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原名老子, 乃诸子百家之一. 至唐玄宗, 取上篇之 「道可道」 之道, 下篇之 「上德不德」 之德, 改称道德经. 老子姓老, 如二十四孝中, 娱亲之老莱子, 亦姓老. 不知史书为何称老子姓李? 或因古字体 「老」「李」 极形似? 实则春秋时并无李之 一姓, 甚至有人称并无李之一字. 其实李乃菓名, 如桃、杏. 「老子」一书之为书名, 亦如孙子、墨子等等. 当时百家争鸣, 人若求出名, 都以著作播名于世, 故战国时百花齐放. 唐朝在五胡乱华之时, 原为鲜卑族与汉族之混血族群. 建立朝廷, 统一天下之后, 必须涤除胡之血统, 认承古代圣哲为祖宗, 于是乃认祖归宗于老子, 而姓李. 自汉初立国, 史称「文景之治」 因文帝之母窦太后, 崇习道学, 甚至汉武帝虽独尊儒术, 事实上, 依然 「外尊儒术」. 却都 「内崇黄老」. 道德经虽然仅五千二百五十四字, 但自古以来, 为其批注者约二千七百人, 批注字数,约五千万余字, 亦即每一字约有一万字批注之. 即在国外, 译者亦多, 据统计, 除圣经外, 将原文译成外国文字者, 老子名列第二. 现在流通版本皆用晋朝王弼之注. 王弼著作甚多, 不幸二十四岁即去世, 才子早夭, 实为中国文化之损失. 因道德经之名, 而称道家、道教, 实则「道」所指, 乃指其可行之道, 「德」者,得也, 乃指其所行之得. 王弼注「可道之道, 可名之名, 指事造形, 非其常也.」但未将此「常」字加以重视. 用现代名辞, 此常, 乃系指本体. 故「常」具「无」与「有」. 因具无, 真空生妙有, 所以可以观其妙, 「常」具「有」, 有乃无疆无涯, 所以可以观其无尽之物. 「无」因有「有」而无, 「有」因有「无」而有. 是以在本体「常」之所以说「常有」、「常无」, 而非说「道有」「道无」. 古圣哲无论儒、道、释、皆重「一」. 孔子:「吾道一以贯之」,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释迦先说四谛, 再说十二因缘, 皆是方便, 为初学弟子说世间法. 最后则说「祇此一乘法, 无二亦无三」. 是以道德经第二章, 即声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 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 更能解释第一章之「常有」「常无」. 唯有本体, 包涵万有而真空, 是以有与无皆出自本体, 故「玄之又玄」. 唯生起作用, 乃有分别心, 是以有「道」, 有「德」, 一切皆源于「知」之一字, 此即分别心. 故「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 长短相较, 高下相倾」. 有「此」方有「彼」. 第十章则更明显说「载营魄抱一」, 「营」指物质, 「魄」指精神. 此身载二者, 修行须抱「一」. 此本体「视之不见, 听之不闻, 搏之不得, 皆不可致诘」. 义即不可思, 不可议. 而道之起用, 则用于本体之具「有」具「无」, 故「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 无论造屋、制器皿, 皆本于此, 故一切视、听、及任何举动, 皆由于本体, 故将物质精神「混而为一」. 再特别说明「常」为本体. 「万物并作, 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 是谓复命, 复命曰常, 知常曰明, 不知常, 妄作凶」. 由此更可证明「常」乃指万物万事之本体, 而非经常、恒常. 道乃指本体起用之行, 虽亦不可言说,不可规范, 但整部道德经, 用种种说法描述其形式及行法. 至于本体, 可由一偈, 约略状其一二「有物先天地, 无形本寂寥, 能为万物主, 不逐四时凋」。此即「常」 「有物」故「惚兮恍兮, 其中有象.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 其中有精, 其精甚真.」皆说本体之「有」. 释家则描述「物」之始, 为「邻虚尘」, 继问多少「虚无」可作成一物质? (邻虚尘). 故释家认为物质, 皆为虚幻. 是以憨山大师描述中国三大文化, 儒家所说为「世间法」, 道家所说为「出世间法」, 释家所说为超「世间」及「出世间」之「超世间法」. 老子所注重者, 另一重点为重柔弱, 而忌刚强. 强调柔弱乃「生」之徒, 刚强乃「死」之徒. 当「生」长之时, 无论植物.动物; 皆极柔. 极弱. 而「死」, 无论枯枝败叶, 或尸体, 皆极僵硬. 故老子教人处事待人, 尽量以柔和为主. 老子提倡谦下, 如第八章:「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 如第三十章「果而勿矜, 果而勿伐, 果而勿骄, 果而不得已, 果而勿强, 物壮则老, 是谓不道, 不道早已」。又如第三十四章:「万物恃之而生, 生而不辞, 功成不名有,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 如第五十一章 「故道生之, 德畜之, 长之, 育之, 亭之, 毒之, 养之, 覆之, 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 长而不宰, 是谓玄德」。 老子非攻, 非战。 如第三十章「以道佐人主者, 不以兵强天下, 其事好还。 师之所处, 荆棘生焉。 大军之后, 必有凶年」。 第三十一章「夫佳兵者, 不祥之器, 物或恶之, 故有道者不处」。「不得已而用之, 恬淡为上。 胜而不美, 而美之者是乐杀人。 夫乐杀人者, 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战胜以丧礼处之」。第六十九章「用兵有言, 吾不敢为主而为客, 不敢进寸而退尺…祸莫大于轻敌, ….故抗兵相加, 哀者胜矣」。 老子提倡自然, 反对一切人为. 人应以地为法, 地无分别心, 地承受万物, 孕育万物, 包藏万物, 故称地为母. 地乃以天为法. 顺春夏秋冬之转, 承旱涝风雪之变. 天乃以道为法, 行所当行, 润泽而不言功, 普惠而不望报. 道乃以自然为法, 有所自﹝因﹞, 必有所然﹝果﹞.绝不逆天行事. 老子重视, 和光同尘, 反对特立独行, 不作异于常情之事.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故「飘风不终朝, 骤雨不终日.」 老子反对以「自我」自重,故「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故「自见者不明, 自是者不彰, 自伐者无功, 自矜者不长.」。「及吾无身, 何患之有」? 老子认为世间之提倡圣贤、孝慈、忠良皆因大道废, 乃有圣者智者出. 为争取圣智之名, 而有大伪. 六亲不和, 方有孝慈之鼓励. 国家昏乱, 乃见忠臣. 君主无能, 乃显良臣. 世之所以有善有美, 皆因有不善不美. 老子主张「重」与「静」, 反对「轻」与「燥」. 因为重为轻之根, 静为燥之君. 重则不敢轻举妄动,静则不会失言寡信. 动物中牡强、牝弱, 牝则以静胜牡, 故知其雄, 守其雌. 老子所谈似为一般人说做人处世之道, 其实乃为当政者谈治国御民之帝王术. 老子反对多言, 「多言数穷, 不如守中」.「行不言之教」.「信言不美, 美言不信」.「善者不辩, 辩者不善」. 老子数数提出「善」, 善不仅是善恶之善,而多数是指「能」. 所以第六十八章, 具体提出「善为士者不武, 善战者不怒, 善胜敌者不与, 善用人者为之下, 是谓不争之德, 是谓用人之力, 是谓配天、古之极」. 是以我认为老子是最善知如何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是最高明的权术家. 老子主张少欲知足, 如第九章「持而盈之」. 「揣而梲之」.皆是不知足. 「金玉满堂, 莫之能守」.「富贵而骄, 自遗其咎」.皆是不知足而又多欲, 最后多有身败、名裂、国破、家亡、之结果. 老子并非主张不「行所当行」, 而是应该「行过便休」.而且主张「功遂身退、天之道」. 所以老子又主张「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自然乃「因」有所「自」, 是以「果」有其必然. 自然即是因果. 因是动机, 果是果报.无无因之果, 亦无无果之因. 即使并未实施, 起心动念, 已造成因果 . 故古人有诛心之论. 老子反对一切人为的仁、义、理、智、信, 认为人为即伪. 故老子认为「道失而后有德」, 贪得无厌, 因为不遵守应行之道. 故失道, 而只注重德. 「德失而后有仁」, 多臧诲盗, 于是提出人对人的仁字, 己所不欲,毋施于人. 「仁失而后有义」, 义者宜也, 不知仁, 仁,乃人对人应处之道, 则其它人虽事不关己, 亦觉此事不宜作, 此人不宜交. 所以方讲义. 「义失而后有礼」, 义原是应该人人具有的, 应该施行的. 可是特别被提出, 使有了「义人」「义行」. 为了使人人都能做适宜于社会群居的行为, 不得已, 而提倡礼. 礼者理也. 礼法不出人情, 便是合理. 但是在老子的心目中: 礼之行乃是因为「忠信之薄, 而乱之首」.所以孔子问礼于老子, 被老子大教训一番. 孔子之所以了不起, 是他在弟子面前, 被老子严词训斥, 他不但不拂袖而去, 反而赞叹老子「其犹龙耶」! 老子认为执政者治理国家, 应该重实际, 使民少知寡欲. 故提出虚其心, 实其腹.老百姓所求者, 只是饱暖, 安居, 无忧虑. 使人民造反、革命, 是不太容易的事,但是如果不造反, 也是死路一条, 于是只好铤而走险了. 老子认为为政不在多言, 言多必失, 言而不行, 则必寡信. 治国,「信」比物阜, 兵强更重要, 所以孔子看重信. 李斯为秦取信于民, 以重赏移石碑. 老子提出「治大国, 若烹小鲜」, 这个比谕, 实在极妙. 烹小鲜, 动太多, 则烂,动太少, 则焦. 治大国, 亦然! 管太严, 如筑高堤防川; 管太少, 则水溢满漫流.是以不可无「法」, 使人民无所遵循; 又不可法令如毛,则使人民动辙得咎. 老子的三宝. 提起三宝, 人们使联想到佛家的佛法僧三宝. 其实早在纪元初佛法传入中国的二百五十年前, 老子即提出三宝. (第六十七章). 「我有三宝, 一曰慈,二曰俭, 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慈故能勇, 俭故能广, 不敢为天下先, 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 舍俭且广, 舍后且先, 死矣. 夫慈, 以战则胜, 以守则固, 天将救之, 以慈卫之.」猫很怕狗, 鸟很怕鹰, 但是母猫保卫小猫, 狗来则母猫竖身以卫之. 老鹰捉小鸡, 母鸡奋身以卫之. 因为慈爱, 故勇敢. 俭故能广, 我们能将时间、精力、不浪费, 便是俭. 于是方能匀出时间和精力, 广扩做更多的事. 人人争先便多争斗, 是以老子经常提出居下, 处后. 便无人与之争. 若是舍后而争先, 再加上不慈而勇, 不俭而广, 一定是死路一条. 老子之中心主张, 是守弱而不逞强; 处下处后而不居上居先; 务实际而不崇尚虚荣; 慎言语而不夸大张狂. 有所不为, 始能无所不为. 五千言的老子一书, 两千五百年以来, 成为千千万万人的座右铭, 成为治理国家的最高政策。 (作者:叶曼 国学大师,先后师从南怀瑾先生、陈健民上师,为赵朴初先生挚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