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反对战争也是民本思想的体现 反对战争是体现老子另一方面的民本思想。在春秋末期,社会嫉妒动荡,人民生活极其艰难,战争频繁,故而老子极力反对战争。老子认为国家与国家之间兵为下策,他主张不战而屈人之兵,尽量利用和平手段解决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矛盾。如第三十一章“夫唯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反对战争也是民本思想的体现(资料图) 老子充分认识到了战争的巨大危害,认为“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第三十章)。依照“道”来辅佐君主的人,不靠武力逞强于天下。“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军队所停住过的地方一定会荆棘丛生,大战之后必定会有荒年。老子在提醒我们,武力横行终将自食恶果,武力大兴必定自取灭亡。这些都是老子站在老百姓角度提出来的,用来提醒统治者们、劝导统治者们要多为老百姓考虑。在第三十一章中老子也再次重申战争的危害性,认为“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而老子不仅是认识到战争的危害性,也认识到了战争的源头之一:贪婪。第四十六章“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所以知道满足、不贪得无厌,才能够永远的满足。在古代,马一般有两个作用,战争与耕作,若是天下太平,马匹就会在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反之,在一个天下无道、征战不休的的情况下,人们只关心战争的胜负就会调用一切可以用的力量投入到战争中去,连怀有小马的母马都不放过,导致“戎马生于郊”。老子从心底发出不要战争的呼声,对那些不管人民的生命财产,为了个人私利常常兵戎相加的统治者们加以深刻的抨击。 这些都说明,《道德经》中老子是极力反对战争的,他主张统治者“不以兵强天下”,他认为“夫唯兵者,不祥之器”。老子是不满于“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的社会现实的。老子所主张的“道”是反对战争的,故而老子劝告统治者实行其所言之道。 老子认为,道生万物、自然无为,管理社会、爱民治国也要无为而治,就要加强以道为德的学习修养,做好民众的表率,要从老百姓的需要出发,要坚持以民众为本。在治国的原则上,统治者要顺应自然而不妄为,把“无为”与“无不为”结合起来;在治国的方式上,统治者要丢弃私欲、顺应民意,达到无为之治。在治国的具体操作中,统治者要从小处做起,从一点一滴积累,抓好关键细节。 (四)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春秋后期,社会矛盾扩大,老子在现实中看到了种种矛盾与对立,这就是灾祸的根源。故老子想到要解决问题,必先消除对立,从而瓦解整体。 小国寡民是老子创设的理想社会(资料图) 《道德经》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老子的理想人格取法于“法自然”的“道”,是从事于“道”而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圣人”。“圣人”以“无为”为其内在品质并外显于守柔不争而让利于人的行为。老子要求统治者“常无欲”以保持内心清静,任百姓自化于自然之境,老子的理想国是“小国寡民”。《道德经》一书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和深奥的意义,其中的民本思想更是一种精华,通过对社会、战争和人生的观察与思考,老子认为一切要以百姓为根本,统治者要自知自爱持谦卑的心态,对待百姓要宽厚、反对横征暴敛刑罚杀戮,要让百姓得到“安”与“乐”。而这些智慧的结晶源于老子对战争、社会、生命等深刻的思考和细微的洞察。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深入反思和对历史经验的总结,老子认为统治者要以百姓为基本,要对百姓谦卑,把百姓的利益放在自己的利益前面。 小国寡民是老子创设的理想社会,这一章可提炼出两字加以概括:安、乐。在这个社会里,建立的国家要小,人民要少,即使有十倍、百倍的人工机械业不使用。使老百姓重视生命而不向远方迁徙。虽然有船和车却没有必要去乘坐,有铠甲武器却没有必要去交锋。使人回复到使用结绳记事的远古自然状态中去,使百姓又甘甜美味的饮食、美观的衣服、安适的住所、欢乐的习俗。邻国之间能相互看得见,鸡犬之声能听得见,百姓从生到死都互爱互敬,亲密共处,不互相争斗,不你来我往的发动战争。 老子主张“自然无为”,柔弱不争和致虚守静。希望社会没有压迫没有剥削,自给自足,没有战争和掠夺,没有凶悍和恐惧,百姓又生活富足,人人都没有心智和欺诈,心中纯粹,回到远古的自然状态,没有过多的利益纷争,各自单纯的过着自己的生活,是多么的快乐啊! 二、民本思想在当今时代的积极意义 《道德经》十章说:“爱民治国,能无为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爱民治国,就是让民自化、自正、自富、自朴。老子提出圣人的“三绝”——绝圣弃智、绝巧弃利、绝学无忧。故老子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把“道常无为”的精神运用到社会政治领域,就得出了“无为而治”的结论。 “文景之治”正是“无为而治”的结果(资料图) 秦与汉初是贯彻“有为”与“无为”政治思想的两种典型,秦亡的教训在于有为多欲, 欲求天下大治;而“文景之治”正是实践了“无为而治”这一政治思想的结果。道家“无为而治”的治国之道对中国古代政治有一定的影响。每当大的政治动乱之后,统治阶级为了稳定社会秩序,往往采用道家治国之策,与民休息,以蓄国力,以安民心,以固社稷根基。除汉初以外,唐、宋初年也有相似的做法。 民本思想的逻辑理路 老子“民本管理”内涵中的管理主体,是各级统治者、领导者(包括老子笔下的帝王、侯王、圣人等);管理客体则是社会、组织中所有的被统治者、被领导者,即全体社会民众、黎民百姓(老子称之为百姓、民,有时也用“人”代称百姓和民)。那么,老子提出“民本管理”思想的依据抑或说“民本管理”思想的逻辑理路是什么呢? (一)人是宇宙的中心。老子论“道”只是其思想体系的逻辑生长点,主旨却是论“人”,整部《道德经》紧紧围绕百姓安宁、社会稳定、天下太平的治国理政管理目标,阐发领导者如何认识和遵循自然、社会、人生之道,如何爱民治国,实现百姓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他以“道”论人,以“道”育人,关注人的命运和发展,关注社会整体生存和发展,成为第一个将人从天地万物中分离开来,作为独立于天地万物之外的一个类别的哲学家,指出: “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二十五章)。老子将人与道、天、地并列齐名,看到了人在宇宙万物的主体地位和一枝独秀的特质。 (二)人民是社会的根本。由人组成的人类社会,在老子所处的春秋末期,阶级、等级分化及其矛盾对立十分鲜明,统治者与被统治者、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在社会中的尊卑、贵贱、高下地位泾渭分明,前者尽管是少数,但成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后者尽管是多数,但只是矛盾的次要方面。然而,老子不愧是辩证法的鼻祖,他看到了矛盾双方的辩证关系,指出:“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三十九章)。揭示了位居贱、下的百姓、民众是位居高、贵的侯王等统治者之“本”之“基”,说明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根本作用。 人是宇宙的中心(资料图) (三)治民是治国的关键。治国理政虽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但最关键、最重要、最艰难的问题在于对百姓、民众的治理与管理,因为人民安居乐业、国家繁荣富强、社会安定有序的治国目标,完全取决于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取决于人民群众对治国理政者的支持、拥戴程度,取决于国家政令在多大程度上被人民群众所认同、所执行。老子不仅目睹了官民对抗、战争频仍、民不聊生、危机四伏的社会现实,同时又以高度的时代忧患精神,从政治哲学、管理哲学以及官民关系的视角,揭示了问题的根由,指出:“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后,是以轻死”(七十五章)。一针见血地指出统治者违背了治国理政目标的正方向,而是朝反方向行事的管理现实,把自己的生命看得过于珍贵,只顾自己奢侈享乐,主观妄为,好大喜功,不顾百姓死活,导致百姓与统治者离心离德,甚至揭竿而起。这是统治者背离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前进决定力量的社会历史规律所致,它从反面告诫统治者要将“以民为本”的民本管理贯穿治国理政的全过程。 民本思想体现在哪些方面 老子从人与宇宙、人民与人类社会、治民与治国三个关系层面以及治国理政、社会历史内在规律的视域,阐明了“民本管理”的逻辑理路,那么,应该从哪些方面体现“民本管理”呢?老子强调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爱民。在老子看来,爱民是实现“民本管理”以及治国理政目标的首要前提。“爱民治国,能无知乎”(十章),老子把爱民置于治国之先,认为只要治国理政者真正关心、爱护百姓,即便是缺少智慧,也能把国家治理好。 (二)信民。老子认为,信民必须是取信于民众和相信、依靠民众两方面的统一。取信于民众,就是统治者、管理者要以身作则,以身示范,要求百姓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老子强调“行不言之教”(二章),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不能欺民、诈民,言出必行,行出必果,不能朝令夕改,正如老子正话反说:“信不足焉,有不信焉”(二十三章)。 (三)利民。老子总结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得出的基本结论就是:“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八十一章)。所以,他强调统治者、管理者要自始至终将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先民后己、先公后私,不与民争利,做到“后其身”托命的责任担当,即老子所说的“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 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十三章)。 爱民治国,能无知乎(资料图) (四)民治。民治就是充分调动发挥民众的智慧与力量,实现社会组织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老子倡导“太上,不知有之”(十七章)的理想型社会治理模式,即统治者、管理者不要事必躬亲,也不要处处发号施令,要让民众有自我发挥的空间,甚至要广泛听取民意、聚集民智,从而达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五十七章)的社会治理效果。 (五)民生。民生是人类社会奔流不息的源泉,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石。老子看到了统治者、管理者无视百姓疾苦,甚至不择手段剥夺其生活资料和生命的残酷现实,致使整个社会民不聊生,江山社稷风雨飘摇。他希望百姓过着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生活,因而痛斥统治者不让百姓拥有自己的家园、充足的生活资料、生命安全保障的卑劣行径,他反复指出老百姓之所以饥寒交迫,就是因为“以其上食税之多”(七十五章)和“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七十二章)的结果。 (六)民享。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因而,老子主张百姓有权享有社会的一切,包括人格平等权、财富分配权、国家管理权等。老子认为优秀的统治者、管理者不应主观设定是非好坏标准,能够破除心中的不平等观念,对黎民百姓做到一视同仁,即“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四十九章)。 民本思想的特征 老子“民本管理”思想具有人民至上性、主体修养性和普遍适用性等鲜明特征。 (一)人民至上性。“民为邦本”观念是人民至上性特征的集中体现。“民为邦本”是老子政治哲学、领导哲学、管理哲学的核心观念,如上所述,老子围绕如何实现长治久安的理想治国理政目标,从爱民、信民、利民、民治、民生、民享等六个层面阐明了“民本管理”的主要内容。“爱民治国,能无知乎?”(十章)老子把爱民作为治国的先决条件。为何?因为民为贵,君为轻。 (二)主体修养性。人民至上的本质是群众利益至上,管理主体要始终遵循人民至上的“民本管理”宗旨,在老子看来全然依靠管理主体的道德修养,即统治者、领导者、管理者的“上德”。 人民至上的本质是群众利益至上(资料图) 1. 修养清静无为之德。“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三十七章),老子从事物规律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前提出发,强调统治者、管理者以不妄为去作为,以不生事去做事,以不参味去品味,尊重社会规律,尊重民意,做到无妄、无伪、无违。 2. 修养知足知止之德。老子深谙“知足常乐”、“知止不殆”的重要性,洞见到不知足、不知止就会做出损人利己、损人不利己、害人害己的行为,正所谓“祸莫大于不知足; 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四十七章) 。 3. 修养少私寡欲之德。恰当而适度的私心、欲望可以促进人类社会发展,但私心、欲望失当或过度便会造成社会危机和社会灾难。如老子看到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五十三章)情形,即一边是豪华的宫殿,一边是荒芜的农田和空虚的粮仓情形。老子并不反对恰当的私心和欲望,但他极力倡导统治者、管理者应“去甚、去奢、去泰”(二十九章) ,要去掉极端、奢侈、过分的私心、欲望,在先民后己、先公后私中成全自己的主观愿望。 4. 修养为而不争之德。自然的规律法则往往是“损有余而补不足”(七十七章)、“利而不害”(八十一章),同理,人类社会的规律法则应该是“为而不争”(八十一章)。所以,老子主张统治者、管理者要爱民、利民,不应损民、扰民、害民,更不应该与民争利,甚至强取豪夺,否则必遭灭亡,一如老子所言:“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四十二章)。 5. 修养谦卑处下之德。谦卑处下是官员走近民众和民众亲近官员的润滑剂,倘若官员总是衣冠楚楚、高高在上,百姓只会畏而远之。老子心目中的理想型治者就是“亲而誉之”(十七章),即百姓亲近且称赞的领导,难怪乎他提倡“上善若水”的官德,希望官员具有“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八章)以及“善下之”(六十六章)的谦下情怀。 (三)普遍适用性。老子的“民本管理”思想,无论是其理念、观点,还是路径、方法,都具有普适性特点,既适用于古代社会,也适用于当今社会; 既适用于国家、社会的治理与管理,也适用于企事业单位、组织的治理与管理。 中国人民正在聚精会神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而努力,为此需要各级领导、各行各业的管理者,努力学习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积极从老子“民本管理”智慧中汲取营养,牢固树立唯物史观和党的群众观点,最大限度凝聚和发挥全体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民发展”的生动局面。 时隔两千多年的今天,我们读老子的《道德经》,还能体会到当时他那种对黎民百姓的深切关怀和同情,他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所提出的关于民本的思想,直到现在仍有其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那就是,一切以百姓为本,顺应时代发展,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廉洁公正,为民谋福,不搞大而无用的形象工程,不务虚名,不胡乱折腾老百姓,要让百姓得到“安”与“乐”,要让百姓得到实惠,得到幸福。(编辑:若水) 作者简介:郭向阳,笔名君伊,中国炎黄出版社特约编审,《道德经》研究专家,洛阳市作家协会会员,长期从事文学创作,有诗、散文、评论等作品在《中国青年报》、《法华报》(法国巴黎)等国内外三十多种报刊上发表,并获得多种奖项。 (本文为“道化天下 世界玄同”道学全球有奖征文比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文:郭向阳,原标题为《从帛书<道德经>看老子的民本思想及其积极意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