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育的各种形式中,葛洪特别注重气功锻炼。他认为人体离不开气,“人在气中,气在人中,自天地至于万物,无不须气以生者也”(36)。气,指充满宇宙间极其细微的原始物质。人就在这个气当中,气也在人体之内。自天地至万物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离开气而存活。即所谓:“身劳则神散,气竭则命终。根竭枝繁,则青青去木矣,气疲欲胜,则精灵离身矣。”(37)这样,葛洪在中国道教人体观中确立了以气为本的思想,并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作比喻。他说:“故一人之身,一国之象也。胸腹之位,犹宫室也。四肢之列,犹郊境也。骨节之分,犹百官也。神犹君也,血犹臣也,气犹民也。故知治身,则能治国也。夫爱其民,所以安其国;养其气,所以全其身。民散则国亡,气竭则身死。死者不可生也,亡者不可存也。”(38)这就是说,在一国之中,民是根本。在一身之中,气是关键。能否养气,决定着人身的存亡。所以要“审威德所以保社稷,割嗜欲所以固血气,然后真一存焉,三七守焉,百害却焉,年命延矣”(39)。养生中以养气为本,气是人体不可暂缺的基本物质。养气的最好方法是修炼气功。这就是葛洪重视气功锻炼的思想基础。 行气,葛洪又称“行炁”,是气功锻炼的最主要形式。对强身健体作用巨大,“善行气者,内以养身,外以却恶。”(40)“服药虽为长生之本,若能并行气者,其益甚速,若不能得药,但行气而尽其理者,亦得数百岁。”(41)行气能“得数百岁”,未免夸张,但可养身却恶、益寿延年确是可信的。而且行气可激发人体潜能。”行炁或可以治百病,或可以远瘟疫,或可以禁蛇虎,或可以治疮血,或可以居水中,或可以行水上,或可以避饥渴,或可以延年命。”(42)气功能开发人的特异功能已为实践所证明,至于却病延年则更是不争的事实。所以,葛洪非常重视行气,对行气的方法很有研究。他认为行气要在“生气之时”,也就是从半夜至日中的六个时辰(即从半夜零点至中午12点)。练习行气要循序渐进,“初学行炁,鼻中引炁而闭之,阴以心数至一百二十,乃以口微吐之,及引之,皆不欲令己耳闻其炁出入之声,常令入多出少,以鸿毛著鼻口之上,吐炁而鸿毛无动为候也。渐习转增心数,久久可以至千,至千则老者更少,日还一日矣。”(43)行气的最佳状态是达到胎息:“其大要者,胎息而已。得胎息者,能不以口鼻嘘吸,如在胞胎之中,则道成矣。”(44)葛洪还研究了影响行气的因素,明确了行气要遵循的原则:“行炁大要,不欲多食,及食生菜肥鲜之物,令人炁强难闭。又禁恚怒,多恚则炁乱,既不得溢,或令人发欬,故勘有能为者也。”(45)葛洪对行气的研究成果,是符合现代气功科学认识的,特别是他注意到了饮食和情绪对炼功的影响,这是很有价值的思想。 葛洪对气功修炼中的状态曾有精彩的描述:“呼吸宝华,浴神太清,多除五曜,内守九精,坚玉钥于命门,结北极于黄庭,引三景于明堂,飞元始以炼形,余灵液于金梁,长驱白而留青,凝澄泉于丹田,引沉珠于五城,瑶鼎俯爨,藻禽仰鸣,瑰华擢颖,天鹿吐琼,怀重规于绛宫,潜九光于洞冥,云苍郁而连天,长谷湛而交经,履蹑乾兑,召呼六丁,坐卧紫房,咀吸金英,哗哗秋芝,朱华翠茎,晶晶珍膏,溶溢霄零,治饥止渴,百痾不萌,逍遥戊己,燕和饮平,拘魂制魄,骨填体轻,故能采风云以腾虚,并混舆而永生也。”(46)这是目前所见古籍中描述炼功状态之最形象生动的记载。反映了炼功中的不同景象。栩栩如生,妙笔传神,极具研究价值。气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千百年来流传不休,绵延不绝,对人们的身体健康起了重要作用,对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有重大影响。葛洪以亲身体验,总结出气功锻炼的宝贵经验,极大地丰富了古代气功科学宝库,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注: ①⑤⑨12 、16 、25 、26 《抱朴子·内篇·勤求》。 ②19 《抱朴子·内篇·明本》。 ③《抱朴子·内篇·佚文》。 ④⑧《抱朴子·内篇·微旨》。 ⑥⑦《抱朴子·内篇·祛惑》。 ⑩11 、21 、22 、14 参见陈德安等主编:《道家道教教育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9月版第154、150页。 13 《抱朴子·外篇·钧世》。 14 《抱朴子·外篇·辞义》。 15 《抱朴子·外篇·喻蔽》。 17 、28 《抱朴子·内篇·对俗》。 18 、27 《抱朴子·内篇·黄白》。 20 《抱朴子·内篇·金丹》。 23 《抱朴子·内篇·避览》。 29 《抱朴子·内篇·仙药》。 30 《抱朴子·内篇·登涉》。 31 、32 、33 《抱朴子·内篇·杂应》。 34 、36 、37 、40 、41 、46 《抱朴子·内篇·至理》。 35 《抱朴子·内篇·极言》。 38 、39 《抱朴子·内篇·地真》。 42 、43 、44 、45 《抱朴子·内篇·释滞》。 原文发布于《中国道教》2004年第3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