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其它 >

赵琛:历代文人都拜文昌,你拜过吗?(2)

http://www.newdu.com 2018-01-01 道教之音 佚名 参加讨论

    二、文昌正殿
    迈进帝乡大门,首先看到的是中间嵌有九蟒石壁的二十四级石阶,“百善孝为先”,二十四级石阶象征传统的“二十四孝”,巨型九蟒石壁显示出文昌帝宫的帝王等级。石阶之上,是文昌宫正殿,又名真庆宫,始建于明代。殿中间这位头戴冕旒、身着九蟒袍、慈祥和善的铸铁像,就是文昌帝君张亚子。文昌帝君是管考试的神,是管文人绘画、造纸术行业的神。
    
    文昌正殿前的二十四孝台阶和九蟒丹壁石(赵琛摄)
    公元605年,科举制度产生,这成为众人入仕的重要途径,文昌君的地位也陡增。文昌是元朝封的帝,清朝政府继续认可元朝封的帝。嘉庆帝的老师朱珪真正使文昌帝变成全国统一天下的管理文人的科举最高的神灵。
    
    文昌正殿(赵琛摄)
    三、桂香殿
    文昌正殿后面,是桂香殿,殿前有四株桂树,为南宋淳祐年间(公元1241—1252年)所植,距今近800年历史。自古以来,人们把桂树视为吉祥、高贵的象征。中国则把科举及第称之为“蟾宫折桂”。
    
    桂香殿前的四棵桂花树(赵琛摄)
    桂香殿殿中是三尊铸铁像,正中头戴王帽的也是张亚子,右侧是天聋,左侧是地哑,国家恰恰需要这样的人,哑者能知却不能言,聋者能言而不能知,保证天机不会泄漏。意在“教人归真守朴,莫聪明外露”。
    
    桂香殿内的文昌像及天聋地哑像(赵琛摄)
    导游词中介绍说文昌帝君身上有六条龙,赵琛认为按封建规制,龙的数量应为奇数。为考察是否准确赵琛教授亲自攀到文昌像上,意外发现众人口中的“龙”竟是四爪之蟒,且有七条。文昌帝君所穿并非“龙袍”,而是“蟒袍”。
    
    赵琛查证文昌帝君身上“龙”的数量
    盲刻佛是桂香殿内的小而精致的奇迹,建筑工匠在洞里盲雕一个摸得着却拿不出来的木雕佛像,圆润精巧。这尊弥勒佛仿佛以一种更加深刻的方式安慰落榜失意、官路不顺的人们,告诉人们只要下得苦功夫,无论从事何种工作都会成功,“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桂香殿内的盲刻佛(赵琛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