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玄门讲经 >

孙诚琨道长:真心忏悔,勤行五善(视频)

http://www.newdu.com 2018-01-02 道教之音 佚名 参加讨论
    
    我是来自西安八仙宫的孙诚琨,现在就读于中国道教学院,仰仗道祖慈悲,今天有幸来到美丽富饶的山城——重庆。这里仙道云集,我怀着激动感恩的心情登上这神圣而又庄严的讲坛,分享我学习祖师经典的心得。《三官经》是我们道教弟子必修的经典之一,也是信仰道教、学习道教的一门功课经。为什么这么说呢?经文开篇就讲到世间万物一切都是有主宰的,世间一切众生受苦遭难也都是有因果来由的,全是自己造作而来。但是只要真心忏悔,依法行持,悔过修善,这样就能减免自身的苦难。
    众生为什么会犯错误,为什么会有过失,是因为后天的贪欲、嗔恨、痴爱等等迷惑了人们先天本来纯朴的道性。就是因为后天各方面的影响,才使得我们在修行途中障碍重重。
    我们道教讲的先天为纯朴,后天为世俗。人的本来状态是合于道的,是清虚自然的。人善与恶的念头只在一瞬之间,为什么这样讲?念头就像风筝一样,风向哪边吹,它就往哪边走,它就是恍惚不定的。然而当今社会诱惑众多,花花世界让人眼花缭乱。所以人要坚定自己的念头,具备分辨善恶是非的本领。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哪个是顺应天理,哪个是违反自己良知的。要做到认清善恶果报,明白祸福由来。
    人们不但要知道自己过错的根源,更要懂得过错之后去忏悔。用赤诚的真心,忏悔自身的过错。我们在学习《三官经》中不难发现,在短短的一千六百七十五字中,光是“悔过愆尤”,就出现了三次。从经典里我可以感悟到:忏悔法门在修行路上是很重要的。无论是社会大众还是出家修行的道友,“忏悔”这门功课是要行持修练的。
    那么何为“忏悔”?“忏”者是“忏其前愆”,从前造下的所有恶业过失全部忏除,永不复起,是名为“忏”。“悔”者,“悔其后过”,从今以后,所有恶业过失全部断灭,永不复做,是名为“悔”。“忏悔”,并没有那么简单,这也不仅仅是身中的功夫,更重要是心地的功夫。因为“心”是我们身中的主宰,我们的一切行为其实都受“心”的支配,在道教看来,万物唯道生,心是体道之枢机,故曰修道即是修心,做到如法的把握自己的心,那么就可以轻松地控制自己的身了。我们每天都要诵持的《早晚功课经》中,就有《邱祖忏悔文》,其意思是说:自从历劫轮回到今世,我们借五行而有身,只因为贪嗔痴爱杀盗邪淫而犯下种种罪障,所以导致轮回辗转,受无边苦恼,我们必须思沉沦之苦,发清静之心,皈奉圣真,特求忏悔。如此真心行持,方能消除种种魔障。我们要知道真正的“忏悔”,是让我们认识到历劫以来迷失先天真性,因后天沾染的贪嗔痴爱而造下的杀盗邪淫等等无边的罪业。就因为造下的无边的罪业,结果造成了我们修行路上的种种障碍,使我们在轮回中打转,在苦海中游荡,永无出期。
    “忏悔法门”在修行中的作用是断除障碍,我们历劫的罪业和今世的罪业,就像背着包袱爬山。爬山的过程就代表修道的过程,身上的包袱,就好比我们自身的罪业。包袱越重,障碍就越大,负担也就越大,爬山的路程就越艰辛,走的也就越慢。所以,要通过忏悔法门来消除这些业力障碍,放下包袱,使我们修道之路更轻松,更顺畅。最终登上高峰。我把“忏悔”总结了三点:第一是认识过失,第二不犯前罪,第三是不造后过。只有真正的认识到自己的过失,不再犯同样的过错,也不造下新的恶果,这才是“忏悔”在修行和生活过程中的意义。
    我们修道的人要“忏悔”,世间的人也是同样需要“忏悔”的。也许有人会讲,我们又不修道,为什么需要“忏悔”呢?这一点要知道,“忏悔”首先是要让自己知道历劫以来造下多少罪业,今世的苦是从何而来,为什么我们会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种种不顺?为什么会有无边的烦恼?为什么总有无端的灾祸发生在我们身上?这种种的不如意、不顺心,难道真的是无故发生的?所以对于普通大众来讲,这里才是“忏悔”的核心意义,我们要深刻的明白,这种种的不如意、不顺心,都是我们自己招致的,或为祖上所造、或为我们前世所造、也可能就是我们今身所造,解除这些烦恼与灾厄,最根本的方法就是从自己身上找问题的根源,平和的去接受它们,发清静心、勇猛心,真心的忏悔,这样长期的坚持下去必能渐渐减少我们的苦难。
    如果说“忏悔”是减少和消除自身的障碍和罪业的必要法门的话,那么“修善”就是为自己增加修行的资粮。不管是修行人还是世间人,不但要学会“忏悔”自身罪业,还要修善积福。我们要用“忏悔”来消除罪业障碍,从后天物质世界返回到先天的清虚世界,这本身就是修道的总过程。在这过程中,我们要明白修善的意义和修善的方法。
    我们西安八仙宫,多年来一直大力倡导和践行“五善法”。在道众中,修持“五善法”是修善的基准,在大众中修持“五善法”是修养道德的榜样。“五善法”分为:心存善念、口语善言、行为善事、传播善果、广结善缘。
    前面也讲到了念头是方向,所以确立一个善的念头,是修道的第一步。心中存善的念头,他会为以后在修行和生活上,指明正确方向。
    我刚住庙的时候,有位老修行给我讲了一个小故事。说从前有个道人,天黑以后赶路,旧社会的时候,好多地方没有路灯,因为天太黑,道人在路上被石头坑漥绊倒几次。他继续往前走,看见一个人提着灯笼向他走来,这时旁边有人说,这个瞎子真奇怪,明明自己看不见,却出门时还要打着灯笼。道人顿然感到奇怪,上前一步打问盲人说:“你是真盲人吗?”盲人说:“我从生下来就见不得一丝光亮,只怪前生业障重,今生做了一个瞎子。”道人就更加奇怪了,就问:“那你干嘛出门还打着灯笼?”盲人说:“我听说到了晚上,人们都像我一样成了瞎子,因为天太黑,所以我就打着灯笼出来,主要是给人们照个亮光。”道人感叹到:“你这个人心地这么好,原来你打着灯笼是为了别人着想。”盲人说:“我自己眼睛虽然看不见亮,但是心里能看见,于人方便也是给自己行个方便。”一个简单的行为,不简单的境界,道人顿时钦佩万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是富贵还是贫贱,只要心怀善念,实实在在的做事,就会赢得人们钦佩和学习。种善因终会结善果的。心善则美,心纯则真。心存善念,阳光就会照耀你。心存大爱,崇高就会追随你。心存感恩,贵人就会青睐你。
    我们不但要存善念做事,还要讲善语劝人。俗话说:祸从口出,妄言绮语是修行上比较难过的关。有的时候,说话之间不走心,修道的人有时也会常常犯口业罪,更何况是大众百姓呢!
    语言是人们生活中交流的主要方式,“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口语善言,不但是修行要做的功课,更是社会大众建立各种关系的重要工具。现在新闻中常常报道因为语言之间发生口角冲突,最后导致一系列伤天害理的事发生,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所以讲善言行善语,在各个方面都起到了善意的沟通和传意作用。一个修道人会用善语良言,那么他在讲经说法、开导劝化方面就有说服力和感召力。一个在家人,会用良言善语,那么他在人际交往、社会活动方面,就会有好的人缘和机遇。
    人们常常会把说好话做好事放在一起。的确,语善言,行善事都是行善的方法。关键看你怎么去做,会不会做。有些人又会说了,善语、善行还不好做吗?那当然不好做了。问问自己的良心,是真诚的吗?是不求回报的吗?我们道教倡导的是自然纯朴行善,并没有讲求高调宣传和追求名利等等一切利益。道教讲清虚无为,追求和崇尚自然和谐,所以做公益也好,做慈善也好,要求纯朴实在。要做雪中送炭,不要做锦上添花。用自身的朴实良善的念头去实实在在做有益的事情,这才合乎我们倡导的行为善事。
    什么是传播善果呢?我认为是先要自身做到存善的念头,讲善语良言,实实在在做善事,才能言传身教的传播善果出去。先把自身做好,才能影响到周边的人。现在国家在提倡传播社会正能量,在我看来,传播善果就是传递社会正能量。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和道德水平,同时也在影响身边的人。通过自身的修为,能教化有缘众生,使这份正能量传递下去。我们道教讲,仙道贵生,无量度人。道教更是一个济世度人的宗教,讲究自度度人,自度就是把自身功夫做好,修持磨练,从而再去普度有缘,做到广结善缘的目的。
    通过了解和行持“五善法”,使我们明白了内心的念头和修善的方法。同样在修善的路上,我们的真诚心、平等心、慈悲心会和祖师神明有所感应。邱祖曾说,我们只要有三分的修行,祖师就会有七分的感应。无论是“忏悔”法门,还是修持“五善法”,都在修行上和生活上能够提升自己、减少修行的障碍和罪业,增加修行的资粮。无论是出家修行的还是在家大众,感召报应是无处不在的。《三官经》中详细阐释果报之法和感召报应之德。让我们感受到祖师神明的悲悯之心。祖师的经典不但能普度我们有缘众生,更多的是让我们修道悟道,最终超脱生死,与道合真。
    通过学习《三官经》,我切身感悟到祖师的慈悲。《三官经》指出了人们苦难的来由和消除障碍的方法,为众生指明方向,也为修道者点燃了明灯。在准备这次讲经稿时,我写了八句偈语,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也做为此次讲经稿的结语吧。
    大道慈悲佑善人
    世间祸福皆有因
    贪嗔痴爱迷本性
    悔过愆尤需真心
    诵经布施常忏悔
    修善积福斋戒勤
    唯愿祖师加拥护
    福德感应万万春
    真诚的祝愿大家身心安泰、喜悦祥和,福生无量天尊。
    更多链接:第七届玄门讲经暨山城论道专题报道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