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两个桃花源,一个在你心中,一个在重庆酉阳”。陕西古建院授酉阳桃花源景区开发公司的委托,找一位精通古建园林方面的专家,为桃花源景区的古建景观改造提供指导性建议,我们院长应邀前往重庆酉阳。我因为学习古建园林的缘由,院长为我提供了宝贵的现场实地学习的机会,便一同前往。 对于桃花源的向往,不仅仅因为1600多年前先哲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更主要的是2000多年前这里曾为秦始皇帝陵贡献过数以百计的水银(“863”项目探测秦始皇帝陵水银至少不下100吨)。关于秦始皇帝陵水银的问题,基本史料有两条,见诸《史记》。《史记.秦始皇本纪》:“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帝陵用水银做成百川江河大海,以机器递相灌注输送,顶壁装有天文图象,下面置有地理图形。用娃娃鱼的油脂做成灯烛,估计很久不会熄灭。 《史记.货殖列传》:“而巴寡妇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数世,家亦不訾。清,寡妇也,能守其业,用财自卫,不见侵犯。秦皇帝以为贞妇而客之,为筑女怀清台。夫倮鄙人牧长,清穷乡寡妇,礼抗万乘,名显天下,岂非以富邪”? 司马迁在《史记》中评价清时,用了让人不解的八个字:“礼抗万乘,名显天下”。意思是,清可以与皇帝分庭抗礼,名扬天下。一个生活在穷乡僻壤的女商人,居然能与君王的排场相匹敌,这在秦始皇当政的霸权时期,是任何人都不敢想象的。《史记》中还有描述清的另一段文字:“用财自卫,不见侵犯”,就是说清用自己的财富养了一支私人武装,来保护她的丹砂经营。《长寿县志》里则详细记载了清家族的仆人上千、私人保镖上万。在这不解的背后,史书中发现了一个更为反常的记载,说:清早年丧夫,终生守寡没有再嫁,秦始皇因此封清为“贞妇”,并命人在当地修建了一座“怀清台”来加以表彰。宇宙无敌小能手秦始皇为什么会对一个“女商人”的“贞节”大加表彰呢?他对清的器重,真是出于对“贞操”的赞赏吗?从礼抗万乘,到用财自卫,再到贞节牌坊,清注定是个神一样女人。难道仅仅因为她的富有?或是她拥有着美貌无双的容颜?这其中是不是隐藏着更大的秘密呢?如何又认定秦陵地宫的水银就来自清或者是巴郡这个地方呢? 东汉学者许慎的《说文解字》记载,在上古时代,丹砂这种红色矿石的主产地很少,主要集中在巴郡和南越两地,也就是现在的重庆和广西。先秦古书《逸周书》里更是记载过,在西周时期,就有巴蜀地区的人向周王进贡丹砂。也就是说,早在秦朝之前,王侯们就知道并获得过这里盛产的丹砂。这些历史记载,就能迅速圈定,秦始皇地宫的大部分水银就来自清或巴郡这个地方。多年前,重庆地质勘探大队就曾在银岭山上先后找到了几十个大小不等的老矿洞。老矿洞的发现,证明了历史记载的准确性:巴山地区的汞矿开发的确在秦朝就已经大规模开始。《汉书》中的《食货志》中更为明确地说道:巴寡妇清,其家族数代垄断丹砂经营,成为巨富。因为她的家族掌握了丹穴山这个地方,世代靠着它,赚了很多钱。其中,丹穴山指的就是现在重庆市酉阳县的银岭山,这里自古以来就以盛产丹砂而著名。 酉阳邻近的彭水县郁山镇,考古学家发现了在一些河流流经的地方,有不少秘的山洞,既有有天然形成的,也有人工开凿的。考古人员认定这些山洞是当年清囤放武器的山洞,在这些山洞里能存放数量多么庞大的武器,而这些武器背后的军队,也无疑是庞大的。清收藏武器的山洞,进一步验证了《史记》中提到的清有私人武装的事实,这让历史学家感到极度震惊。在严禁民间私藏武器的秦代,清竟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不但没有受到任何惩处,反而得到了帝王高度器重,这不能不说是件奇事。 几年前,考古人员在重庆市长寿区江南镇龙山寨找到了清的陵墓,墓穴的地上建筑已经面目全非,但让谜底的揭晓更近了一步。清家族的所在地巴郡枳县就是如今的重庆东南地区。把清墓穴所在的长寿区、武器库所在的彭水县、汞矿所在的酉阳县,圈在一起观察,赫然发现,清所掌控的势力范围,恰处在中国巫文化的发源地巫山的范围之中。巫山是上古神话中的神山,是中国巫文化的发祥地,更重要的是那里还是“不死之药”的主要产地。巴人巫师,很早就了解丹砂这种特性,开始了漫长而神秘的丹术之路,并以此拥有了峡江流域无可争议的通神力量。 在当时巫文化盛行的状况下,只有将政权、军权、神权统一掌握的人,才能真正控制强大帝国的财政力量,而清恰恰就能够控制。多种迹象表明,清很应该就是一个著名的巴巫家族的传人,她就是巫师群体中最具权威的巫师。在秦始皇看来,清她是个最具专业功力的巫山“神女”。秦始皇可以完全控制她的丹砂水银,但无法获得她头脑中所掌握的“不死之术”,因而,秦始皇为了实现长生不老的梦想,完全有理由为清的丹砂经营提供一切必要条件和庇护,而作为回报,清也完全可能为秦始皇陵地宫提供大量的水银和不死之术。巴蜀女人清就能够获得秦始皇的极度恩宠,顺理成章地拥有了至高无上的特权。我们也可以换种方式理解,就是清家族庞大的丹砂产业,控制者已经不再是清了,而实际上正是秦始皇。现在流淌在秦始皇陵深处的水银,不仅记述着一个女子的古老传奇,它更记录了中国古老的巫文化给予一代封建帝王的长生不老迷梦。 秦在迁陵等边远地区,能实现“基于文书行政的郡县控制”,主要是从这里开采、运送水银,关乎丽山帝陵的工程进展,酉水地方实为秦始皇一手掌控的特区(县名“酉阳”、“迁陵”多少都吐露了这个秘密)。“酉阳天书”极有可能是现存最早的密码本了,而观看者主要应该是秦始皇本人,内容应该主要关于水银的。 陶渊明《桃花源记》及其诗中所谓“赢氏乱天下,贤者避其世”,自古以来说法众多。“里耶秦简”的发现,揭示了桃花源背景的历史真实性,从而有了确凿的证据。资料表明,迁陵县在秦始皇三十二年时有55534户,共30多万人,秦代全国仅2000万人。秦朝退出历史舞台后,中央集权如日中天,而这一地区反而发展出“汉不入峒,蛮不出山”的政治格局长达2000年。人亡政息,再也没有向秦始皇那样对水银与丹砂予求的皇帝了,武陵人做了“桃花源”中人,直到陶渊明笔下人在酉阳发现了桃花源。《重庆通志》记:“酉阳汉属武陵郡之迁陵地,渔郎所问之津,安之不在于此?据《酉阳直隶州总志》载:“核其形,与渊明所记桃花源者,毫厘不爽。” (作者系陕西古建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特邀专家;西安市风景园林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