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佛学 > 其它 >

妙华法师:《六祖慧能说》

http://www.newdu.com 2017-12-30 腾讯佛学 妙华法师 参加讨论

    
    《六祖慧能说》
    
    《六祖慧能说》
    内容简介:
    唐代禅宗六祖慧能大师是一位震古烁今的大禅师,他目不识丁,所说被奉为经典;他一介樵夫,却成佛作祖;他是东土禅宗的真正开创者;他是印度佛法本土化与大众化的典范。
    千百年来,无数人因尊奉六祖言教而契悟本心。《六祖坛经》是中华禅的渊薮,也是五宗七家的源头。“欲识本来真面目,挑灯终夜读坛经。”妙华法师矢志般若,究心宗乘,数十年自修弘法不辍,此次将《六祖坛经》逐字阐释,充分发挥,因缘极其殊胜。对当下宗门禅的弘扬是有力的推动,对大众树立修行的正法眼是有益的举扬。
    作者简介:
    妙华法师,号古柏,又号道圣,禅宗沩仰传人之一,一诚和尚较早法嗣之一。1960年1月2日出生于陕西华县;1986年山东淄博教育学院毕业;1987年随明哲法师在青岛湛山寺出家;1988年在广东韶关南华寺随本焕老和尚受具足戒。1989年10月至2003年8月,在中国佛教协会教务部任职;2004年起以著书、弘法为务。现任湖南省长沙市望城洗心禅寺首座。
    妙华法师是国内从事佛学研究及教学、弘法的知名法师。近十年来,法师常年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各大知名企业从事弘法事业,广宣佛法,深受社会各界的好评和推崇。著有《智慧与解脱——<维摩经>释论》、《人生的解脱》、《<金刚经>新说》、《人生的智慧—— <坛经>与人生》、《金刚之智》、《迷与悟》、《启悟本心》、《换个活法》、《换个想法》、《从心开始》、《你也能成佛》、《六祖惠能说》;《和尚对企业家说》等,另有诗画、散文作品《云游散记》、《游禅》、《和尚眼中的尘界》、《洗心禅诗禅画》,以及光盘等。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1月
    精彩书摘:
    自序
    福安禅门印象
    2009年11月9日,我应福安栖云古寺道良法师之邀,前往宝刹讲《六祖法宝坛经》。1990年至2000年我没有少去福建,大都是因为佛教事务。也在福州法海寺有过几次讲座。近十年没有去福州,更没有去过福安。
    福安山多。天一会儿小雨,一会儿日丽,典型的山区气候。群山被滋润得碧绿,不时有江河从山谷流出,偶然也可以见到山泉挂在山前。村落星罗棋布般散落在山间谷地,或掩映在绿树丛中,一派与世无争的祥瑞气氛。不时有红色、黄色的围墙或屋角从眼前掠过。道良法师说,大大小小全是小庙。路过之处不可胜计。福安的出家人在全国出家人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所以有人说:中国佛教看江南,江南佛教看福建,福建佛教看福安。这是一种说法,可以仅供参学参考,但自有其道理。
    其一,团结。一佛出世,千佛拥护。法会期间诸方皆来相帮,融洽有序。十天讲经法会下来之后,在遭良法师及诸师陪同下,参访了几处佛学院,及大大小小的寺院。接待中,法师们的言谈举止,祥和团结,彼此心中没有隔膜。这其中包括两所佛学院的尼师们,可以说是团结、严肃而又不失活泼。我想这是由素质决定的,而不是山水养育的结果。
    其二,安然。大大小小的寺院管理得精严而有序。老尼小僧神态安然,没有不安、飘流的现象。栖云古寺后山的戒律学院住尼僧五六十人,地方不大,但朴素而又精严。学法尼们清净、自在、与世无争的神态和远离红尘的环境构成一幅深山藏古寺的风景画。
    其三,内敛。内敛的心态好象是福安法师们共同的品质。与人无争,与世无争,做好自己份内的事。而这一性格正好和传统文化内向的人生观合拍,也正好和僧人的品格合辙。不事张扬,恰好表现了禅者应有的心态。大大小小寺庙坐下来就是一杯茶,就是对人生最好的表态。
    寺庙正在建设中。十天讲经法会,平时前来听经的人有二百人左右,到了星期六,星期天人数增加到五百左右。每天五、六个小时,信众们悄然而来,欣然而去。没有人装神弄鬼,没有人抽签打卦,更没有人高谈阔论,谈玄说妙。信佛人在这里表现的情态是朴素、平常,理所应当的,佛法已经融化在他们的血液当中,而又体现在他们的生活中。道良法师平淡地说,近年来净空法师的书藉光盘传播得很广,如果讲讲般若类的经典,信众的养分会更加充分。他是不经意讲了这番话的,但我听来,他和他的僧团象牧羊人一样,在看护着他的羊群。这正是人天师范应有的品格和境界。
    福安城座落在河间谷地,一条大江款款从远山流来,又向远山流去。傍晚五六个人漫步江边,或坐在河滩大石上,看城里万家灯火,江中倒影。微风拂面,僧袍飘飘,一天的辛劳顿消。这时代、这社会,谁有闲心游心法海,谁又有这份闲心悠然江畔?只有我等,舍我其谁?
    讲经结束后,我们去了支提山,在意净法师处拜谒了千尊明代古佛及祖传袈裟。也得知有人正在做这些文物的文章,力论是建文帝朱允文为僧时用过的袈裟。看望了妙果老法师。老人和十年前的心身健康已大不相同,已进入到垂垂暮年。
    十一月二十二日去了天姥山。我不知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写的是不是此山,如果是,倒是平添了几分情趣。在一片瓦碰到了题进老法师。他已将我忘到脑后,而我还是怕他大骂我一顿。二十年前我在青岛湛山寺迁了他和他弟子的单。一笑泯恩仇。一笑了了空万古者是也。老法师做得一手好素面,并一再留影,依依不舍的样子。住山人就是这样。界诠法师住持的平兴寺在太姥山半山腰,经过近年的发展,已经是寺宇庄严,僧团佯序。已经是今日佛门的一面旗帜了。无事不便打扰,便留下两千元供众,悄然离去。因为迎来送往已经成了很多方丈的生活负担。
    这本书出版之时,我可能又在福安了。象品坦洋功夫茶那样,我还要静下心来,细品福安。小记如此以为序。
    妙华 2010年7月5日
    于长沙洗心禅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