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丹道养生 >

打坐十二步秘功(八)——蛰藏炁穴

http://www.newdu.com 2017-12-29 明志道人 newdu 参加讨论

    第八步蛰藏炁穴
    法诀
    朝北斗,对明星,吸呼绵绵意守中。
    回光返照炁自动,一点一点意引行。
    下降不可过丹田,上升只能到绛宫。
    久动而静炁入窍,大定得之蛰藏功。
    心肾交,神炁凝,气归元海寿无穷。
    乾坤日月要和合,戊己坎离交姤升。
    小定七日不食睡,大定七七呼吸停。
    识死性活根蒂固,形神俱妙四大空。
    功法详解
    蛰藏功法,是道家养生功法中的高级功法。所谓蛰藏,正像蛰虫冬藏于地下,不食不动,似死非死。小定数日,大定能达数十日。这种功夫只能适用于过去入庙出家之人。而对我们当代人来说,是不适宜的。今公诸于世,是让人们知道我们的祖先也有这步蛰藏功法,尤其给研究道家养生功法者,提供点参考罢了。
    千峰老人曰:“此蛰藏之法,是将祖窍前翕聚那一点阳神炁收归于炁穴之内,名为凝神入炁穴。此炁穴有内外两窍;外窍为阴阳之宅,胎息之根,呼吸之祖;内窍者,长胎住息之所,入大定之室。内呼吸上不过心,下不过肾。久而久之,真气入窍,忽然大定得矣。”
    用法:基于七步翕聚收光法,将远去欲飞之炁光,用子卯午酉子收回,送归土釜牢牢封固。此时如初坐,用回光返照朝北斗对明星,下视丹田。出息微微,入息绵绵。久视静极,但觉丹田有一股热流,蠕蠕融融动荡其中。此时心不外驰,以意引导,将此热流向上运于心下绛宫,再由绛宫运于肾位丹田炁穴。即上不过心,下至肾。久动而静,忽然入了窍中窍,真炁穴。此刻呼吸顿断,重入胎胞,再造乾坤。实乃心肾相交,神炁合一之功。尤如蛰虫之蛰藏,道家谓之入定,释家谓之禅定。小定数日,大定数十日,而自己的识神则茫然无知矣。古人所谓炁归元海寿无穷即指此步功夫。
    对于丹田、炁穴的位置究竟在哪里,其说法不一,用我们的传统说法:是在脐下一寸三分处,上有黄庭下关元,前有幽阙后命门,前七后三中悬一穴即丹田。了空祖师说:“炁穴在动静二脉之中心,分出二脉合成一管,下通小肠之中心,有四层网脂油皆连络小肠,首层名曰黄庭,二层名曰金炉,三层名曰炁穴,四层名曰关元是也。”
    另外佛教瑜珈功,有的功深者,埋在地里数十日,仍可复活。我国道家的蛰藏功,也能口鼻无呼吸,六脉皆停,大定七七四十九日。这与释家三禅脉住,同一道理。这说明道家也有这步功法,不过不易达到罢了。
    蛰虫冬眠待春生,人能入定享高龄。
    小定七日呼吸断,大定七七六脉停。
    年老无事尚可用,在职工作行不通。
    介绍此法无他意,说明道家有斯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