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道学入门 >

历久弥新:老子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耀眼光芒丨参赛作品

http://www.newdu.com 2017-12-29 腾讯道学 郭向阳 参加讨论

    文/郭向阳
    《道德经》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明珠和瑰宝。其异常精炼、富有韵律和散文诗形式的行文,仅以简洁优美的五千余文字,就为我们展现出了一个朴素自然、博大精深,涵盖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人生观、社会观、历史观等诸多内容在内的世界观,影响所及,不但融汇于儒、释两家,并与之共同铸成了三位一体的中华传统文化的骨干和基本内容,而且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大趋势,随着中华民族逐步与整个世界融合于一体,它也被越来越多的西方国家所接受、所推崇和应用于指导他们自己的社会实践。
    
    老子图(资料图)
    在老子的诸多可贵思想中,老子的民本思想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思想,对后世由着巨大的影响,值得我们认真地加以研究,下面就以帛书《道德经》为基础,对老子的思想,做一些辨析与解读,不当之处,希望方家予以指正。
    一、老子的民本思想及其内涵
    老子民本思想的前提是民众具有自生自化能力,核心是以民为本,特点是自由放任,基本方法是清净无为。老子的民本思想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它的价值主要在于,他把民众的生产和生活看作是自然而然的,是与生俱来的,不要过多干预他们的活动。
    (一)《道德经》对“民”的阐述
    《道德经》中的“民”的阐述有以下,我们一一列举:
    1、而民生生,动皆之死地之十有三。——这里的民是指没有掌握不入死地之民,是指常人,代代繁衍生息的人。
    2、大道甚夷,民甚好解。——民指常人,普通大众,不知少私寡欲,期望多知的人,智增而慧隐的人。
    3、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管理者制定颁布太多的的禁忌避讳、繁文缛节,将会导致民众心贫身困,精神空虚。
    4、民多利器,而邦家兹昏——民众拥有了过多的武器,将会使国家昏乱。修真者只偏重道术的追求,则身国德治难以稳定,归道难以实现。
    5、我无为也,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民自富;我欲不欲,而民自朴。——民的化、正、富、朴状态的自然出现,基于圣人的无为、静、无事与无欲。
    6、其正,其民屯屯——管理者能广开言路,纳谏诤言,则能聚人。
    
    帛书《道德经》局部(资料图)
    7、民之从事也,恒于其成事而败之。——民之做事,因为觉得必成或者已成,而没有在最后环节保持住却走向败亡。
    8、故曰为道者非以明民也,将以愚之也。民之难治也,以其知也。——为道者指教化引领者。而要引领人们归德归道,需除去民众的技巧智识,看似使之“愚”,实则在于提升慧识觉悟,否则难以完成;智识的开启增强,必然抑制慧识的开悟,而机巧私欲日增,使得教化觉悟变得艰难。
    9、是以圣人之欲上民也,必以其言下之;欲先民也,必以其身后之。故居前而民弗害也,居上而民弗重也——圣人要完成引领民众尊道贵德的任务,对待民众就需处其后,居其下的姿态,人们才会跟随;这样意识处于人前居于上位才不会遭遇民众的伤害和不满。
    10、小邦寡民。——在对民众的管理和引领上,以归类的小范围进行易于成功;更多的人聚众集结,易出民乱。
    11、使十百人之器毋用,使民重死而远徙。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邦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几处的民,都是指要做到居简戒奢之民。
    12、民之不畏畏,则大畏将至矣。——民是可以不畏死的。
    13、若民恒且不畏死,奈何以杀惧之也?若民恒是死,则而为者,吾将得而杀之,夫孰敢矣?若民恒且必畏死,则恒有司杀者。——这是通过对民对于死的态度,对管理者来说的。
    14、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也,是以轻死。——一说民对死的不畏惧;二说管理者的责任。
    15、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圣人不去标榜倡导贤、难得之货、引起人们欲望的东西,则民自然无知、无欲而不敢僭越。民不乱为,则精神引导和治理也就简单了。
    16、爱民栝国,能毋以知乎?——是说圣人的心怀和责任,慈爱民族和国家,行德于世。
    17、绝圣弃智,民利百负;绝仁弃义,民复畜慈;——利于民尊道贵德大目标的形成,而这也是对民的最大之利,就需要绝圣弃智、绝仁弃义,而在根本上引领。
    18、天地相合,以俞甘洛,民莫之令而自均焉。——管理者若能掌握持守此先天之至道,万物自然诚服于其治理。天德地慈之炁自然氤氲调和,遍洒甘淋雨露,人民不需要人为强加施以号令也自会公正和谐地相处。
    归纳一下,上面涉及到“民”的论述时,同时涉及到三个概念,就是民众、国家管理者、圣人精神引领者。
    
    老子的“民”涉及到三个概念(资料图)
    我们可以看到,老子所谓的“民”,是未觉悟的一群人,占据人群中的极大多数。他们局限于生老病死苦的制约,希望了解世界,追求多知好解,但当他们的权益,尤其是生存权益被严重践踏的时候,他们可以拥有武器为了自保或抗争,在无法生存时可以不畏惧死亡,做事不能慎终若始而使成事败亡等等。他们既有勤劳朴实的特性,又有其自私自利的劣根性,他们既希望被保护,又不希望被过度管理,做事无恒心,不珍惜生命。所以“民”既是可怜的,也是需要帮助的。
    而作为民众的管理者,需要具备相应的素质。不能禁令过多而繁缛,它会耗使民众精神空虚疲倦;需要广开言路,使民归依;不能对民众以死相威;还需要在社会管理上具备方法,比如分块分类管理;最好的管理者更需要具备圣人的境界和修养,实现两者身份的合一,而道治、德治天下,则人民不需要人为强加,施以号令也自会公正和谐地相处,这在历史上有黄帝垂裳而治为证,果真如此这样则是人民之福。
    同时作为圣人,圣人具有精神引领的责任,引领人们尊道贵德,回归德道的责任。在社会精神教化中要使人们去除机巧私心,简朴归真,少私寡欲,慧增智消而觉悟道德,认识生命的本真与意义;同时具备方法与技巧,就是“言下之”和“身后之”;还需要居于无为、静、无事与无欲的状态;并且慈爱关爱自己的民众、民族和国家。
    陈鼓应在《老子注释及评介》一书中说得更加明确。他认为老子属于士阶层中人,“我们讨论一个人的思想所反映的立场时,不能机械地以出身下定论,当从他的言行来判断”。“因而我们认为,作为士阶层发言看,基于传统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及时代感,老子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反映了农民和小私有者的要求,他的部分主张也有着小农经济自然主义的反应。”我个人认为老子《道德经》思想的基础便是“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的民本思想。老子的一切宗旨便是为人民服务,具有真正意思上的民本思想。
    (二)民本思想的内涵
    老子《道德经》里面具有明显的民本主义思想。在第三十九章中“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直接提出民本思想,与孟子“民贵君轻”异曲同工。老子告诫统治者应该俭约谦下,不高居人民群众之上。老子极力反对统治者奢侈无度,纵欲横行。老子还认为政贵淳朴、自然,不扰民。老子同时告诫统治者要清净寡欲,对人民的压榨要有度,不然就会适得其反。
    
    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资料图)
    老子的民本思想也是极具争议的,第六十五章老子认为,“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很多人以此发难,认为老子以“愚民”政策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实际上并非如此,老子的政治思想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人民的过多干预,而要做到无为而治,便需要使民返朴还淳,要使民返朴还淳,就需要使民无知无欲。因此老子提出“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老子思想体系必然会走这一步,老子并不是主观上为统治者而使民“愚”,其出发点还是为民,他所说的“愚”,实际上是一种民风的朴实淳厚,是一种宽厚敦实。
    老子承认人民的地位,他认为“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在《道德经》中一直告诫统治者人民的重要性。春秋末期,社会动荡,人民社会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统治者仍不忘记加强对人民的压榨以维护自己的统治。老子主张守柔、处静、处下、无为。关于统治者对待人民的态度,老子认为“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老子总是告诫统治者要以民为本,不要过多压榨百姓,过多干预百姓的生活。老子政治哲学的根基是要以民为本,他的一整套理论都是为了百姓。故而我认为老子具有真正的民本思想。
    老子还告诫统治者要清净寡欲,对人民的压榨要有度,不然就会适得其反。平等、平均主义是老子思想中最进步的方面。老子心中的理想社会中,人人平等、社会公平。百姓不用惧怕统治者,统治者谦下对待百姓。老子不满“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现实社会。他希望统治者能够坚持“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天道”社会,实现社会的公平。他说“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第七十七章)。这是老子的美好的理想。“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模式是老子所向往的。在这个社会里,人们“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第八十章)。这是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争斗,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这实际上是一种民众的高度自治的社会形态。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