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种方 衅钟问牛 有一天齐宣王坐在宫殿里,看到仆人牵着一头牛从庭院里走过,于是问道:“你牵牛去干什么?”仆人回答说:“工匠们刚刚铸成了一口大钟,按照惯例,我们要把这头牛杀掉,以牛血祭钟。”齐宣王看向死期将近的牛,牛似乎也听懂了二人的对话,哆嗦起来,十分可怜,齐宣王心一软,就对仆人说:“这牛太可怜了,但祭钟的仪式也没法废除,你放了牛,找一头羊来代替吧。”——这就是“衅钟问牛”,是《孟子》中的一个故事。 资料图 临牢说彘 《庄子》里还有一个类似的故事——掌管祭祀的一个官员,有一天穿着礼服郑重地去见猪,并对猪说:“你为什么要闷闷不乐,逃避做祭品的伟大命运呢?你想想看,如果你做了祭品,我们会花三个月时间好吃好喝把你养大,然后吃斋受戒,做足规矩,还要用高贵的白茅草做你的垫子,然后你的大腿、小腿被割下来之后,也会用华丽的祭器来盛放。享受如此的待遇,你愿不愿意做祭品呢?” 如果我们是上面故事里的牛和猪,虽然待遇优厚,任务重大,但肯定都宁愿选择吃糠咽菜,却没有性命之忧的日子。这本来是十分简单的道理,但有的人映射到自身,却想不明白了。有多少人汲汲营营,活着追求锦衣玉食,死了还要追求风光大葬,然而终究是死了,追求这些还有用吗?一棵笔直的粗壮的树木,往往会遭人觊觎,不知道哪一天就被人砍走用作房梁,另一棵弯曲虬结的树,反而没有这样的烦恼,可以一直活下去,这正是庄子“逍遥游”的基本精神,牛和猪尚且懂得,人却往往参不透。 柳宗元在宦海浮沉十年,被贬永州之后,似乎终于参透了这个道理,于是写了一首名叫《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的长诗,其中四句“问牛悲衅钟,说彘惊临牢。永遁刀笔吏,宁期簿书曹”,说得明明白白,正是这个意思。可惜他仍然希望施展理想,所以并没有逃开,最终在47岁那年就离开人世了。(编辑:行云) 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