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清虚道人 《南华真经》开篇即言:“北冥有鱼。”后来学界翻译时,通常解释为“在遥远的北方有一处大海,海中有一条鱼”,也有人把“北冥”做“北海”来解。单纯从字面意思上来理解,这样的翻译固然没有错,甚至还实现了信、达、雅的翻译标准。但是,这并没有解决这个很重要的问题:“北冥”或“北海”的具体地理位置在何处。 “北冥”究竟在哪里?(资料图) “北冥”的地理位置 东方朔在注解《庄子》时曾对北冥提出过一种注解方式。他认为“冥”通“溟”,本是海的意思。“北冥”,顾名思义是北方的大海。又有传说曰,北海无边无际,水深且黑,处在世界的最北端,终年不得阳光。中国自古就有天圆地方的地理认知,认为中原大陆是一块漂浮在海水之上的四方土地,从立足点向四方行走,最终会走到大海的边缘。汉代刘向在《说苑·辨物》中说:“八荒之内有四海,四海之内有九州。”早在《礼记·祭义》中就具体提到了“东海”、“西海”、“南海”、“北海”为“四海”,只是并没有明确标出海域位置。宋代洪迈在《容斋随笔》中则说“四海一也”,他认为“四海”是连为一体的。 出于地理范围上的认知,很多人就把庄子提到的“北冥”被顺理成章地归结为贝加尔湖地区,甚至还辐射到了更为遥远的北冰洋。至此,人们似乎真的找到了“北冥”的地理位置。 “北冥”被顺理成章地归结为贝加尔湖地区(资料图) 但稍微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庄子生活在战国时代,当天下战乱频仍时,身为漆园吏这样一个小官的庄子,根本没有经济实力去远行。即便可以,他也是无从臻达北极那么远的距离的。所以,从地理意义上去界定庄子所说的“北冥”究竟在何处,本身就是一种研究上的偏差。 如果以“冥”作“海”解,就不得不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在《庄子》全文中,其他凡是提及海的地方都用作了“海”,而不是用“冥”呢? 如《秋水》篇中提到海神时用的是“北海若”;后文还出现庄子在回答惠子诘问时的一句话“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看似是与《逍遥游》篇的“北冥”、“南冥”相呼应,并且出现了类似于大鹏之意象的“鹓雏”,但此处依旧没有用“冥”,而是用了我们最常见的“海”字。何也? 综合这两点可以看出,鹏、鲲所在的地方,其实和我们的人心有极大的类比性。所以在具有非常明显象征意味的大鹏,从北冥借着六月大风的气力,飞赴南冥天池的故事中,庄子其实是在告诉我们,万物都应该去完成某种超越,这是拼尽全力去蜕变的过程。其超越的不是天地的极限,从根本上讲这是一次对自我的突破。 所以鲲鱼化鹏,然后图南,其目的只有一个——南冥。庄子明确地写道:“南冥者,天池也。”在道家的宇宙生成观中认定,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之后,清扬之气上升为天,浊滞之气下沉为地。天池南冥即是清扬之代表,与之相对的北冥则是浊滞的象征。从浊滞至清扬,是大鹏图南的目的,更是道家修炼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即是明心见性。去除掉因后天的习性而包裹在心性上的重重迷障,才能见得通往清扬之境的心识。这个过程正如大鹏“水击三千里”一样,将是一个非常漫长且艰巨的过程。 因此也就可以说,“北冥”根本就不在地球的最北段,而是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体中。每个人的身体都是一个涵盖着古往今来、四维上下的宇宙空间。这个空间可以无限大到想象之外。若想要如大鹏一般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首先要认识到局限自我的究竟是什么。唯有认识到北冥的有穷,方能积蓄力量实现鲲鱼化鹏,在飞往清扬之地的过程中不断地去澄澈秽氛,最终实现“游无穷”的真逍遥境界。(编辑:若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