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道学入门 >

从“鹏鸟图南”到“无所可用”:出世入世皆可“逍遥游”的终极宗旨是什么?

http://www.newdu.com 2017-12-29 腾讯道学 张兴通 参加讨论

    文/张兴通
    入世是道教真人济世利人、教化世间,是从世外到世间;出世是打造无为之功,入世是行无不为之用。道教真人入世,所凭的不是世间的机巧聪明,而是世外的大境界。世外境界,是智慧之祖,是万物之宗,能知人所不能知,见人所不能见,识人所不能识,能明辨阴阳而统御万物。其用则取法乎天地,以因循自然为准则,以无为应物为体用,居世纷乱之中,统人寰运化之机,举势导变,以疏顺诸流。拨乱反正,以平定六合。经世济民,首重不德之上德,执身进退,惟在顺天以应时。
    
    经世济民,首重不德之上德,执身进退,惟在顺天以应时。(资料图)
    一、“凝神之功”、“将磅礴万物为一”是真人入世的神功体现
    得道真人,居天地之中,超万有之外,枢阴阳,权造化,施功无形,统摄群品,与道同游。真人登假于道,游心于物之初,合于天伦,循天之理,动而以天行。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以天为徒,乃合天德。游乎尘垢之外,以游消遥之墟,谓之“采真之游”。此采真之游乃至美至乐的得道的逍遥境界。真人游乎尘垢之外,超脱了阴阳造化陶容,五行生克制化之累,故能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是清虚无待的逍遥境界,是超越于世俗相对性的苦乐之外,而活在至福至乐之中。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无天灾,无物累,无人非,无鬼责;其寝不梦,其觉无忧;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欣,其入不距。那是一种相忘于江湖翛然而往、翛然而来之绝对无待的自在状态。所以,姑射神人,绝超物外,乘云气、御飞龙,心合天地,体证虚无,日所用者,诚如飞鸟巢于森林,不过一枝而已,岂在于森林之广茂;又如鼹鼠饮河,不过满腹而已,无暇于河川之浩瀚。故虽有天地之大,万物之众,概不能羁身成累!此等神人,其盛德之大,能统御散乱万物而为一体,能平治天下于大乱之时。“得天下”这世间最大的名利尚不能成为累赘,又岂能着于意于外物!不着外物,又岂能被外物所伤!
    二、“物莫之伤”、“物无害者”是真人入世行化的同尘功夫
    修道到此火候,便是《逍遥游》中“莫之夭阏”、“至人无己”、“物莫之伤”、“物无害者”的境界了。这是至达“无为”之功的“仙人”、“至人”、“圣人”、“神人”、“真人”、“至人”、“大智者”、“善摄生者”的境界。对此种境界的论述,在《人间世》中讲颜回要到魏国去劝魏灵公,他的老师孔子教训,他说一个阻碍皆是,杀机遍地的地方,以自己的一己之见去深入,只会招来杀身之祸。《庖丁解牛》中,也是用寓言的形式把“伤害”和“阻碍”定论为修道必须超脱的“有形之累”。族庖用硬砍硬劈的方法,牛刀容易蹦刃而造成伤害,所以使用一个月就要报费而不得不更换——这是“伤害”。良庖用切割之法,虽然减少了一些伤害,但仍是以物应物,以形对形,仍会因为阻力和障碍而造成消损,只不过是一年一换,报费得迟了一些罢了——这是“阻碍”。如果说这些“患”的根本原因在于:族庖和良庖都是以刀对刀、以牛对牛、以物对物、均未超脱“有形之累”,也就是“身内有己,身外有物”以“有己”应“有相”。故如道祖老子所云:“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①。而庖丁却能以有形刀刃之“无厚”,入有形骨节之“有间”可谓“身内无我,身外无物”,以“无己”应“无相”,极尽形物之外,遂能免于“患”。
    
    “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便,以游无穷”(资料图)
    故道祖老子还说:“及吾无身,吾有何患?”由此可见,只有超脱了阻碍和伤害等一切世间险恶,才能免于患,才是修道进道之关键所在。“至人无己”是《逍遥游》三层境界中的最高境界。所谓“无己”,即是道祖“无身”的境界“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无己之体,至清至虚:合天地自然之道,掌阴阳造化之权,庥被群生,施功无形”②。故原文说:“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③。所谓天地之正,指天地的自然之本来,实指“自然之道”。所谓“六气之辩”,实指“阴阳”的造化之功。万物之所以有生有灭,其原因是不能免于阴阳之造化陶熔。那么,“无己”的功夫是怎么来的呢?天地显迹于万物,故以万物为体;万物肇生于天地,故以天地为宗。所以,天地与包括人在内的万物,具有相同的自然人性,即常言“本然之性”。此“性”无形无名,至灵至通。人若能经过修道摄生而复明“本然之形”,便是返朴复初,与道合真,自能超脱阴阳的造化陶熔,超然于万有之上,此即“无己”“无物”之功。具此功者,方能运导阴阳,统御万有,能“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便,以游无穷”。故能不被外物所伤。
    三、“用大用小”是真人入世应物的智慧逢用
    此节可以说是一个综合性的部分,“逍遥游”开篇是以动态,结尾是以静态,是由动而落于静的过程。大鹏鸟上九万里走的是一个无为的动态之路,进去向上之路,大樗是得道之真人有大境界,能在险恶的环境之下和光同尘,能用物之“无用之用”,能辨形而识物性,真常应物而成其大用。原文如下: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臃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避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今夫嫠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用大用小”是真人入世的智能体现,这种体现的方式则是应物,应物的基本条件即“无死地”,这是修道已达上乘境界者的形容。“应物”是道家“道备我身而外应”的应世法宝。
    经言“真常应物”、“真常须应物”。“真常”是摄生所达到的无己、无身、无物、不生不灭的境界。“真常应物”,即是说“真常”自能“应物”;或者说,是否“真常”,须以“应物”之法鉴之。如《道德经》之言“和光同尘”,同尘而不染尘始可称无尘。所以,检验“真常”的法宝即是“应物”,应物过程中能真常,亦即“无死地”。这在《养生主·庖丁解牛》有着详细的论述:庖丁之牛刀,是有形之物,然而冥悟其刀刃极尽之处,却是“无厚”;骨节之严密,是有形之碍,然而冥悟其缝隙精微之处,却是“有间”;进刀之法度,赖有形之身,然而冥悟“不以目视而以神遇”之功,却是“无己”之体。那么,以此“无己”之体,操此“无厚”之刀,解此“有间”之牛,怎能不行止自如而游刃有余呢!又怎能伤着自己呢!所以,方能历十九年之久,解数千牛之多,而牛刀毫丝无损,锋利如初。这样我们对道祖所言“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的修道养生论述大概就不难理解。修道功夫达到“神遇”地步之真人,自能物无所累、物无所碍。即便是入于刀枪兵阵,亦如入于群盲之中。刀枪再密,却总有缝隙虚间。入此缝隙虚间之中,自能“不被甲兵”。这等“刀枪兵阵之缝隙虚间”,即是“生地”。行此“生地”之城,即是“无死地”,正如以“无厚”之刀,入于“有间”之骨节,实际是喻指“无己之体”而冥通于万物之虚间,必能出入自如、进退无碍、物我两忘、游刃有余矣。
    
    必能出入自如、进退无碍、物我两忘、游刃有余矣。(资料图)
    如果说庖丁的用刀境界是喻指世外真人的应物大用的,那么毫无疑问,“族庖”、“良庖”的用刀之法便是喻指世间妄作之人“有死地”的用小了。之所以“有死地”,是因为世间到处都是各种阻碍和伤害,这正是为什么要出世修道的主观原因之一,也是进道修道首先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南华真人在《山木》中的“螳螂脯蝉”之喻,以及在《人间世》篇章中所论述的世间各中伤害阻碍,实际上都是用寓言的形式,喻指人们因自性不明,而只知巧用“我心”、妄显“我相”以图得意,却不知这得意的背后总有险恶和伤害!或者说人世间总如战场一样,刀枪兵阵一般,处处伏藏着罔罟,遍地充满着杀机!在这环境之中,如果“有己”,必被外物所伤。所以主观上,出世修道的第一功夫,是铸就“无己”之体,得“神遇”之境界,以达到能在各种险恶的罔罟、杀机之中游刃有余,而不被外物所伤——这标志着“度己(自度)”之功已臻完成。如此才能在客观上有资格实施出世修道的“向化”之功用:度世度人,教化世间,利济群品,这便是“入世应物”。
    由此,可以看出“应物”必以“无死地”的真常境界为前提,而“无死地”又是以“修道摄生”为前提。换言之,不“善摄生者”,即不能“无死地”;不能“无死地”,即不能“应物”。所以老庄摄生之道,是超脱万有的世外功夫,是舍有证无的返朴之法。其最高境界是达到内相无为而无不为,外相无用而无所用,也就是《逍遥游》最后一节所表达的宗旨:“无为之至为”、“无用之至用”,诚如道祖所言:“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通常,人们只知道以“顺心”、“适欲”的价值观,分辨有形之物是金银还是粪土,进而由此判定其“利”(利益),却不知道以“寡欲”、“冥心”、“参悟”之法,冥通万物之身,“无形之用”全性。所以,人们往往总是执着于“名利”、“荣辱”、“是非”这“我身之有”,而成累成患,却少有人冥悟“本然”、“我性”这“我身之无”而返朴寻真。是啊!千古以降,“无形之用”成全了多少仙真圣贤之辈,“有形之利”绊倒了多少英烈豪杰之流!用大者,智博、智广、智明、智睿。用小者,智障、智亏、智愚、智暗。用大者常寻自然之性为用,能舍弃近前之见识,观照万物之变化,以理为径,以性为宗,不断寻其大用,愈寻愈大,终能寻着自然之性,此是真人的大用智慧。
    
    ”。“无死地”是道教真人入世之道的“应物”境界。(资料图)
    用小者常以造化之心为用,迷恋于近前之小利,局限于聪明之小智,以巧斗利,以昧为明,以执着本边而不识全体为智,以不辩内外而固守用小为成。经文中;小物用于小处则龟手之药用洴澼洸以糊口,小物用于大处,则龟药有于水战以胜敌而列封疆土。大物用于小处,则犹如大瓠用于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而疑惑其无用。大物用于其大,能知大瓠瓢泊之性,即可忘其难举不坚之质,遂弃盛水之小用,竟其于涸水以作漂浮,则可以泛江湖。物之至用,能知大樗无为之性,即可忘其臃肿曲卷之形,遂灭其外相之华丽,全其内相,处无何有之乡、广漠之野,自然无为,物无害者,而达其至用。是知,若有无己之功,必达无物之境,方有无物之用。以此“应物”,自然无己而“物莫之伤”,故“无死地”。“无死地”是道教真人入世之道的“应物”境界。
    到此不难看出,“物莫之伤”、“无死地”绝非世间之法则,不可以世心去理解。所以老子、庄子笔下的圣人、真人,绝非世间巧智聪明之人,而是常持摄生修身之道、通达天地自然之理的大智大慧之人。进道修道的最终目地是返朴、复初、与道合真、成为真人。真人的境界是“无己”、“无物”、“无碍”、“无伤”。那么,《庖丁解牛》的寓言之意恰恰是:刀刃之“无厚”即是“无己”,骨节之“有间”即是“无物”,“以无厚入有间,游刃必游余地矣”即是“无碍”,“刀刃若新发于硎”即是“无伤”。养“生主”即可“无己”,能冥物即可“无物”,无己无物自然“无碍”,能无碍自然“无伤”。“无伤”即是“物莫之伤”、“物无害着”。境界到此,自然能“不遇兕虎”、“不被甲兵”、“吾身无患”,而“无死地”。道家传统典藉里面常常对修道功夫上所出现的“超人心”、“超世俗”的先天境界叫做“神通”,即此之谓。所以,“物莫之伤”和“无死地”是有道者的功夫,是真人的境界,能先知先觉,先见先闻,诚如《道德经》所言,“不行而知,不见而明”。其基本原理是:以无己之体而冥通于天地万物,与天地万物至契至融、渊默无殊,或者说以“我性”与天地万物的“自然之性”统而为一。此乃“天、人、万物”三者所共有的“本然之性”归于自然之道,即“天人合一”。知道了这个基本原理,就自然能够正确理解南华真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独与天地精神往来”,道祖的“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为而成”、“无生”、“无患”这些道学经典上关于进道修道境界方面的重要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