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醮科仪不仅是高层修炼,而且包含了道教所有的教理教义,是道教开展正常宗教活动的主要内容,是道众表达信仰的主要方式,是道教联系群众的纽带,也是群众了解和信仰道教的桥梁,总的来说是弘扬大道的主要途径。 科仪与修炼有何关系呢?不揣浅陋试谬论之。 拿行玉帝正朝科来说,行科前沐浴更衣不食荤酒,使形体洁净,气息不浊,法师进位,恭虔行礼,初起偈赞,归依礼圣,当此时也,整个坛场渐趋肃穆,法众身心慢慢收束,杂念排除,以一念代万念。行至荡秽一节,法主存师默想天人合一,罡风步起,诸魔藏形。此种境界非修炼有素者不能为也。召将分辉完备,高功卷帘发烛。上三天玉炉之香,召出身中功曹使者三六十人,其时已三华聚顶,顶五气朝元,元神出窍矣,迨至秉职请师,削表步斗,已是神入玉京,面礼金容,如蒙丹诏,直可登仙而去矣最后焚表回谢,还神复炉。一套完备的功法业已行毕矣。朝科后又附一六字功诀,实是呼吸吐纳之密窍也。 许多人把科仪中的行止动作说成舞蹈,但其实有点牵强,因为坛场上的动作主要是虔诚礼叩,调整身心与神合一,其目的是迎真降御。而舞蹈的目的是表达一种思想,一种感情,这种区别是很大的。至於像开方召亡,安镇九宫诸仪中的绕走穿花,完全可以当成一套行功,其中的击令挥剑,非神气俱足,不堪劈方裂隅也。太上玄门功课经序首句便言:“窃以金书玉笈为入道之门墙,讽经诵咒乃修仙之径路。”高功行科必须得到上一代高功传法授箓,受箓之后渐渐从凡入圣,不但护卫身形,亦可摄灵制魔,检劾三界,消灾免祸,救拔生灵,以此俭己济世,积功累德,作为升仙了真之梯阶。 道教的教理、教义主要有“尊道贵德”,即以“道”为最高信仰,万化之宗,“道”先天地而生,作万物之奥,是太上老君历劫化生,而“德”则是“道”的外在表现形象,通过修道而成仙,即是生道合一,长生久视,所以养生修炼为第一教义,“我命在我不在天”,只要形神相依性命双修遣欲坐忘,啬宝精气,即能天人合一。教义中出世入世并重,首先以清静寡欲柔弱不争,无为抱朴和光同尘,净明全真,为修身处世的原则,然后济世教化,宣扬敬天祀祖,助国化民,天道承负,因果报应;主张持戒律己,端正品行,慈善利人,积功累德。即要度己,又要度人,所有这些都是以经文为载体借以宣扬的。 而科仪的大部份内容即是汇集三洞四辅,诸经众浩而成。经文又是以科仪为主要传播者,可以说科仪是道教教理教义的行为体现。 具体来看,几乎每一朝科都是以神仙大道为信仰基础,若没有这个基本的教理为基础,根本就不存在科仪,如灵祖正朝,开篇即颂赞道尊德贵,接下来便是对灵祖大帝的称扬和祈请。铁罐斛食中传授九戒一段,第一戒敬顺,孝养父母,第二戒克勤忠於君王,第三戒不杀慈救众生,第四戒不淫正身处物,第五戒不盗损人利己,第六戒不嗔凶怒凌人,第八戒不诈,谗贼害善,第九戒不骄傲忽至真,即是对教义的具体宣扬,特别是度己度人的教义思想,即是以诵经清心法录梯航斋醮祭炼为主要内容。 宏扬大道除炼道修真,完备教理教义外很重要的就是发展道教组织,振兴道业。 东汉天师创教之初,即是以符水治病,三官手书为主要传道方法,而这种形式表现在现今的拜斗解厄中便有咒枣书符,申奏斗表等形式。 道教的兴衰与科仪的完备创新密不可分。 发展道教广泛吸收优秀人才必不可少,科仪具有多方面的内容,除前面所讲外最能吸引人的就是其文化内涵。 文学上,斋醮科仪大型者旷日持久数载数月不等,而每天要不同,每一朝科要不同,但又要环环相扣,节节合理,这就是文学艺术上的违而不犯,和而不同的高深境界,而每一科本的行文更是剧曲、诗词歌赋、散杂议论应用公文,诸体兼备。其中还出现了科仪独有的文学体裁《步虚词》。 《步虚词》格调清新,寄意悠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如静斗燃灯中“太极分高厚,轻清上属天,人能修至道,身乃作真侧,行溢三千数,时定四万年,丹台开宝笈,金口永流传”即是步虚词,唐代诗人方干《夜听步虚》诗说“寂寂永宫里,天师朝礼声,步虚闻一曲,深谷到三清。”足见步虚词之感人之处。 绘画方面由斋醮水陆道场所产生的水陆画可说独树一帜,水陆画几乎包括了道教所有的神仙像,其笔法工严飘逸,肃穆端庄,绘画者能在水陆画上有所成就者并不多矣。 道教音乐其实就是斋醮道场音乐,她在曲式和情调内涵上渗透着道教的基本信仰和审美思想,形成自己特有的格局。科仪中的音乐在审美思想方面反映了追求长生久视和清静无为的人生目标和思想境界,是即出世又入世,情调庄严肃穆不乏轻快明朗,使用的器乐即有丝竹弦木又有敲打击金。表现肃穆飘渺时,丝竹为主,表现磅礴大气时,金器为重,当行仪至凝神迎圣时,悠扬飘渺,真是“此曲只有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若是荡秽遣关,金鼓铿锵,杀气昂昂,心身振奋,诸魔胆裂。降神以后自然转入欢快、喜悦之中,以示圣真之慈恩广布,下民受惠。除风格独特外,声乐体裁也是自成格局,如颂赞、步虚、偈、咒等斋醮音乐在长期发展中所形成的音乐理论,优秀乐曲、声乐器乐技巧,对中国民乐影响极大,促进了民乐的发展。 因为有了如此的文化内涵,从而吸引了众多的统治者和各方面的优秀人才加入或信仰道教,历代帝王信仰道教的不在少数,他们都喜欢建醮修斋,用以约制人心,诵赞太平,更有部分帝王亲自编制科仪创作乐章。《玉音法事》载有宋真宗所撰《散花词》,昆丘绝顶有龟台、台上奇花四序开,不是群仙朝玉帝,何由得到世间来等。 宫观是道教组织的实体,宫观的建设和发展除道士的直接实施外,最离不开的是广大的信教群众,而科仪就是宫观联系群众,让群众了解和仰信道教的纽带。宫观举行斋醮除了是开展正常宗教活动表达道众信仰的方式外,更主要是的宣扬道教教理教义,满足信教群众的信仰要求,庆祝祖师圣诞,春祈秋报等,是保一方清吉众姓平安。小型的贡天祈福,朝斗消灾,开方度亡,适宜小群体或个人。其他如有针对民众的祈雨谢雨,禳虫蝗禳牛瘟,保松蚕,老人接寿,壮年保安,小孩过童关,商人求财,匠人酬师等等。可以说是凡是信教群众有的要求,都能有一种科仪来满足,这就使信教群众无偿的为宫观建设和发展贡献所有。部份地方宫观还因此形成了固定的庙会期日,庙会期间更是吸引成千上万的人们进入道教的信仰圈中,这就充分说明道教的科仪给人们灌输了根深蒂固的鬼神信仰,宫观因此得以迅速发展。 自宗教政策落实以来各地陆续恢复开放了一些宫观。这些宫观大多破败不堪,如何组织重建是个重大问题,但主要还是通过科仪来使道众入道修真,通过科仪来宣扬教理、教义,通过科仪来广招、培养人才,通过科仪来联系群众,以达到宏扬大道的目的,所以说非科仪以无以宏扬大道矣。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