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之特征与德之准则 道为道教的核心信仰,不了解道,根本无从谈及道家和由道家演化而成的道教,大约就会将道家与道教割裂,将鬼神、神仙、南面诸术当作道教的核心而以讹传讹。殊不知“道可道,非常道”,道教最高信仰之大道,非是寻常百家俗常之道。而所谓德,乃是万物得之于道者(德者,得也),即万物中具有道之特性的状态。因此,德也不是通常所说的品行,而是唯道是从的所得。要理解德,就先须知道。 依《道德经》说,道有如下特征: 1、寂寥杳冥,混而为一 寂兮寥兮 混而为一(资料图:图源网络) 就大道可“观”的一面说,大道之妙,杳冥寂寥,大道之徼,放则无边无际,卷则混凝精一,但不论杳冥还是精一,不是可以眼见(肉眼不能见,天眼亦不能见)耳闻、肤触心计的,故称之为“玄”。玄为深黑色,是为“无光”之处,也就是说大道只可以体证,而不是可以观测得到的(可从非日常经验中推论)。这就是大道的无状之状、无物之象。 道更有不可观的一面,连体证都无法体证,是为“玄之又玄”,或可用否定宇宙万物、否定无物之象的概念“虚无”来帮助理解。玄还可描述,玄之又玄实在难以表述,所以道经中多说大道可观可证的这一面。 可观的杳冥寂寥、混凝精一或称为混沌,或名浑沦(气、形、质具而未相离),或称为先天一炁(道书有谓“道自虚无生一炁”)。它是现有宇宙万物的胚胎,包含了生成万物的种子,《列子》谓“万物相浑沦而未相离也”,即是尚未化成形质之物的初始状态。它具有强大的能量(气)与无形的动量(形)和精微的质量(质),能够化生出有形有质的物质世界与有形无质的灵神世界,所以《道德经》称之为天地“万物之母”、“象帝之先”。 虚无因动(气)而呈现出混沌一炁状态(气多指状态,而炁多指能量,本文反过来用了,用炁指状态、气指能量),所以虚无并非什么都没有,只是相对我们的宇宙万物来说。它确实难以来形容,我们只好强加给它一个名词“道”。根据佛教的理论,我们或许可以将混沌比作“无色界”或大乘佛法说的“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是个庞杂的概念,最粗浅的部分为潜意识),将虚无比作中国禅宗所说的月落后相见之“自性”(此自性也只是个名词,而与心识无关)。 2、万物作焉而不辞,万物归焉而不为主。 万物作焉而不辞(资料图:图源网络) 大道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化生宇宙万物而不辞让。它不仅是万物之母,也是万物的最终归宿,不过它并不为万物主宰,而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弗居。 宇宙万物可分作两大类:有形有质的物质世界,有形无质的光炁世界,前者由质点元素构成,后者由空点波泡组成(电磁波有波粒二重性,大约介于两者之间),其具体生成过程不详。处于有形有质世界、有形无质世界之宇宙万物,各有不同的时空状态(物质世界可与光炁世界重合),各自按不同的规则变动(其规则大约可以象数化、数理化),都有生成坏死的时候。时间的实质是能量的变动,空间的实质是形态的变化,大道不同于万物的特殊状况,其时空自然也与万物不同。佛门形容有形无质世界的名偈“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无边刹境,自他不隔于毫端”已经非常玄妙了,但也沾不上幽玄大道之边。或许无古无今、无前无后、无内无外之类的否定表述会让我们更易理解大道。 如果说万物的正时间是趋向于衰变与死亡,其负时间则表现为趋向于原点,万物保持自身相对不变,可称为零时间(以人生来说,正时间为老病衰死,负时间为返老还童,零时间则青青常住;以星宿来说,正时间为死寂,负时间为“黑洞”)。其实并没有正负时间,只有能量的变动,为方便表述而作此概念,且负时间的极限也只是获得相似于其物出生时状态而已,因此不可能出现时间倒流回到从前的现象。 万物之时间无法形容大道的时间,如果以生出万物后之万物时间为正时间,则万物化归于道为负时间(混沌为零时间)。虽然万物会出现衰变、平衡、返还三种状态,依道教理论,此三者都不是万物的最终结局,万物最终都会被大造融化而归于大道。 从逻辑上说,道生万物、万物归道,道与万物也是相互作用着,但万物只有正负零三种时间状态,不会自动归入道,只有道的最原始动力才能将万物融化(“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此归根仍需依道才能成立),也就说道是万物是原始的动力,所以道才作为最高信仰。 3、独立不改。 独立不改(资料图:图源网络) 相对宇宙万物来说,大道即使化生万物,也还是凝然虚寂,不减半分(挹而不竭);即使万物都化归于道,大道亦然杳冥精一,不增一毫(注而不盈);大道即使与万物并行,却也未见损益(不变随缘,随缘不变),它本身就象从未变动一样,故谓“独立而不改”。这些都是它不同于有形有质世界、有形无质世界的特质所决定的。 由上我们可以推论出大道具有自在自足、冲虚精微、博大长久、生生不息等特点。这些特点体现在万物中,就称之为德。在相待相生以不同形相禅的万物中,道之冲和虚静表现出和平中正之德。如《道德经》说: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清静为天下正(简本《老子》中还有“守中,笃也”之句,通行本虽有“不如守中”之句,但此中同冲)。《庄子》说:抱神以静,形将自正……我守其一,以处其和。《管子》说:浩然和平;勿烦勿乱,和乃自成,能正能静,然后能定;和以反中,形性相葆;不以物乱官,不以官乱心,是谓中得;正心在中,万物得度。德之太上者,唯道是从,与道合真,是谓玄德,是为至中至和。德之上者,未能与道合真,则须损益以达中,变动以致和。德之末者,则役于万物,甚至背道而驰。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德之准则乃在中和。 宇宙时空中的天地万物,如网一般普遍联系着,如环一般相承相续着,佛法称之为缘起世界。诸物通常可以分析出“两端”,横向的两端或名“阴阳”,纵向的两端可称作“因果”(“物有本末,事有终始”),从主动被动及反映被反映、相状作用诸端可分析出意识物质、物质能量诸概念。《道德经》将万物归纳为相生相成、相形相倾、相和相随等关系(“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先后相随”),在此等关系中,显然不明偏用一方(“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故尔说有无同用(“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损益共行(“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不过,其重点在“食母”,所谓“无有入无间”,是以“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然而能够“食母”的人毕竟难觅,我们还得通过损益变动、有无同用以达到中和,从中和去体会冲虚精微。 归纳起来,德有如下准则: 1、玄德(至中至和) 自在自足、冲虚精微、博大长久、生生不息、厚德载物。自在自足,即是独立而不改。冲虚精微、博大长久是为大道之妙、徼。生生不息即化育万物,厚德载物即为万物之所依归。 2、中和 中和一词,取自李道纯《中和集》。李道纯取于《中庸》之“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诸句。“空空如也”之中,而能根据实际情况“叩其两端而竭焉”达成和,进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与道家如出一辙(但儒家在实践上几乎没有跟进,其“正心诚意”之浩然之气也少有能“塞于天地之间”者,汉唐间其理论也差不多成了摆设,宋明理学吸收佛道修炼实践后,儒学才有了实质上的发展。因为儒家脱离不了“纲常”,始终也脱离不了现实中人的情智,所以即使宋明理学有所深入,却也不能真正契入道德)。这里提出的中和概念也是道家的概念,具体而言,中和表现为趋向于玄德的虚静、安乐(《易传》对和乐有所发挥,其谓“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禅学及丹道也对乐有细致的描述)、中正、和平等,是玄德“具体而微”者,于世间多能“依乎天理”,“因其固然”的处理物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