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百家论道 >

浅议道教战争观及其现实意义

http://www.newdu.com 2018-01-02 道教之音 佚名 参加讨论
    
    一、引言
    道教的战争观源于我们道教的始祖老子。这是由于道祖老子降生于恰逢战争频繁的春秋时代。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才促使他通过对历代战争与春秋末诸侯国连年征战的考察,在《道德经》中对战争问题提出了一些独到见解,其构成了道教战争观的主要内涵。 
    道教认为万物都是秉道而生,故万物平等,尊道而贵德,重生而贵和。由此,道教对战争持坚决的否定态度。如《道德经》第四十六章中说:天下有道时,战马用来耕种;天下无道时,连母马都征用于战。
    道教认为战争主要是由于不贵生及过分贪欲所造成的结果。如第《五十章》认为,危害人的生命的不仅是兕虎等猛兽,更重要的是甲兵。只有高扬重生养生,反对甲兵,才会出现无死地。人最大的罪过是欲望,最大的祸害是不知足。统治者为填满其不断上涨的欲望,不惜发动战争,争土地,夺城池,抢珍宝,霸人口。殊不知他又会成为其他人争夺的目标,从而引发无休止的战争和杀掳。因此,要罢黜战争,就要克制其欲望和野心,知足而常乐。
    实际上不仅是春秋时期,在这之前及其后的历史时期,人类内部之间战争就从未间断过。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部人类文明史就近乎是一部人类血腥地战争史。而到20世纪相继爆发的两次世界大战几乎使整个人类处于了自我毁灭的边缘。 其中, 第一次世界大战,6500万人参战,1000多万丧生。  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参战国达到了61个 ,波及20亿人口。  交战双方共计投入兵力达1、1亿。  因战争丧命地军民为9000多万,3000万人流离失所。  耗用军费达1、3亿美元。  占当时交战国GDP的60--70%。  损失财产高达4万亿美元。 中国死亡3500万人,占到总数的近40%。 而GDP的60--70%均投入到战场上,由此可见当时民众的生活是多么的悲惨了。
    而进入21世纪之后,人类之间的战争依然不休。  旷日持久的巴以冲突,美伊战争、利比亚内战、叙利亚内战、黎以冲突等不胜枚举。 这些战争使当地的民众陷入了恐惧和灾难之中。  而获益者则往往是一些利益集团。  如今,基于高科技的现代战争已使战争的危害性、破坏性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代。  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以老子《道德经》为基础的道教战争观就更加值得重视、发扬和遵行。
    二、道教战争观的核心—德化思想
    老子在《道德经》第三十一章中明确指出:战争是一件对人类无益的事,民众都非常厌恶它,故而圣贤之人是不会去做的。那为什么说战争是一件对人类无益的事呢?  老子给出的回答是:“发动战争会导致以下恶果:百姓流离失所,民生凋敝,瘟疫灾荒不断。 所以他才告诫人们“夫兵者,不祥之器。”作为圣贤的执政者是不能去使用它的。而是以道德去化解相互间的矛盾,不依仗强大的武力去威慑别人。 从而消除了发生战争的意识根由。 并且进一步警告那些好战之人,喜欢使用战争方式解决矛盾的这些人,是不可能使矛盾得到根本解决的,是不可能达到其目标的。由此可见,老子不是消极的反战,而是一种富有建设性的积极反战即倡导用道德的力量来消除产生战争的意识根源。 从而为在现实层面上实现长期和平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三、 老子建设性的消弭战争的思想与“小国寡民”的社会
    老子所提出的消弭战争的思想有二:其一民心己心;其二,谦卑。
    1、民心己心
    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九章说道:“圣贤的执政者应一直保持无私心的状态,应将民众的心愿作为自己的心愿,为民执政,以民为本。不应为了自己私利而去做损害民众权益的事。 此外,他还明确指出圣贤的执政者管理天下,是尤为注意收敛,反思自己的主观意愿,而同民众同心同德。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为百姓办好事办实事。如此,便需要所有的执政者收敛自己的私欲之心。不以权谋私,贪图物欲,否则就势必会出现横征暴敛,损害民众权益之事。那么,怎样联系民众呢?老子说:就如同关心自己的孩子那样对待和爱惜民众,并时刻聆听民众的心声,自觉接受广大民众的监督。这样便能够化矛盾于无形,有效的遏制战争的发生。
    2、谦卑
    老子提出消除战争的第二个思想是“谦卑”。 《道德经》第二章就写到:“孕育天地万物的大道任凭万物自然地兴起而不加干预,不据为己有,对万物有所施为而不图其报,功业成就而不居功自傲。”
    因此,对于圣贤的执政者应依道而行处理世事,坚持从实际出发而不凭主观妄为,施行教化注重以德化人而不胡说妄言。 这就要求执政者不能以自己掌握的特权来治理国家。 那具体该怎么做呢?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缘何会这样呢?  这是因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就是说世间的事物都是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  这是人们最直观的认识。  也可以说是从大量经验中总结出的至理名言,故而圣人可以行“不言之教”。  只要你坚持为民着想,为民办事,民众自然会拥护支持你。
    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四章还告诫人们“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一意孤行的人,通常是不辨是非,不明事理。  自以为是的人,难以聆听别人的心声;自我吹嘘之人,大家是不愿将功劳荣誉赠予他的;自大傲慢之人是不会取得成功的。
    那么具体来说,应如何提高自身“谦卑”的修养呢?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人,言善信,正善治。”也就是说,作为圣贤的执政者,应像水那样避高趋下而善于位居众人之后,不计地位卑下;心境如水那般而善于保持深沉宁静的状态;同人交往如水那般善于友好、仁爱而不求回报;说话如水那般善于守信;行事如水那般而善于做到清正廉洁,不偏不倚,并达到“无为而治”的境界。
     总之,人没了诸多无谓的私欲,消除了内心地贪婪,自然就不会生出争夺的心思——发动战争的想法,从而将战争扼杀在萌芽状态。
    老子最后在《道德经》第八十章描述的“小国寡民”是他所期望的长久和平的社会状态。他为人们描述了这样一幅社会景象:不论国家大小都要保有小国(守柔)的心态,无论国家人口多少都要使人们保持寡欲的心态。即使有各种器具也不滥用,让人们珍视生命而不作迁徙。虽然有舟车与兵器却无用处。让百姓们恢复到结绳记事的少欲状态。使百姓必要的物质生活(衣、食、住)及精神生活(习俗)都得到满足。各国虽相邻,动物的叫声能互听,但各国的百姓世代都生活在自己所属的国家,而不必彼此干扰各国百姓的生活状态去逾越界限。由此可知,道教认为只要国家守柔,使百姓寡欲,贵生就可使人们各得其所,从而让社会得到永远的安宁。不难看出这种理想的社会景象与老子担任周朝守藏史,对列国争战的长期思考是分不开的。
    四、老子战争观对建设未来社会的长期和平的现实意义
    那么道教战争观对建设未来社会的长期和平有何现实意义呢?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当代人们对和平的基本理解。现今人们仅将和平当作为国与国之间没有出现战争(军事冲突)的状态。显然这种对和平的理解是将其作为一种满足各国国家利益的手段,而不是将其作为一种目标。假若我们摈弃和平手段论,而实现和平目标论。那么和平应为,人类不断实现其内部与外部生存环境渐趋优化的历程,即由战争的可逆性转为战争的不可逆性。大体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基本和平→比较和平→长久和平
    对于基本和平与比较和平阶段,其主要目标为了尽量保持和平状态,为实现战争的不可逆奠定基石。实现途径为:建构规范性和平——1.强制性规范。如《世界和平宪章》、《禁止高技术应用于军事领域条约》、《防止外层空间军事化条约》等。2.自觉性(道德性)规范。如道教的重生贵和,守柔寡欲、民心己心、谦卑的反战思想等。两类规范各有其的作用,缺一不可。培养信念(仰)性和平是宗教(包括道教)对建设未来社会的长期和平将发挥独特的作用。因为任何一种宗教惟有当其完成将自身对本教之神的信念(仰)转化为人类整体对长久和平(包括外部与内部)的信念(仰)时,这种宗教才能成为真正的世界性地宗教,同时也实现了其的终极价值。此可谓最大的历史之神。因为他让我们的后代子孙永远免受战争对人类带来的灾难和伤痛,对人之生巨大的威胁。上述目标一旦完成就为最终长久和平社会的实现提供了条件。
    参考书目
    轻叩众妙之门—老子《道德经》新得  周高德著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7.9
    作者系江苏省道教协会副会长孙敏财道长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