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周雷杰 民国时期,我们的一些先辈道长们曾经衣衫褴褛地走在云游的道路上,甚至形同乞丐。如今,我们生逢太平盛世,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更应该坚定修道信念、传承道教优秀的传统文化。 原来民国道士真穷游 去年看电影《道士下山》,对民国道士何安下下山的缘由印象深刻。在比试拳脚中,何安下胜了诸位师兄弟,他原本以为可以就此留在山上了,谁知师父却淡淡地说:“赢了的人本事大,那你就下山,自己找一口饱饭吃吧。” 一门之隔,两个世界(资料图) 当时很纳闷,偌大一个道观,怎么可能连一口饱饭都吃不上?所以就想当然地以为这只是剧情需要,是虚构的必要情节。 找一口饱饭(资料图) 直到近日读书,才认识到这种剧情设计,实在于史有征。 云游本为寻真修道,哪想为谋生计 所谓道士下山,基本可以对应为道教的云游。云游,即四处游学、寻真修道,在道教历史上具有悠久的传统,重阳祖师创立全真教后,更将之列为全真道士必要的修行法门之一,旨在“参寻性命,求问妙玄”。 海棠亭下重阳子,莲叶舟中太乙仙(资料图) 明代初年的第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1410),在其著作《道门十规》中有更为详细的阐述:“其出外参求,风餐雨宿,忍冻受饥,蹑屩担簦,携包顶钵,不惧万里之遥,务登名师大匠之门,一言之下顿悟,万劫之果遂周。” 《道藏》第三十二册截图(资料图) 金元时期,全真教达到鼎盛,与南方的正一教并列为道教的两大分支。自那时起,云游作为一种修行方式被众多道士遵行。但时过境迁,民国时期广大基层道士都过着穷苦的生活。与此相对应,与最初旨在寻真修道不同,后来的云游道人有很多是迫于生计。 所以,就像《道士下山》中为找口饱饭吃而下山的道士那样,兵荒马乱的年景,很多道士便开始为生计而云游,四处化缘。 真真假假,安能辨我是道士、是乞丐? 或许是因为四处化缘的道士们头发板结、衣衫褴褛的形象,人们很自然地将之与乞丐混为一谈。就连当时制定的法规也将两者相提并论,如颁布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的《违警律》中有7种罚例(处罚办法),其中就有:“有左列各款行为之一者,处十五日以下之拘留或十五元以下之罚金:僧道恶化及江湖上流丐强索钱物者。” 踏破芒鞋烟雨任平生(资料图) 其实,道士与乞丐的混同由来已久。美国汉学家孔飞力先生在《叫魂》中就说:“到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僧道人员中的很大一部分其实就是形形色色的乞丐。”而且,他还进一步考察说:“乞讨作为应付饥荒的一种手段,以及游方僧道作为乞丐的一类,当然都不是十八世纪六十年代才开始出现的现象。” 天南海北都走遍,酸甜苦辣都尝完(资料图) 无论这种混同多么被世人所认定,但二者的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很多穿着道袍的云游道士都具有坚定的道教信仰,正是这一点,将之与乞丐成功地区别开来,并由此赢得了时人更多的尊重——相比于可怜的乞丐,人们更倾向于将钱财施舍给云游的道士。 追忆前辈生活之艰,坚定吾侪修道之心 事实上,道士群体可以分为上层精英道士与基层普通道士,而沿街乞讨的云游道士基本都是普通道士。由于缺乏必要的经济来源,他们不得不云游各地谋求生路,而如今,我们生逢太平盛世,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更应该坚定修道信念、传承道教优秀的传统文化。(编辑:妙眼) (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文/周雷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