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道学入门 >

《通玄真经·精诚》(三)圣人不外饰仁义(3)

http://www.newdu.com 2017-12-29 腾讯道学 宋 朱弁 参加讨论

    老子曰:精神越于外,智虑荡于内不能治形。
    人以形气为生也。形以藏精,气以安神。若动为物役,则反害精神,以资智虑而形亏,生理固亦宜焉。
    神之所用者远,即所遗者近矣。
    自远越其神,则近遗其形。
    故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
    言其神全者也。夫以气听,万物之情可知。以神观,万化之理可验。三才之内,精诚感通,宁假户牖之所窥观也?
    其出弥远者,其知弥少,
    役动不已,,弥丧真知。
    此言精诚发于内,神气动于天下也。
    老子曰:冬日之阳,夏日之阴,万物归之而莫之使亟,自然至精之感,弗召而来,不去而往,
    亟,数也。冬阳夏阴,物性归之。而四节数迁,未尝不尔,尽自然相感之道也。
    窈窈冥冥,不知所为者而功自成。
    夫可得其由者,非窈冥也。谓阴阳之功日新莫测也。
    待目而照见,待言而使命,其于为治难矣。皋陶喑而为大理,天下无虐刑,有贵乎言也。师旷瞽而为太宰,晋国无乱政,有贵乎见者。斯不待目而照见也。
    不言之令,不视之见,圣人所以为师。
    推诚者不召而应,任能者不察而明。圣人御天下,宗师于是矣。
    民之化上,不从其言,从其所行。
    行者诚之表,故奉化于上。言者实之华,故未信于下也。
    故人君好勇,弗使斗争而国家多难,其渐必有劫杀之乱矣。人君好色,弗使风议而国多昏乱,其积至于淫佚之难矣。
    上化于下,理之然也。
    故圣人精诚别于内,
    以其内著,故称别也。
    好憎明乎外,出言以副情,发号以明指。是故刑罚不足以移风,杀戮不足以禁奸,
    内无精诚,法令不能行于外也。
    唯神化为贵,
    贵乎无迹而化。
    精至为神,精之所动,若春气之生,秋气之杀也。
    精之为感,物莫不顺。无德无怨,若二气之行焉。
    故君子者,其犹射也,于此豪末,于彼寻丈矣。
    发矢有豪末之差,至的则为寻文之失也。言精诚有织芥之难,其于感也不亦远乎?
    故治人者慎所以感之。
    老子曰:县法设赏而不能移风易俗者,诚心不抱也。
    夫人君推诚于外,则物信而无犯,恃智为治,则民诈而苟免。虽复县法以禁暴,设赏以劝善,亦未足变于浇风薄俗也。
    故听音则知其风,
    情动则声发,成文则善著。然听音取声,察声见志。志有怨畅,而国风可知也。
    观其乐则知其俗,
    乐之为体,和民导政,官征不杂,以敛事物。然有治乱之所感,气侯之所宜,则方俗因可知矣。
    见其俗则知其化。
    百姓所好尚,直由君之化耳。
    夫抱真效诚者,感动天地,神逾方外,令行禁止,
    抱至真,效丹诚,则天地随感而动,况于人乎?是能化备八方之外,法在心施之地也。
    诚通其道而达其意,虽无一言,天下万民、禽兽鬼神与之变化,
    诚能通达是道,虽幽暗异类,孰能不与之相感哉?
    故太上神化,其下赏贤而罚暴。
    顺物无迹,化之上也。民不忍欺,治之得也。一至诛劝,政之末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