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其它 >

浙江的闾山道及有关陈靖姑的信仰与戏曲(3)

http://www.newdu.com 2018-01-02 道教之音 佚名 参加讨论

    (3) 小说传播
    浙江民间流传的有关陈十四夫人事迹的小说凡四种:《陈十四全传》共六十回已佚,民间艺人徐扬台曾见过。《闽都别记》共四零一回,传自福州,清中叶福州人何求篡,其中“洛阳桥观音显应”、“靖姑避婚闾山学法”、“陈夫人祈雨捉蛇首”与丽水鼓词《夫人传》关节相同。《临水平妖传》共十七回,传自福清。《陈十四奇传》,近人叶中鸣据流传于浙南民间的传说、鼓词整理的,浙江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二年出版,共二十三回。为供研究者参考,现将其回目抄录如下:
    第一回宴蟠桃天宫聚群仙,弹天柱红雨孕娇娥
    第二回惜花怜物静姑不平,巧取豪夺南蛇托梦
    第三回王知县遣差求法师,陈法通代父斩妖魔
    第四回施妙计大哥擒妖怪,泄天机小弟纵蛇精
    第五回啖法通蛇公瞒蛇婆,害静姑南蛇怀诡计
    第六回求妙法假十四上山,雷仇恨真静姑登程
    第七回师父三试难分虚实,观音一点易辨真伪
    第八回读天书陈十四减寿,调法宝南蛇婆中计
    第九回洞宫山众妖邪啸聚,蛇太洞南蛇婆点将
    第十回黑松林除妖庆太平,古溪洞灭怪结金兰
    第十一回假拜寿巧计擒魔王,真妙法炼丹救十五
    第十二回篾缆精逞霸七里泷,南蛇婆喜庆得二宝
    第十三回真作假南蛇公中计,假充真陈仙姑识妖
    第十四回降妖魔古田县会师,救黎民南天门评理
    第十五回山穷水尽南蛇末路,柳暗花明观音赐剑
    第十六回落花重开法通再生,残月又圆陈家团聚
    第十七回南蛇婆三探昭阳宫,蔡皇后一惊摔玉杯
    第十八回乱毛汉一语值千金,陈十四除害上京都
    第十九回报宏恩陈丞相奏主,雪冤仇昭阳宫捉妖
    第二十回陈十四五神庙斩魔,观世音潮音洞匿蛇
    第二十一回法清哥大闹潮音洞,十四妹智歼南蛇婆
    第二十二回创新法惹恼闾山师,求甘霖怒斩两雷神
    第二十三回蛇尾巴伺机报夫仇,陈十四含冤离人间
    四、夫人戏《九龙角》
    浙江称以陈靖姑为主角的戏为《夫人戏》,又名《夫人传》、《九龙角》等,原为闾山道仪式剧之一,后成为浙江古老剧种松阳高腔的代表性剧目。演唐大历年间道教闾山派始祖闾山九郎及闾山九母的女弟子陈靖姑除妖灭怪救良民的故事。流传于浙南及浙西南的温州、丽水、衢州、金华一带。全剧共三本,可演三至五个晚上,其中农村因村民喜看长戏,三个晚上可演毕;城镇则不宜太长,一般需演五个晚上。剧中保存着大量道教闾山派的教义、科仪演示方式以及法器、法服的式样规格等等,吸取了大量浙江民间的宗教信仰、社会习惯、民情民风、方言土语,同时还完整地保存了松阳高腔的唱腔和音乐。所有这些对于我们探究戏剧与宗教、信仰与民俗以及松阳高腔的源流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九龙角》俗称“夫人戏”,是松阳高腔的主要看家戏,凡提及松阳高腔,人们就指说“夫人戏”。它取题于民间,集浙南及浙西南山区有关陈十四娘娘故事之大成,生活气息浓郁,语言朴素通俗,音乐古朴,表演粗犷,甚为群众喜闻乐见。
    (1) 《九龙角》的剧情
    《九龙角》全剧凡三本,头本二十八出,二本二十二出,三本二十五出,合计七十五出。
    头本演观世音于天庭梳头,不慎掉下两根青丝变作一对蛇妖下凡作乱。为除妖害,观音剪下三片指甲,命其分别投胎于陈家、李家和林家,是为陈夫人正姑、李夫人三妹,林夫人九姑。同时命红孩儿下凡相助。正姑投胎于福建福州古田县道教法师陈上元为女,红孩儿化身为幼童亦为陈上元收养,取名法清。上元尚有长子法通。时朝廷命官张石奎携夫人叶氏入授予江州府,过黄河渡口时叶氏被黑蛇吞噬,石奎求救于叶天师,天师授令符召四大天将降伏黑蛇。黑蛇败退南庄庙与蛇母结为夫妇继续作乱,蛇母化身作圣母娘娘托梦当地书生黄孔文,称从今年开始,南庄庙的祭品必须有一对童男童女,否则地方不得太平。本年度祭奠头首黄孔文其兄黄贵字闻讯叫苦不迭,百般无奈,最后只好决定献出自己唯一的女儿。孔文得知是蛇妖作怪,乃求救于法师陈上元。上元命法通、法清前往收妖。法通布下天罗地网,用麻绳铁索捆绑住蛇妖,不料因法清泄露法术,蛇妖逃脱并卷土重来,反而吃掉了法通,法清狼狈逃回。陈靖姑见此状,决心上闾山学法为民除害。蛇母闻讯,甚惧,乃化身为假正姑先上闾山学法。待正姑到达闾山时,蛇母已学就并下山。正姑学就后下山,在苏毛岗斗败蛇母,将其斩为两段:七尺蛇尾去半天游嬉,三尺蛇头飞入皇宫继续作乱。正姑在归途中救活被黑蛇吞噬的叶氏,终于使张石奎夫妇团圆。上本终。
    二本演野猪妖先化身作王志宗的书友陈兄诱骗王志宗去云南经商罗缎,然后再化身作假王志宗占去王妻葛氏。志宗归,因斗不过猪妖化身的假王志宗,无法入家门与葛氏团聚,乃求救于其叔王三老及其师书馆先生,然均无济于事,法师张和郎应请前往收伏,亦被猪妖所败。后幸遇陈靖姑,才得以除灭,使其夫妻团圆。接着,陈靖姑又以排骨炼丹法及入地府取魂,先后救活了被蛇妖所吞的李三妹和林九姑,并与她俩结拜为姐妹,授以闾山法术。继而,陈靖姑入南庄庙斩了黑蛇,救活其兄陈法通,因法通残疾过重不能行走,乃送入半天支头被封为“改正先师”。又宣召王志宗夫妻入南庄庙显灵领受香烟。二本毕。
    三本演陈上元夫妇未等正姑闾山学法归来就将其许配给林色之子林大郎为妻。正姑虽然在闾山师母前发誓永不出嫁,嫁人则深江大海而死。但最终还是屈从于“孝”字,听从父母嫁给林大郎,不久就怀孕了。时值大旱,禾苗枯焦,百姓叫苦连天。县官马中魁张榜召请法师求雨。法清揭榜应召,由于蛇妖打断雨路,求雨失败,险些被活活烧死。正姑为解其难,不顾个人安危,竟剖腹取胎,然后上雨台与蛇妖作殊死的斗争,终于求得甘霖,百姓感恩不尽。蛇妖死不罢休,其三尺蛇头飞入内廷吞噬正宫娘娘后,化己身为假正宫以取代之,同时吞尽三十六宫七十二院宫妃均以纸画代之。最后装病称只有陈靖姑的心肝可治,乘机吃掉正姑。正姑法力无边,在李、林二位妹妹的协助下,经过一场智斗,终于使蛇妖原形毕露而除灭之。接着又运用排骨炼丹法救活正宫娘娘,并借用万岁赐予的一杯玉茶扑灭了杭州一场火灾。唐大历王感激不尽,封陈靖姑为十四一品夫人,封林九姑、李三妹为十五一品夫人。林大郎及其两个儿子走马、灵通亦各有所封。全剧终。
    纵观全剧,以陈十四斗蛇妖为主脑,把激烈而惊险的搏斗场面,写得层出不穷,千姿百态,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充满优美而悲壮的神奇色彩。
    (2) 《九龙角》的脚色体制
    《九龙角》保留了古老的松阳高腔初期的脚色体制的“三档”及“八把交椅”分工法。“三档”的分法如下:
    第一檔:生(正生)、旦(正旦)、净、丑;
    第二檔:小生、占(或称“贴”)、外、夫(或称老旦);
    第三档:小角(或称“下手”)、末。
    上述三档以第一档为最重要,故陈靖姑、陈法清、蛇妖、野猪妖、王志宗、林大郎等重要脚色均放在第一档扮演。其中尤以正旦陈靖姑为主要角色;二档次之,故陈法通、陈上元、闾山九郎、葛氏等放在这一档扮演;末虽列为第三档,但在演剧中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角色,要求戏路宽、演技全面,往往演戏中缺档的角色,除应工本工外均由末来担任。
    “八把交椅”指一、二两档的八个脚色。第三档又称“下檔”。这三档十个行当可演几十个角色,故艺人们说:“八把交椅加下档,什么戏文都能做。”显然,这就要求演员一专多能,包括“反串”等功夫。
    “九龙角”的“三档”、“八把交椅”的脚色分工制,为后来松阳高腔正式形成“十大正脚”制奠基定了基础。这十大正脚为:正生、大花、小花、小生、老生、付末、正旦、贴旦、花旦。其中以正旦、正生为最重要。
    (3) 《九龙角》的表演特色
    《九龙角》作为戏曲剧目,自然亦讲究唱做念打“四功”及手眼身法步“五法”,亦运用把子功、毯子功、腰腿功等等,这一些与其他戏曲剧目并无二致。所不同的即具有自身特色的是,它吸取了闾山派师公在法事演出中的一些作法,从而更丰富了自身的表演。例如:手法上的“捏诀”,步法上的“罡步”就直接来自闾山教。
    手诀本来是师公在法事仪式中,用来请兵请将、驱魔除鬼时的与咒语配合使用的各种手势。《九龙角》中的陈靖姑正是运用这些手诀宣召天兵天将与蛇妖、猪妖搏斗并最后战胜它们的。每个手诀都有自己的名字和捏手。如“大门诀”,其捏法是:二手竖立,手心向里,双手的食指、中指伸直并拢,左手小指插入右手无名指与大拇指之间,左手无名指搭在右小指上,右无名指搭在小指上,左右大拇指各自搭在无名指第一关节处。(见图一)“双箭诀”,其捏法:二手背相靠,两手小指互相勾紧,中指弯屈,大拇指搭在中指关节上端处,两食指伸直相靠,两无名指从中指后插入中、食指之间。(见图二)“射箭诀”,其捏法:两手食指交叉,右手食指在外,其他手指动作均与“双箭诀”做法相同。(见图三)“后门诀”,其捏法:二手背相靠,右手无名指、小指弯曲,中指伸直,左手中指搭在右手中指尖上,左手无名指从左手中指后勾住右手无名指及小指,右手大拇指搭在左手无名指第二关节处,右手食指勾着左手食指尖,靠在右手中指的第二关节处,左手小指弯曲,左大拇指搭在左手小指尖处。(见图四)。〖KH+1mm〗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