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百家论道 >

《如何书写道教及其文化——来自道内人的感观》讲座综述(2)

http://www.newdu.com 2018-01-02 道教之音 佚名 参加讨论

    三、学术的立场与“政治”
    回顾过往不同历史时期的学术研究,孟道长认为某些研究因受到特定的时代背景和政治因素的影响而存在偏颇和不足,如“文革”时期受当时政治环境的制约,诸如“批林批孔”之类的某些学术研究,就因为应“时政”所需而作不尽客观的研究而丧失了生命力。所以,他强调研究要“研”其“性理”,“究”其根本,追求客观、严谨的治学态度。
    另外,孟道长就自己对于古琴的理解谈及了一点看法。他认为,“琴学”即为“道学”,古琴的功能即为正心修身,他弹琴从不供别人欣赏。所以他对吕骥">于吕骥先生因认为古琴脱离劳动人民,而用“反动”一词形容的观点是不赞同的。孟道长站在道内人的角度,认为古琴现在所追求的世俗,与“琴道”是不符的。同时,“通俗”也不能转换为“庸俗”,古琴仍要追求道家“清微淡远”的境界。
    四、有关唯物唯心的问题
    孟道长认为学者一般都站在唯物的角度进行道教研究,并只对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进行阐释。但道学中最根本的东西都是“无形”的,所以,要真正了解道教音乐及其文化,不能仅从表面现象的“唯物”出发,而是要通过“参悟”来体会道教文化的真谛。
    最后孟道长用十六个字对于此次讲座进行了总结。他认为研究“知根本可以辨端末;知总纲可以统细目”,只有这样我们的研究成果才可能客观、严谨和具有生命力。
    交流讨论
    刘红(音乐学系教授):讲座很精彩,充满超凡脱俗的感悟。孟道长有关田野考察和文献考据两方面的见解,值得我们关注。平时我们在做田野考察时,往往会对自己在实地考察中直观接触到的现象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深信不疑。孟道长讲座中提出的田野调查可能存在“表面性”缺陷的问题,却告诉我们直观中可能因为观察到得现象流于表面,而出现偏差或误解。关于文献考据,有据可查的“白纸黑字”也可能因为文字记录上的“局限性”而举证不力或成为“伪证”。作为一个出家道人,孟道长的这些观点,提供给我们一些思考。
    王万涛(作曲系教授):听过孟道长的上一次讲座,再听今天这一讲,我觉得道长讲的仍然很好,但是我认为你所讲的政治问题,实质是一个学术问题,也是一个认识论的问题。同时,我觉得道教音乐是需要弘扬的,因为我们的使命就是要弘扬时代精神,弘扬传统文化。
    苏阳(音乐学系硕士研究生):口传心授是你们传授理念的一个方式吗?
    孟道长:道教很多东西必须是口传,虽然现在很多人认为一代代口传会渐渐失传,但是实际上,从古至今,凡是真真走到这条道上的,都是沿用口传的方式,文字上是不允许记载的,我们就有“口口相传,不记文字”的说法。
    苏阳:对,这个我非常赞同,但是我在想,口传心授的这种方式会不会偏离?您现在的思想跟老庄会一样吗?
    孟道长:老庄思想不是单一的,他大到整个天地以外,小到毫末,其范围非常的广。我所从事的只是其中的一点东西。但是我们也不要执着于庄子的“言”,因为庄子自己就认为,十分之九的内容不要在文字上找,所以,言不是他要说的根本。任何一个词都可以表达一种事物,但是我们应该找到言以外的东西,所以,我走的是悟道的路。道的境界,就好比上楼,你站在高处所看的景象与下面所看到的是绝对不同的,但更重要的是你每走一步都上升了一个台阶。当走到最高点,你会发现老庄所说的“话”也就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了,所以庄子说“言无言,终生言,未尝言”,这个说法也曾被佛教借用。从讲道来说,“言”是没有言语的,即使讲一辈子也是没说,其并不是重要的。
    高贺杰(音乐学系博士研究生):您刚才谈到我们现在的田野考察存在表面性的问题,这也正是我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那么您作为相对田野考察者的“旁观者”,您觉得这种表面的问题应该怎样解决,用什么样的方式解决?
    孟道长:这是一个大问题。因为讲座时间的关系,我只谈及了现在研究的不足,所以很容易被误会。其实对对象进行客观、如实的记录也是同样重要的。例如,武汉音乐学院当年记录武当山的道教音乐、刘红老师记录闵智亭道长的全真韵,这些毫无疑问是学术界的成绩。所以,田野调查能将濒临消亡的道教音乐进行记录,这是正面的影响。但是田野考察中很容易只看到表面现象,要想深入地探索事物的来龙去脉,这是一个基本功的问题。我们这些道人虽然有实践,但是没有做学问的能力,而反过来,也有很多人有做学问的能力,但没有实践的能力,所以这都很难解决问题。
    萧梅(音乐学系教授):今天来听这场讲座真是有缘,因为道长所讲的正好是最近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其实高贺杰刚才所提到的问题,也是我在听了第一部分之后想问的,但是听到最后一部分,我发现道长其实已经告诉了我们应该怎么做。也就是说,道长在今天讲座所提到的表面性、局限性、立足点这三个问题是我们学者需要面对的问题。虽然道长的最后一个问题是从唯心唯物来切入,但是实际上,他不是在讲唯心唯物,恰恰他是指了一条路,告诉我们如何去解决上面所说的问题,是在讲“有无相生”。而我们现在的研究仅是一种直观的“有。但是“无”却是我们在反省不同层次的“有”的最根本的东西。只有这样,我们的反思才是成立的,我们才可能一步一步的去走那个台阶。因为道行的深浅在于自己。另外,我前几天与一位学者聊天,他说实际上我们在研究仪式音乐时,是在用外道的“言”说内道,所谓外道(言)内道。我认为对于“言”,要警惕的是掉入言筌。同时,我在研究民间信仰中的巫术时也一直在思考,这个“巫”包括其道场,我可以从外观描述,但是这个“术”是一种修行,我如果没有这种实践,根本没有办法触到这个“术”。所以我只能“巫言”。那么这个“巫言”就是需要我们诚实、客观、本分的把自己所看的东西记录下来。那么,这样做的话只是深浅的问题,我们可以从浅到深,但至少不是垃圾。也许我今天的境界只能看到这里,但是明天我可能更高一层,这是我对对象的一种体会。如果我们认为一切都是虚无的话,那么我们研究干什么?所以,我们也不能完全否认自己。至少我们从外面可以用问学的眼光把所看到的记载下来。最后,有关那个境界问题,我觉得老庄即便处在那种境界,仍然需要用“言”来普渡和开示众生,还是要“讲”。所以,这也是我认为我们研究者存在的一种价值。谢谢道长!
    刘红:我觉得萧老师做了一个非常好的总结,我完全同意萧老师的看法。因为跟孟道长接触很多年,他不仅仅献身于道教,而且还以道内人的角色与我们道外的人一起分享我们不容易觉察到的部分。而且他所分享的方法和方式,与一般“悟”的成分不同,还有“言”的部分。同时道长谈到的考证和田野考察,我相信对于研究生论文写作课上的同学也是很有启发的。因为这是非常重要的两个观点和方法,我们不能轻信,也不要片面的理解,而是需要证据确凿的文献资料,而不能认为自己到了一个研究实地的现场,就相信自己所得到的完全是真实的。这也是我今天得到的一个体会。
    谢谢大家来聆听此次讲座!也再一次的感谢孟道长的精彩讲座!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