本、十二卷本、十四卷本。其中八卷本,北京大学图书馆收藏,《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古籍善本书目》称其为“明万历22年(1594)何继高刻本”[3]。十二卷本在陕西师大、北师大有收藏,据《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善本书目》说:“《新刻琼琯白先生集》十二卷,宋葛長庚撰,明万历22年刻本,九行十八字,有明万历二十二年何继高序。《四库未收书目提要》著录明正统宁献王朱权编刻本,文集六卷续集二卷,即万历汪士贤刻本从出。此十二卷本稀见”。《新刻琼琯白先生集》十二卷本的确比较少见,不过除了陕西师大外,北师大也收藏。不过,《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称此书为“明万历二十二年(1592)林有声刻本”,并指出:此本每半页“九行十八字”。因而这两个本子可能是同一个版本,不过要做深入的研究之后,才能确定。十四卷本为明万历年间安正堂刘双松刻本,为十三卷,附录一卷,合计十四卷,半页9行18字,白口,四周单边,也收藏在北大、国图。由此看来,《新刻琼琯白先生集》的问题比较复杂,值得学界做进一步的研究。
    陈继儒(1558~1639)是明中后期的著名学者,他编辑的《宝颜堂秘笈》,共226种,457卷,其中有白玉蟾注《道德宝章》一卷,改名为《蟾仙解老》。在明万历、泰昌间年,《宝颜堂秘笈》重修,也收录《道德宝章》。明万历43年(1615)潘是仁编辑并刊行《宋元诗》42种208卷,收录《白玉蟾诗集》九卷;天启2年(1622)潘是仁重修《宋元诗》61种273卷,也有《白玉蟾诗集》九卷。在明万历年间,《海琼玉蟾先生文集》六卷续集二卷,有许多翻刻本,如何继高、汪乾行、刘懋贤校刻本,湖南、吉林大学、人民大学、美国国会等图书馆有收藏,关于此本王重民先生在《中国善本书目提要》中,对此本有详细的记述,此本每半页9行20字,白口,左右双边。湖南省图书馆还藏有《海琼玉蟾先生文集》六卷续集二卷,题为“万历间桂芳堂刻本”。上海图书馆藏有《海琼白玉蟾先生文集》六卷续集二卷,题为“明金阊世裕堂刻本”,又据《嘉业堂藏书记》卷四云:“白玉蟾集五卷,明刻本……此本首有正统壬戌南极遐龄老人臞仙序,次玉蟾像,次玉蟾先生事实,次端平丙申潘牥序”。此本《嘉业堂藏书记》既不言其为残本,则此五卷本当是全本,这样白玉蟾集就又多了一个版本。这个几个本子之间的关系也值得做进一步的研究。
    进入清代,对白玉蟾的著作也比较重视。《道德宝章》收入清政府官修的《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道德宝章》一卷,内府藏本,宋葛长庚撰。长庚,字白叟,闽清人。为道士,居武夷山,旧本题紫清真人白玉蟾。白玉蟾,其别号。紫清真人则嘉定(1208—1224)间征赴阙下所封也。其书随文标识,不训诂字句,亦不旁为推阐。所注乃少于本经,语意多近于禅偈,盖佛、老同源故也。此本为元赵孟頫手书,钩摹雕板,字划绝为精楷。明陈继儒亦尝刻之,汇秘笈中,改题曰《蟾仙解老》,非其本目”。北京大学图书馆藏《道德宝章》清刻本1册,为白玉蟾注本,《北京大学图书馆善本书目》说:为清覆刻赵孟頫写本。《四库总目》说《四库》的底本是“内府藏本”,又是“元赵孟頫手书,钩摹雕板”,可见也是刻本,和北大本,应为同版,如此推断,此本的刊行当在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之前,即《四库总目》编成之前。海南学界也注意到白玉蟾的著作,有《海琼白真人全集》八卷(又名《白真人集》、《宋海琼白真人诗文全集》)刊行于世,有清乾隆壬子,即乾隆57年(1792)刻本,王时宇重订,稽古堂藏板,藏于北大图书馆。
    《宝颜堂秘笈》这部丛书在清初重修,据明万历刻版重修,卷首附清康熙11年(1672)马骕改编手抄目录,知其刊行在此之后,《尚白斋镌陈眉公订正秘籍》有《宝颜堂订正道德宝章》,此本为绣水沈衙藏板,版心题“道德经”。《海琼白真人全集》(又名《白真人集》)还有清同治8年(1869)刻本。据清人耿文光在《万卷精华楼藏书记》中说:《道德宝章》一卷,有道光18年(1838)广东施禹泉刻本,此本也是据赵孟頫手书刊行。此外,白玉蟾注《木郎祈雨咒、纪慎斋先生求雨文》,也有光绪9年(1883)刻本。清光绪27年(1901)成都二仙庵重刻《道藏辑要》、《道藏辑要续编》,并新增若干经书。次丛书为彭定求辑,阎永和增刻,刻板起于光绪27年(1901),终于公元1915年,,其中有白玉蟾授,宋人龙眉子述《金液还丹印证图诗》一卷;宋白玉蟾撰;宋人谢显道辑《海琼白真君语录》 一卷;白玉蟾章句,明人程以宁阐疏《太上道德宝章翼》二卷;《琼琯真人集》等。
    在民国之后,对白玉蟾的收集工作还在继续,如民国6年(1917)归安朱氏的强村丛书中收录《玉蟾先生诗馀》一卷续一卷。此丛书为朱孝臧所编辑,共刊刻了119种图书,合计226卷。海南书局民国 11年(1922)重印《白真人集》,题名为“海南图书馆藏板”;上海文明书局民国11年(1922)石印陈继儒辑《宝颜堂秘籍》6集225种中,有白玉蟾的《道德宝章》。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12-15年(1923-1926)影印《正统道藏》,其中所包括的白玉蟾著作上面已经提到。
    解放后,在古籍的整理与挖掘中,白玉蟾作为一位历史文化名人,他的著作也不断被挖掘出来。如白玉蟾的书法作品,白玉蟾撰并书《行书仙庐峰六咏卷》收录在上海博物馆藏并编辑,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年出版《上海博物馆藏历代法书选集》第二集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出版《续修四库全书》“集部. 别集类”中《武夷集》,此本是据民国涵芬楼影印《道臧》本影印。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中华诸子宝藏编纂委员会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1998年出版《诸子集成续编》中有《正统道藏》本《海琼问道集》。史仲文主编,北京出版社1999年出版《中华经典藏书》第六卷《道教经典》有白玉蟾的《紫清五论》。齐豫生、夏于全主编,延边人民出版社1999年《中国古典文学宝库》第21辑《宋词》有白玉蟾的《葛长庚词》。海南出版社2001影印故宫博物院编故宫博物院藏《故宫珍本丛刊》中,在明王一清撰合订《关尹子文始真经》中有白玉蟾的《道德宝章》。
    在台湾,学界也对白玉蟾的著作有所注意。《白玉蟾全集台北自由出版社, 1969年1月影印本;1976年台湾学者组织宋白真人玉蟾全集辑印委员会印行《宋白真人玉蟾全集》;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9年《丛书集成续编》中影印有《玉蟾先生诗余》。
    在历代的刊刻白玉蟾的著作之外,由于白玉蟾的影响,民间还有大量的白玉蟾著作的抄本流行于世,这些本子在国内各大图书馆都作为善本收藏。如国图有《海琼子词》一卷,明抄本1册;北大藏有《海琼白真人文集》六卷,明代蓝格抄本6册;北大藏《道藏》抄本(存九种),其中有《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集注》,二卷,题海琼白真人注。《道德宝章》一卷清光绪间抄本1册,本书为孔氏岳雪楼影抄文澜阁四库本。白玉蟾木郎祈雨咒》清抄本1册,以上二抄本收藏在广东中山图书馆在《贩书偶记续编》记载有一部旧抄本《道法会元》,其中卷一中有白玉蟾的《道法九要》,题名为“琼山道人白玉蟾撰”。
    白玉蟾的著作也流传到海外,其中以日本保存的最多,现据北大严绍璗教授《日本藏宋人文集善本钩沉》中的记载,介绍如下:
    《海琼玉蟾先生文集》六卷续集二卷(明正统七年臞仙重编刊本)
    藏东洋文库(2部)、静嘉堂文库
    《白玉蟾海琼摘稿[4]》十卷(明嘉靖12年[1533]唐胄序刊本)
    藏静嘉堂文库
    《海琼玉蟾先生文集》六卷续集二卷(何继高刻本)
    藏宫内厅书陵部、蓬左文库
    《新刻琼琯白先生集》十二卷
    藏内阁文库(林有声校本)、尊经堂文库
    《新刻琼琯白先生集》十四卷
    藏东洋文库(万历22年刻本)、蓬左文库(万历22年刻本)、内阁文库(明刘氏安正堂刊本)
 
    

    [1]转引自《四库全书总目》经部道家类。
    [2]此处说宁王为朱元璋第16子,有误,据《明史•宁王权传》云:“宁献王权,太祖第十七子。”
    [3]笔者按:查国内的各大图书馆古籍书目,皆无八卷本,或疑是《北大书目》著录有误。
    [4]原文无“摘”字——笔者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