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其它 >

也谈“相术”文化

http://www.newdu.com 2018-01-02 道教之音 佚名 参加讨论
    我们生活在一个纷繁复杂的世界。这个世界充满了许多未解的、难解的谜,有许多特异的文化现象。这些特异的文化现象几乎有着长达数千年的历史,而且几乎都是带有普遍性的,它们超越民族,超越语言。介于是非之间,信之者说“有”,攻之者说“无”,有人信为圭臬,有人斥之为迷信,长期以来,尚未得出众口一词的结论。
    相术就是这些特异文化中最常见、最普遍的代表。相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是民间方术的一种。在重视检讨传统文化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对相术进行一番审视与评判。
    中国古代相术所依凭的先天决定论是极其荒诞的。这种先天决定论不顾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和人类后天的努力,无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创造力。相术让人“无为”,生就富贵相,既有富贵之命,生就贫贱相,即受贫贱之苦。这种对命运简单的判断是毫无根据的。人的先天因素对寿天、智愚、疾病、生育等确有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是十分有限的。个人的社会地位、事业成就及吉凶祸福,除与家庭出身有一定的关系外,主要取决于个人后天努力,并受外界社会环境的影响,与人的先天因素并没有直接联系。按照唯物主义的理论,世上根本不存在先天决定并且一成不变的命运。一个人在社会竞争中获得成功还是遭受失败,最终还是要取决于自己后天的努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注意审时度势,正确地掌握和适应社会发展规律,即便相貌平平,出身寒微的人,也是能够大有作为的。反之,一个人终日无所用心,即便是相貌堂堂,先天条件特别优越,也只能是一事无成、碌碌无为。可见,相术在对命运的诠释中,倚助与宣扬了天命论,是不符合唯物主义观点的。
    现代生活节奏快,如何才能瞬间看透一个人呢,这就需要以貌取人了。通过外部的形来判断内心的神。形,指的是人体外部所反映的信息;神指的是人体内部所透漏的气质风韵,相术讲究的是形神结合,并以此断吉凶。
    神有余的人精力充沛,眼睛明亮清澈,不会左顾右盼,现出茫然无主的神态。其眉毛生的秀丽细长,神态安详,举止大方,并透出一种洒脱。眼睛向远处看时,就像秋天的日光照射,像霜降大地一般透着巍然和宁静,从脸上根本看不出是喜是悲,而总是那么安详,神态自若。眼睛向近处看时就像春风拂过乍开的花朵般温暖和煦。当重要的事情发生时,神色刚毅,就像猛兽在深山里漫步一样,众山远远地视其威严,凤凰在前面为其引路,尊显华贵。坐下来时稳稳当当,像巨石一样。躺下来时没有一点声响,不翻来覆去。走路像位处平坦地段的流水一般自然,潇洒有度。站着气宇轩昂,像高耸的山峰一样巍然屹立。从来不多说话,不随便说话,不轻易开口。性子很稳,不急不躁。心底总是很安宁,冷静地面对开心和不开心的事,荣誉和屈辱的事,都不会喜怒于色,事情再多、再杂、再难处理,也一样面不改色,从容应对。这是大贵的人。
    神在人行体内,从外是看不到的,神气是一个人的命根。如果一个人的气聚集,血液就会上下流通顺畅,神气也会很稳定;如果一个人的气很散,血液就会流通不畅,而没有神气,人就会显得没有一点生气。一个人神气的清浊是可以从面相上看的出的,形体端庄,面目清秀,其人心神也畅亮,气血就会调和,眼睛就会有神,从气色上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身份的高低贵贱。
    一个人的神气以内敛为好,如果外泄就会抢人风头引人嫉恨,从而给自己引来灾难。神气内敛的人会显得很稳重,从而会给人一种畏惧信服的感觉,这是好的。如果一个人的神气有余,但形体长相不好,说明其能发达显贵;或者一个人神气不足,而形体长相优越,说明其能大富。一个人的神最好不要受到惊吓,否则会折寿。人的神态间也不能显得太急躁,太急躁容易犯错,也即“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神不足的人就是没喝酒也像喝醉了一样病歪歪的;没事也天天摆个苦瓜脸,像有什么烦心的事似的;看着像没睡醒一样没有一点精神,成天昏昏沉沉的,刚睡下就醒了,根本不能进入最佳睡眠状态。没哭也像哭了一样,就像受了多大的惊吓似的。没疯却像个疯子,不开心却显得很开心,心里没有什么惊慌的事,却看起来总是惊慌失措的样子,长得不傻,神态举止却像个傻子,没有什么可怕的事,却总看起来谨小慎微,一副卑怯的样子。神色间总显得恍惚不安,悲悲戚戚的样子,害羞不大方,说话声音很小,刚开始语速快,往后越慢,脸上没有一点神奕,却是死气沉沉,就像是受了多大的凌辱似的。这样的人一生不会顺利,就是当了官也保不住,而且还会有牢狱之灾。
    看一个人,如果气度很大,又有德行,而且有超强的忍耐力,这样的人才识过人,懂的人的心思;如果一个人气度很小,凡是都不能容人,就会难有作为,即使有钱财,也不会受人尊敬,可能会落入小人之列。
    自知限于水平,谬误之处,在所难免,切盼读者有以教我!
                 (本文作者:道教之音特约评论员,转载请标注来源)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