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传承道教,陈撄宁在创办于上海的道教刊物《扬善半月刊》、《仙道月报》上介绍道教思想和养生功法,让大众能够正确理解道教,以扩大道教在社会上的影响。其次,倡导仙学,重整教义。在以陈撄宁为代表的一批有识之士的坚守下,道教在近代虽遇危机,但道脉仍存,精神不绝。而倡导教义上回归《老子》,则显示道教发展的希望。 老学的民间化为道教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民国年间北京白云观道士 道教老学中还存在一个比较特殊的情况,即存在一些托名神仙解《老》的著作,如刘惟永《道德真经集义·诸家姓氏》录有宋代张冲应、张灵应两著,并注云:“以上两家,系鸾笔。”可见宋代已有以鸾笔解《老》者。明清时期,此类注解明显增多,如八洞仙祖《太上道德经解》,吕真人注、顾锡畴解《道德经解》,纯阳吕仙撰、杨宗业校《道德经注》,纯阳子注、刘沅重刊《道德经解》,纯阳真人释义、牟允中校订《道德经释义》,纯阳吕仙衍义《道德经注释》,吕纯阳解、田润校《太上道德经》等等。这些著作所借托之神仙主要就是吕洞宾,八洞仙祖虽然是指八个神仙,但中心人物为孚佑帝君,仍然是吕洞宾。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其一是道教民间化的结果。正一与全真两大道派在明清的发展从总体上看是由停滞走向衰微,但道教多神崇拜、内丹炼养及立善积功等宗教观念进一步深入民间,与儒、佛二教混融在一起,并与民间传统的宗教、迷信观念融合,由此在社会上产生广泛深刻的影响,而其中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扶乩与劝善书的盛行。随着扶乩之风的兴盛,以鸾笔形式解《老》的情况明显增加,其中托名吕洞宾所撰的老学著作大都为扶乩之作,如署名纯阳真人的《道德经释义》就宣称该著是“吕祖降鸾释义”,署名纯阳吕仙的《道德经注释》亦称孚佑帝君“降鸾释义,普化群黎”。此种以神道设教说解《老子》的方式,不一定有助于《老子》哲理的展开,但对道教教义、道教伦理思想在社会上的传播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其二是吕祖崇拜在老学中的反映。对吕祖的信仰和崇拜大约开始于北宋末年,如宋徽宗于宣和元年(1119)封吕祖为“妙通真人”,到南宋时已有专门奉祀吕祖的庙宇。又由于全真道奉吕洞宾为纯阳祖师,随着元代统治者对全真道的扶持,吕洞宾的地位不断上升,并多被敕封,如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褒赠其为“纯阳演正警化真君”,元武宗至大三年(1310)又又加封为“纯阳演正警化孚佑帝君”。关于吕洞宾的传说众多,元代道士苗善时曾编有《纯阳帝君神化妙通纪》七卷,汇集吕祖一百零八化的故事。到明清时期,吕祖信仰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所谓“古今圣真,未可数计,妙道真传,群推孚佑帝师。非特开南北宗派,传经演典,至大至精,即片语只词,亦必关合道妙,玄微难名。且敕普度,化被四洲”。可以说,吕祖劝人尽忠行孝、积善除邪的传说在明清时期已深入人心,道教的教义也多借吕祖之名加以宣称,所以托名吕祖的各类经书也大量涌现,仅以《道藏辑要》为例,全书收入不少托名孚佑上帝的作品,如《先天斗帝敕演无上玄功灵妙真经疏解》、《九皇新经注解》、《玄宗正旨》、《玉枢宝经》、《十六品经》、《金华宗旨》、《同参经》、《吕帝心经》、《吕帝诗集》等等。由此看来,明清时期出现大量托名吕祖的老学著作,也就不足为怪了。 1935年华山老照片东峰道士练功 又如托名孚佑帝君所著的《太上道德经浅注》,约成书于民国年间,亦是扶乩降笔之作。前有孚佑帝君序云“时维丁巳嘉平月降于崇正精舍”,又有文昌帝君、武圣帝君、阿南天尊、太上老君各序,武圣帝君序降于“崇正堂芸窗下”,其他均言“降于崇正精舍”。道坛诸子敦灵、广灵、明功、明广都有“命序”,其中敦灵在序中记载了当时扶乩的原委及具体情况: 惟《道德经》一书,传自太上,其旨既深,其理无穷,皆实学也。治国治家之要言,修性修命之捷径,反不能家喻户晓,移风易俗。揆原其故,委以文理深奥,读者多不甚解。以致数千年弃黄金如泥土,等珠玉为尘沙,浮沉埋没,良可慨也。魁有鉴于斯,特邀同志诸人明功、广灵、明广、明华、灵真、明孝、明谨等,虔叩孚佑帝君,降鸾浅注《道德经》 ,简而易明,以冀流传世界,俾上至国家,下及黎庶,挽颓风为淳朴,化譎诈为善良,咸归善域,共乐升平,实有厚望焉。爰协靖灵操乩,明勤录字,樾灵缮写,不避艰辛,历两寒暑,全书始克告竣。并有延庆永宁善灵、慧灵诸大志士,捐资刊刻。 认为以往的《老子》注都过于深奥,读者不知所解,而吕祖之注,简易明白,易于发挥教化的作用。该序又指出:“慨近世人心浇漓,久失道德之观念,以致天灾人祸接踵相逞,遍野哀鸿,惨不忍睹。假使尝读《道德经》,得以于内而不惑于外,以众人之心为心,以天意为民意,饥寒相顾,疾病相持,上迓天和,下弭灾患,魁敢谓此书一出,胜如施金粟千万石也。”联系到近代社会时局的艰难多变,此言确非无的放矢。另一道子明广也云:“愿得是书者,果能口诵心唯,犹如耳提面命,以事理循天理,化除私欲,去恶心,生善心,改作好人,免将道德二字沦亡,庶可消灾殃,脱苦恼,定邀天锡福禄,世见清平,人得安居乐业,实于国民有大幸焉。”可知此注的宗旨不在于阐发老子之哲理,而在于用老子思想济世利人。 道教自创立以来,便注意依托《老子》宣扬道教教义。如最早的道教老学著作《老子想尔注》,弘道阐教,旨在教化,正如陈丽桂所指出的:“细读《想尔》对《老子》为人诟病的‘浅末’转化,我们同时也看到了宗教家宣教的艰辛与苦楚。《想尔》其实是在用老,而不是在解老。”同理,近代吕祖降笔的老学著作,同样是在发挥《老子》之用,并且是民间之用。 宗教和谐发展,兼具时代特色 民国白云观 近代西风东渐过程中道教人士具有不一样的文化态度。如德园子《道德经证》全书以道教性命之学解《老》,其书之《后语》则记载了他与秋根居士讨论基督教与中西文化交流的有关问题,颇值得重视。秋根居士广览西学,但对耶稣事不太理解,向德园子请教。德园子回答说:“余夕见泰西书所言耶稣降世,钉死十字架,及真神造物,七日息工,并种种荒远不经之说。辞虽不经,察其意旨,亦犹中国所传共工触山、女娲炼石、断鳌立极、聚灰止水之类。盖以阐道微言,寓之乎荒远不经之说,非拘牵文义者所能解会也。” 随后德园子提到《景教流行中国碑》,他认为景教即是基督教,在唐代已颇流行。据碑文,阿罗本刚来中国的时候,唐太宗派宰相房玄龄在西郊隆重迎接,入内翻经书殿,翻译其教经书二十七部留在中国,这当是该教的《新约》,当时的翻译,想必远胜今本,可惜已不存。德园子进而指出,据景教在唐代的传播,中西之通已在千年之上,但中西之通实际上早在唐之前就已开始,“观乎和仲分宅西之命,少师联入海之踪,梨轩停汉使之车,算学记东来之法,又焉知三五之世大地之中非本属一家哉?” 德园子还根据《景教碑》所载,指出景教宗旨和我国儒道释三教相通,“常然真寂,先先而无元者,性之旨也。窅然灵虚,后后而妙有者,命之旨也。三一妙身者,涵三为一之旨也。判十字以定四方,鼓元风而生二气者,太极两仪之旨也。七日洗心者,天心来复,大道见前,妙中之妙,旨中之旨也。”德园子还认为,除西方宗教以外,对于西方科技,亦不必排斥:“夫道本也,艺末也,历算机器,出乎道者也。吾子倘探其本,一以贯之不难矣。”总之,对于西方文化,都可用道统括起来,并加以消化吸收。对于德园子的这些见解,秋根居士评价说:“子之读书论道也,既祛三教门户之见,复烛泰西性学之宗,信乎《景教碑》所谓道无常名,圣无常体,随方设教,密济群生,非虚语也。” 如何应对外来文化,成上道《老子心印》也有论及。其《自序》言:“此经之作,在古圣东到西来出关化胡之始,此解之述,在晚近西风东渐宗教会同之余。”由此可见,成上道虽为道门人士,还是颇有时代意识。他提出读《老》要审明四大关系:一曰保全国粹,二曰改良社会,三曰统一宗教,四曰复真古道。 他进一步分析说,古昔儒、释、道、耶、回五教皆为真道,但发展至近世,其信徒或只知为官,或只知披剔,或只知云游,或只知礼拜斋课,固已名存实亡,不知真 道为何事,其甚者则至于祸国殃民,借教殖民,挑起战争,危害更大了。而《老子》实可救此五大宗教之弊:“今得此经以挽回之,然后知中外之道皆不过先修人 道,学圣人以培功养性,次修天道,由圣人以长生了命。其余一切富贵权利之心,妖妄暴戾之行,固当屏除罄尽也。” 道教向来具有包容的文化精神,所以纵使在西方文化包括宗教对中国文化形成强烈冲击时,前辈们仍然主张宗教和谐相处,反对宗教之间的对立与冲突。而今,我们更要以《老子》为枢纽,坚守本教文化的同时,求得世界五大宗教在教理上的彼此认同。 (本文由道教之音根据刘固盛《近代道教老学述论》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