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所倡导的慈善公益事业,是人类爱心的生动展现,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体现了时代的要求和社会进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华慈善大会上明确指出:“慈善事业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崇高事业。”因此,发展慈善事业是改善民生的重要方面,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补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对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道教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道教典籍中就蕴涵了十分丰富的慈善思想。如“仙道贵生,无量度人”的济世伦理,“齐同慈爱,异骨成亲”的慈爱思想,是早期道教的一种慈善理念。“济世利人”和“扶贫帮困”的济世情怀,则是道教典型的慈善文化,是道教关爱社会的一种功德善举,与现代社会所倡导的“慈善事业”是完全相一致的,都是人类社会的“爱心”行动,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崇高事业。 近年来,中国道教始终发扬道教“济世利人”的优良传统,不断践行道教慈善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道教慈善也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因此,我们不仅要积极探索道教慈善服务社会的新途径,而且还要将道教慈善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不断开拓道教服务社会慈善事业的新思路。今天,西安青华宫主办“首届道教慈善文化论坛”,就道教慈善文化的意义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这是道教慈善文化研究的良好开端,也是探索道教慈善服务社会的新举措,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我就道教慈善文化的思想基础及现代思考等问题,谈一些认识和体会。 一、道教慈善文化的思想基础 第一,中国古代民本主义思想。民本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重要的思想资源。它发端于商周时代,出自《古文尚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所谓“民本主义”,是指以民为本的思想。中国历史上,民历来就是作为君、统治者相对立的群体概念而存在的。自从进入阶级社会以后,民的作用就渐为统治阶级所认识,因而采取利民、保民之策。商汤时即提出:“夷境而积粟,饥者食之,寒者衣之,不资者振之,天下归汤欲流水”的利民思想。商汤的“赈恤饥寒”措施,大概可视为中国古代慈善事业的开端。然而,商代后期,商王失德,以致重蹈夏桀覆亡之辙。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周文王力行仁政,采取了惠民、保民政策,特别关爱“鳏寡孤独”之人,周文王因此得到民众的拥护。 虽然,古代的民本主义思想,大多是“治国安民”的措施,是一种治国理念,但是,这种民本思想中也折射出古代的慈善理念。正因为它与执政兴国的关系密切,这种理念也被历代统治者所重视。因此,在民本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形成了“扶危济困、扶助弱小”的优良传统,以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等慈爱思想,这是我国慈善文化的思想源泉。这种思想自然被道教所继承和发扬,也深深地影响了中国民众的慈善行为,并衍生为一种根深蒂固的慈善伦理传统。 第二,道教典籍中的慈善思想。道教的慈善思想,内容十分丰富,在道教许多经典中都有论述,但主要集中体现在《道德经》、《太平经》、《度人经》和《玄门日诵早晚功课经》等经典之中,成为道教慈善思想的重要来源。 在老子《道德经》中,提出了“天道自然的慈善观”。认为“乐善好施”是天道自然之性,世人应效仿天道而行。《道德经》称:“天之道,其犹张弓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与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这就是说,大自然给予人类平等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只不过是有人机会好一点,也就富裕起来了。对于富裕者来说,应该主动去关心贫苦之人,像天道那样给万物以生机,这就合于天道了。 在《太平经》中,提出了“财富均平的慈善观”。认为“财富均平”是实现太平社会的基础。《太平经》认为,财物乃天地中和之气,任何人都不能独自占有,应当行仁好施,周穷救急,赐饥者以食,寒者以衣。指出:“天地所以行仁也,以相推通周,足令人不穷”。天地是公正、仁慈的,天地赐民众之财物,使其能够自由自在地生活。财物应该是民众所共有,并非少数人所独占。《太平经》还进一步指出:“若积财亿万,不肯救穷周急,使人饥寒而死,罪不除也。”这就是说,对于聚财过多者,要“行仁好施,周穷救急”,多做社会慈善公益事业。 在《度人经》中,提出了“慈爱和同的慈善观”。《度人经》以“普度天人”的思想立论,宣称“无量度人”的慈善伦理。所谓“度人”,在汉字中,度原来就有渡河之意,从河水的此岸度到彼岸去。人生就像一条大河:一边是善,一边是恶;一边是光明,一边是黑暗。我们说的度人,就是要帮助学道之人学道、成道,使人从恶变善,从差变好,从假变真,从丑变美。所以,道教的“度人”,就是要普度众生、慈爱万物,有着强烈的普世情怀和慈悲精神。《度人经》提出:“齐同慈爱,异骨成亲”。所谓“慈”,就是以慈爱之心对待他人,亦即“推己及人”。还指出:“慈者,万善之根本。心若不慈,善何以立。”明确指出了“慈”与“善”的关系,要求人类社会有“慈爱”之心,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帮助、和睦相处,倡导一种慈爱和同的慈善观。 在《玄门日诵早晚功课经》中,则提出了“慈悲济世的慈善观”。这种慈善思想随处可见,集中展示了道教的济世情怀。如,《澄清韵》称:“灵音到处,灭罪消衍;宝号宣时,扶危救难”。《太清宝诰》称:“随方设教,历劫度人”。《太上洞玄灵宝救十方救苦妙经》则称:“救苦天尊,偏满十方界;常以威神力,救拔诸众生”。又称:“化形十方界,普济度天人”。这种“扶危救难”、“普度天人”的慈爱思想,正是道教慈善文化的显现。《太乙救苦天尊说拔罪酆都血湖妙经》还称:“普救群生,救一切罪,度一切恶”。《太乙宝诰》称:“十方化号,普度众生;亿亿劫中,度人无量;寻声赴感,太乙救苦天尊”。这就使说“太乙救苦天尊”无处不在,民众有难皆可寻声救苦,这是一种大爱无边的慈爱思想。《晚课·颂赞》还称:“青华教主,太乙慈尊,玉清应化显金身,大开甘露门,接引众生,永出爱河津”。颂赞太乙救苦天尊,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慈善之神。太乙天尊的这种慈善思想,倡导的正是一种慈悲济世的慈善观。 第三,道教劝善书中的慈善伦理。道教劝善书的种类很多,但最有代表性的则是《太上感应篇》,它以“天人感应”和“因果报应”立论,以儒家道德规范和道教规戒为立身处世的准则,以“道”为伦理思想的最高标准,以劝善、行善为根本目标,阐述了诸多伦理思想,是一种劝善型的慈善伦理。 《感应篇》的慈善思想,主要表现在对行善积德的规劝。一方面,从“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思想出发,指出“祸福之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告诫世人,只有积善才能成福,积恶必成灾祸。另一方面,又明确指出:世间种种善报皆由积善而得,所谓善行有善报,这是天道的福善。要求人类社会慈心于物、仁爱一切;要救穷济困,舍己为人;要矜孤恤寡,敬老怀幼;反对非义而动,背理而行。规劝世人乐善好施,关爱社会弱势群体。 《感应篇》的慈善思想,还表现在对“承负”说的宣传。指出善恶报应“近报在身,远报子孙”,即善恶报应是不可避免的,只是迟早而已。而且这种报应不在来世,而是今生或子孙后代。与行善积德的思想相应,善书倡导以仁爱侧隐之心利物济人的慈善行为。它劝导世人要“济人之急,救人之危”,施医施药,代育弃婴,创办义学等,以此积累功德,获致善报。这种善功善行,是道教慈善文化的重要内容,对于道教慈善事业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道教慈善文化的现代思考 随着我国慈善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宗教慈善领域的不断扩大。我们认为,“道教慈善”和“民间慈善”一样,是一个迫切需要讨论的问题。作为慈善事业的基础,伦理、信仰有极端的重要性,决不能忽视。道教慈善的基础,其实并非单单物质,而是更加深厚的精神动因,它们根植于文化传统和道教伦理。我们不仅要对道教的慈善文化进行研究,进一步弘扬道教的慈善传统,而且还要与时俱进、赋予道教慈善新的文化内涵。为此,就道教慈善文化建设谈几点思考。 第一,要积极开展对传统道教慈善文化的研究。俗话说“宗教是慈善之母”,道教慈善文化中有诸多慈善伦理,如慈悲、济世、博爱、宽容、布施等,都是现代社会慈善事业值得倡导的。因此,我们一方面要积极开展对传统道教慈善文化的研究,挖掘整理道教慈善文化精华,逐步形成道教特有的慈善文化。另一方面,还要大力弘扬道教的慈善伦理,要使道教的公益慈善活动成为其信仰实践的组成部分,成为道教徒道教信仰的外化与物化,全面提升道教慈善的道德感召力与社会公信度。 第二,要进一步提高道教徒对道教慈善文化意义的认识。从社会需求的角度看,道教慈善能够满足社会大众的某些特殊要求,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如净化心灵、提升良知、临终关怀等。从社会建设和发展角度看,道教慈善可以成为促进社会建设和发展的积极力量。从服务社会的功能看,道教慈善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从道教的社会影响看,道教慈善是提升社会形象的最有效途径和方式,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活动,可以最大可能地扩大道教自身的影响,提升道教的社会地位和形象。我们只有进一步提高道教徒对道教慈善意义的认识,才能更好地发挥广大道教徒参与社会慈善事业的积极性。 第三,要逐步建立一套相对完善的道教慈善文化体系。现代道教慈善文化仅有慈善思想和慈善理念还不够,还必须要有一套相对完善的慈善文化组织体系,这是现代道教慈善必须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比如,我们要确立“慈善神”,编写“慈善歌”,选定“慈善节日”,举办“慈善论坛”等。我们要同奉“慈善神”、同唱“慈善歌”,共同致力于道教慈善文化的弘扬和慈善事业的发展。同时,我们还建议全国道协和各地省级道协成立“道教慈善功德会”,定期召开慈善工作会议,广泛传播道教慈善理念,共同做好社会慈善工作。 第四,要进一步发挥道教慈善文化特有的社会功能。道教慈善是一种宗教慈善行为,它包含着宗教所特有的道德伦理和信仰内容,是其他社会慈善组织不可替代的。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宣传道教“行善积德”的道德伦理思想,倡导道教济世利人的“慈爱”精神,以道教特有的慈善方式来服务社会。比如,对心灵的抚慰、人生的感悟、爱心的传递等。另一方面,我们还要以道教“博爱”的胸怀传播“慈爱”的思想,以实现道教关爱众生的“慈善”理念。现代社会的道教慈善,已不仅仅是一种事业或组织结构,同时也是一种新的社会价值观。如果道教慈善只是捐款、捐物,那就没有体现出道教慈善的真正价值。 第五,要把服务信徒作为道教慈善的主要目标和落脚点。道教工作主要是做人的工作,准确地说就是做信徒的工作,是对广大道教信徒的一种教化和引导。因此,信徒队伍建设应该是当代道教重要工作内容之一。我们要进一步团结和凝聚广大道教徒,更好地做好道教信徒工作。一般来说,对于道教信徒的培育、教化和引导,需要我们的真诚与情感,需要一种非理性的情感投入。道教慈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成为这种情感的纽带,成为联系、沟通和凝聚信徒的桥梁。我们要善用道教慈善多做服务信徒的工作,要给予需要帮助的信徒更多的关心和关爱,因为信徒队伍建设是道教生存与发展的根基。 第六,要充分认识到慈善文化是道教通向社会的一扇大门。当代社会,特别是在社会公共领域中,依然有许多人不能正确理解道教的真谛,没有认识到道教的积极功能,甚至还有人对道教存在一定的偏见和误解。然而,道教慈善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道教慈善之举已经开始成为更多人了解并理解道教慈悲济世、利益众生的最好渠道。可以说,慈善是道教融入社会的重要途径,是道教这一特殊组织生命力之所在,慈善也是道教通向社会的一扇大门。 第七,要积极探索道教慈善服务社会的新模式。当今社会,收入差距拉大,贫富悬殊,心理失衡严重,社会矛盾冲突点增多。道教界积极投身有益于民众的各种公益活动,真正起到了扶危济困、赈灾救难的作用。但是,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弘扬社会主义道德的条件下,社会慈善事业已超越了施舍、恩赐的传统含义,而是具有了建立在人格平等基础之上的团结互助、互帮互爱、共同进步的新内涵。因此,我们要积极探索道教慈善服务社会的新模式:一是建立健全各类慈善机构,提高道教服务社会的能力。如各类慈善基金会。二是建立各种义工队伍,不断开拓道教服务社会的新途径。如助老义工、助残义工、环保义工等。三是开办各类慈善组织,直接参与社会慈善活动。如敬老院、康复医院、慈善养生馆等。四是积极地面对社会,通过“讲经讲道”或“心灵沟通”等,给人的精神、信仰和伦理的帮助,解决关心人的精神世界的新问题。如心理健康问题、工作和生活压力问题、家庭矛盾问题等。五是积极倡导道教的临终关怀,服务社会大众。 第八,要进一步发挥道教慈善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当今社会,我们要继续发扬道教慈善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道教慈善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这是社会和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任务,也是中国道教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重要举措。道教主张“慈爱”、“宽容”与“和平”,这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积极因素。实践也证明,道教慈善在服务社会过程中,确实能够在促进社会人心向善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起到良好的积极作用。因此,我们要积极挖掘整理、弘扬道教优秀文化和慈善伦理,探索解决人类社会所面临诸多实际困难问题的新方法,积极参与社会慈善公益事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第九,要建立制度型和规范型的道教慈善模式。道教界要建立常规的慈善制度,要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安排,而不是听风式的一种被动跟进。建议中国道教协会和省级地方道教协会要制定相应的《道教慈善工作管理办法》,对道教慈善工作进行规范管理。我们要积极引导道教慈善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更好地发挥道教慈善的社会功能,不断扩大道教的社会影响。同时,我们也建议国家相关部门能制定《宗教慈善法》,对道教慈善给予法律层面的保障,使道教慈善真正成为一项阳光工程。 总之,“服务社会,造福人群”,为和谐社会建设作贡献,是“道教慈善”的根本所在,也是我们道教界人士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因此,我们在探讨“道教慈善文化的现代意义”的同时,要不断增强道教慈善的创新理念,不断提升道教服务社会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道教慈善”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