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丹道养生 >

内丹养生法——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

http://www.newdu.com 2018-01-02 道教之音 佚名 参加讨论

     三.内丹养生法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思维和文化精华
     文化永远都是其生命的依托、精神的支撑和创新的源泉,人们可以通过有形的文化遗产和无形的文化遗产同遥远的祖先沟通,看到他们的身影,了解他们的生活状态、思想,感受到他们的情感和智慧,辨认出他们一步一步走过来的脚印。内丹养生法是经过时间的“千锤百炼”的普及实践,运用道法或道术等超自然的力量来夺天地造化之功,凝聚着历史的必然选择和人类的集体记忆。这些记忆犹如人类进化发展的固化的或活态的“基因”,是存续和赓延的筋络与血脉,其历经沧桑而脉络不断,已成为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底蕴,彰显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事实上,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的“活”体现,具有传承和凝聚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是维系民族存在发展的生命动力、精神依托,是人们的“精神家园”。
     实践是中华民族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逻辑结构的起点。重视实践经验的积累是中华民族传统思维第一个重要的本质精神。古代中国,人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和内丹养生实践中,通过观察积累了丰富的感性材料,经过思维而形成概念、判断,逐步上升为内丹养生理论。如其“无欲”、“主静”之说,即“虚静”状态下,从文化史的观点来看,“虚静”不但是古人追求内在生命力自我提升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观照外物、修身养性的主要方法,更是内丹养生的本质。其实,无论是哲学的彻语,或是艺术审美活动,它们只不过是人的内在生命力的外现方式之一,因而不可避免地与传统养生理论有着共同的旨趣——把“虚静”作为人的内在生命力自我提升的有效手段。就此而言,“虚静”完全可视为华夏民族传统文化心态的一个重要标志。所谓“鱼能吐纳而化水则不死,人能吐纳而化气则长生。”[⑧]内丹养生之道不仅有理性思维的哲学、清静无为、回归自然的艺术境界,而且形成了一种以经验为特征的直观思维、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类比推导的思维方式以及观物取象的象征思维等经验论色彩。尤其是类比推导的联想思维与内丹养生修炼的关系十分密切,这种思维方式以日常生活经验为基础,用直观的方法把“天地人”看作是一个和谐的统一体,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及人自身的和谐,通过对现象的分析,以探求其内在机理,对生命活动过程实行自我调节。这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从现象寻求本质、从有限寻求无限的过程。在这个问题上爱因斯坦曾经指出:“借助于思维,我们的全部感觉经验就能整理出秩序来,这是一个使我们叹服的事实……可以说,世界的永久秘密就在于它的可理解性,要是没有这种可理解性,关于实在的外在世界的假设就是毫无意义的。”例如在丹经《周易参同契》云: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天地者,乾坤之象也;设位者,列阴阳配合之位也。易谓坎离,坎离者,乾坤二用,二用无爻位,周流行六虚,往来既不定,上下亦无常。幽潜兴匿,变化于中,包囊万物,为逍纪纲。乾坤者,天地之本体;坎离者,乾坤之效用。其间变化包罗万象。所以,宋代内丹家俞琰就对这段话作了阐释:乾坤天地,吾身之鼎器也;离日坎月,吾身之药物也。先天八卦,乾南坤北,列天地配合之位;离东坎西,分日月出入之门。反求吾身,其致一也。乾坤为体,坎离为用。坎离二者,周流升降于六虚,往来上下,本无爻位。吾身坎离运行乎鼎器之内,潜天潜地,岂有爻位哉。其中可以具体体会到“观物取象”的象征性思维在内丹养生修炼中的运用﹙“物”是自然、社会中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象”是对这些具体事物的摸拟、概括,从“物”到“象”经历了“观”和“取”两个阶段。用它来说明炼丹的过程﹚。可以认为内丹养生法吸取了汉代以前的哲学成果,直接地大量地引用气、阴阳、五行、形神、天人关系等重要的哲学概念和学说,由此及彼、由微知显地揭示事物的类型及其关系的思维方式去阐明内丹养生的问题,使之成为内丹养生的重要概念和理论,把哲学理论与内丹养生理论熔铸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这种“由用求体”、“观物取象”、“格物穷理”的方法,以直觉顿悟方式钻研养生,思索义理,具有由现象穷究本质的朴素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意义。体现出中国古代东方的特殊思维方式。更可以认为文明有源,智慧无界,历史文化的熏陶决定了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蓄积了不同历史时代的精粹,承载了过去,孕育着未来。遍阅古代道教典籍靡遗,内丹养生文化所蕴含的“秘笈”、潜修密练的途径和手段,杂而多端。但它是经过无数先贤前仆后继、百折不挠的以人体为实验的系统工程的实践记录,而形成特有的内丹养生知识体系或技术体系。证明了宗教文化有拯救天下生灵的社会使命感,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也充满神秘感。正因为如此,内丹养生之法神秘又属于核心技术(其实“大道易简”,曰后赘文再详述),故内丹养生之道千譬百喻,寓言喻意,以有形无,以实形虚,或露枝条,或泄或亥。如不得师诀,甚难穷究。加之后世旁门曲径,汗牛充栋,各说其是,误认经书之喻意。就《周易参同契》而言,满纸“铅汞”、“龙虎”、“坎离”、“彼我”。惟得真师传授,方能明了真意。难怪(唐)施肩吾说:“道虽言传,立教者不尚于明文。藏机隐意,恐轻泄于圣言。比物属辞,乃密传于达士”[⑨]。这或许是各个时代的人们对于内丹养生文化永不衰竭的追求所表现出的巨大神秘力量所在。当然,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也不可能超越历史的局限,许多文献也同样是精华与糟粕同在,科学与迷信共存。我们应该努力挖掘和认识内丹养生文化中所具有的普世的价值。但是,受多方面的影响,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内丹养生被视为“旧文化”而备受冷落,能够理解和传承这一知识的人日渐减少,面临保存与发展的困境,亟待得到尊重保护和发展。
     综上所述,内丹养生文化是在中国历代特定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生长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思维和文化精华,涵纳着大量的实践观察、知识体系和技术技艺,凝聚着中华民族强大的生命力与创造力,是我们的祖先在实践中总结出的对生命、对大自然、对宇宙的深刻、整体的体悟认识和博大精深的智慧结晶,是不能再生的文化资源。应该受到更好的保护与利用。保护内丹养生法,就是要使文化遗产在历史与现实的沟通中鲜活起来,在本土与国际的对话中凸显出来;就是要探索一条使文化遗产贴近大众的模式,使其在最朴素的“文化回家”当中彰显人文精神和实用价值,充实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和生活方式;就是要把文化遗产放在动态发展的过程中,去伪存真、去粗取精、锤炼提纯,使之适合我们的时代,而不是固守陈规、一成不变;最终目的就是保护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如此,这项传承文明、造福子孙的事业才会曙光照耀、生机一片。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刻不容缓,亡羊补牢难以挽救,未雨绸缪才是良策,对内丹养生法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笔者建议:
     一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在于传承:文化是一种创造,也是一种选择。留住传承,就是留住了历史,就保存了文化的命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以人为载体的,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环节。笔者建议有关部门尽快出台一个评选内丹养生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文件,其中应包括传承人的定义、谱系,覆盖面、权利和义务、有关的奖惩制度、享受生活补助的界定方法、传承人的评选方式等内容(评选传承人是手段,不是目的,最终的目的是文化的传承,只有传承才能使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和发展下去)。然后有计划有步骤的组织“申遗”工作。在保护方式上,应加大整理、开发和保护内丹养生文化的力度,提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使之发扬光大;二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创新、继承和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动力。大力推进内丹养生文化的创新工作,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借助各种现代科技手段,大众传媒和现代传播技术。如今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文化传播的模式、途径、特点等都发生了深刻变革。尤其是网络信息技术的出现,使广播、影视、电信、新闻、出版、教育走向融合,使文化的传播与交流走进新时代,也因此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对此,我们要建立一定的保护机制,积极利用高科技宣传手段,把内丹养生文化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三是保护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根本在于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包含了丰富的历史知识、传统技艺、艺术资源等,能够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素质、培养人的能力,是开展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重要知识来源。从长远来讲,保护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都需要先从教育入手,把传统文化的教育纳入教育工作系统必须从青少年抓起,如编写各种读物,或在语文、历史、地理等科目中加重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的教学内容。当然,内丹产生于科学不发达的古代,又是在一个宗教的母体中孕育成长,因此,它必然带有那个时代的特征和神秘的色彩。只要我们辩证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用现代科学理论方法加以研究,从而推陈出新、古为今用。这是历史进步的规律,也是文化发展的规律。
     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提出只有几年的时间,它的形态、构成、价值、意义、本质、规律,都仍然在科学阐释和界定的过程中,它的根本意义在于实现人类文明延续和可持续发展。这是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世界遗产及其特色的保护方式的尊重。内丹养生法是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社会自然科学的渗透,长期养生经验的积累,凝结着祖先智慧与汗水的文化遗产,是人类把握人与自然运行规律的认识,又是历史文明的过程,更是历史上形成的共同价值、信念、途径和手段,并且自觉地应用于人类改造社会的实践。之所以申报保护,是由于各流派丹诀濒于失传或后继乏人,是由于它的稀有以及它在承上启下中的艰辛和不易,与此同时也向社会呼吁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我们期待着共同的担当和创造。
     --------------------------------------------------------------------------------
    [①]人民文学出版社《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第2卷第5页
    [②]《钟吕传道集•论大道》
    [③]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154页
    [④]《净明忠孝全书》卷六
    [⑤]《墉城集仙录》卷六
    [⑥]王重阳《重阳立教十五论》
    [⑦]《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第62页,商务印书馆 1959年9月版
    [⑧]《太上洞玄灵宝天尊说救苦妙经》
    [⑨](唐)施肩吾《西山群仙会真记》
     (作者:江西师范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