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是中国的土宗教,距今已经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其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的鬼神崇拜。 东汉时期,张陵奉老子为教祖,尊称太上老君,以《老子五千文》为主要经典,创立了道教。魏晋时期开始,道教逐渐分化为上层神仙道教和下层民间道教两个较大的层次。 南北朝时期经过葛洪、寇谦之、陆修静、陶洪景等人努力和改革,道教成为与佛教并列的中国正统宗教之一。 隋唐时期道教发展十分迅速,涌现了许多道教学者,如孙思邈、成玄英、李荣、王玄览、司马承祯、吴筠、李荃、张万福、施肩吾、杜光庭等,他们对道教的教理、教义和修炼方术等方面作了全面的发展。并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道藏——《开元道藏》,这一时期,道教宫观不仅遍布全国,且规模日益宏大。 北宋历代帝王承袭唐朝道儒释兼容和对道教崇奉扶植政策,宋徽宗则把道教定为国教,并创立了道学制度; 宋室南渡以后,形成了南宋与金、元南北对峙的局面。当时道教内部宗派纷起,在金元之际,北方先后出现了太一道、真大道、全真道、天师道等道派。 在元统一全国之后,天师道在北方得到迅速传播,全真道在南方有较大发展。其他力量较为薄弱的各道派则逐渐与天师道或全真道相融合,符箓各派(如茅山宗、阁皂宗等)融入天师道(龙虎宗)之后,统称为正一道,从而形成正一和全真两大道派。 明朝建立以后,道教承宋元旧制,分为正一、全真两大派系,官方发给不同的度牒。正一道的政治地位居道教各派之首。因为明太祖认为禅宗与全真道“以修身养性,独为自己而习”,无助于伦理教化,所以重视正一而贬抑全真。因此全真道在明代政治地位下降,教团发展受限制,远远不如金元时期。明代著名的道士有《太和文集》的著者邵元节、著名神怪小说《封神演义》的原作者陆西星等。其中最为有名的道士是张三丰。其人生卒年代不详,曾在湖北武当山(一名太和山)修道,后离武当山隐居。 自明中叶后,道教衰微的势头已较为明显。到了清代,朝野重佛抑道,宣布黄教为国教,道教为汉人的宗教;限制天师职权,取消其道教之首的地位,由二品降至五品,并禁止其差遣法员传度,取消了传统的张天师朝觐礼仪。道教丢失了与朝廷的联系,其地位逐渐下降。 近代,道教受到外来的现代文化思想的巨大冲击,加速了与其他各种思想的融合。但是,在我国民间,道教思想与信仰仍保留着根深蒂固的影响。 道教音乐,是道教进行斋醮仪式里,为神仙祝诞,祈求上天赐福,超度亡灵等举行法事活动中使用的音乐,即道场音乐。是道教科仪里不可缺少的,其发展是随着道教本身发展一同进行的。 早期道教的法事活动是古代巫觋祭神仪式的承袭与发展,最初诵经为直诵,并没有发现有使用音乐的记载。道乐的使用大约开始于南北朝时期。北魏明帝神瑞二年(415),寇谦之称在嵩山上遇到太上老君,授其天师之位,并赐《云中音诵新科经戒》,制定了《乐章诵戒新法》,于是产生了《华夏颂》、《步虚辞》等最初的道乐音韵。所谓《华夏颂》,是吸收秦汉时宫廷中演奏的雅乐改编而成的,大多是对神仙的颂赞之词,一般是五言、七言的诗歌词,长短不定,一般根据法事的需要而定,现存明《正统道藏•洞玄部•赞颂类》所收《玉音法事》中录有多首《步虚辞》。 南朝刘宋时期,庐山道士陆修静整理三洞经书,编著斋醮仪范,为道教斋醮音乐正式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为道教音乐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唐代则是道教音乐发展的鼎盛时期之一。唐高宗曾令宫内乐工制作道调。唐玄宗也曾命道士、大臣献道曲,并亲自研作和教授道乐。著名的道乐作品《霓裳羽衣曲》就是这一时期的作品。另外,唐玄宗还诏道士作了很多道乐道曲,他自己还作了《降真召仙之曲》、《紫微送仙之曲》等道曲。唐代诗人作诗也有不少提及道乐的,例如张籍有“却到瑶坛上头宿,应闻空里步虚声”之句;女诗人薛涛在其《试新服裁制初成》诗中有“长裾本是上清仪,曾逐群仙把玉芝;每到宫中歌舞会,折腰齐唱步虚词”之句。可见当时道乐流行之盛。 后来道乐由宫廷传至民间,又吸取了许多民间曲调,包括一部分佛教音乐和西域音乐。有的甚至只是更改一下名字就直接用于道教活动,如把《无愁》改称《长欢》,《苏罗密》改称《升朝阳》,将它们都纳入了道乐之列。唐末五代时其,道士杜光庭集前代道教斋醮科仪之大成,编辑了《道门科范大全集》,从而道教的斋醮仪式得以进一步规范。这时的道乐已由单纯的打击乐器钟、磬、鼓等,增加了吹管和弹拨乐器。 宋代是道乐发展的另一重要阶段,宋徽宗时期对道教斋醮仪式进行了修改、增补,并颁布了《金篆灵宝道场仪轨》426部,还选全国宫观道士进京学习道乐。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道乐总集《玉音法事》,就是在北宋时编纂的,它用“曲线谱”的形式收录了南北朝、隋唐以来的词章和宋真宗、宋徽宗所制的赞颂50首。此时,丝弦乐已加入了道乐的行列,使得道乐的伴奏乐器日趋完备。 到了元代,道教发展为全真与正一两大道派,道乐也出现了两种不同风格。全真派注重清修,因此全真道乐大都清幽出世;而正一派则注重斋醮与符篆,使用的道乐雄浑、古雅。 明初,朱元璋设玄教院统辖全国道教(后玄教院改称道录司),下令清整道教,命道士编制斋醮仪范,建“神乐观”,置提点、知观等职,隶属太常寺,掌管宫廷祭祀活动和乐舞生,由精通乐舞的道士主领,乐舞生由征集的道童充任。 到了清代,道教音乐已包含有较丰富的地方戏曲、曲艺音乐的色彩,道教音乐向戏曲、曲艺倾斜的现象更为明显,更为随习俗近人情了。在明代道乐的基础上进一步流于世俗化的清代道乐,从总体而言,已由明代趋于规范而强化起来的共性因素,逐渐转向了各宫观道院道教音乐的个性化,呈现出道教音乐各具地方色彩的态势。 另外,历史上还出现了《声无哀乐论》(嵇康著)、《乐论篇》(阮籍著)等具有道家思想的音乐理论,以及一些很优秀的道教音乐作品,如汉代的大曲《黄老弹》,唐代的法曲《霓裳羽衣曲》;明代收录的,宋、元、明古琴曲《庄周梦蝶》、《羽化登仙》、《逍遥游》、《八公操》等。 道教音乐作为一种古老的宗教音乐,有鲜明的特点。 道教音乐历代靠口传心授,传承方法隐秘保守,特别是全真道要求更严。因此,道教音乐能将其古代传统音乐保存至今,保留有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特色。 在演唱和演奏方面,道教音乐的诵唱和乐器演奏均由道士担任。因此就要求道士不但要熟悉道教经卷,精通斋醮仪式,而且还要有演唱道曲、演奏乐曲等艺术本领。 在道教音乐与民族、民间音乐的关系方面。道教音乐的发展就是不断吸收、融化民族、民间音乐成分,以丰富自身。道教吸收了少数民族音乐,特别是从民间音乐吸收了丰富的营养。并且还具有地方性特点。 在曲式和情调上,充满了道教的基本信仰和美学思想。反映了道教追求长生久视和清静无为,既出世又人世,情调庄严,肃穆,又不乏清幽恬静的美学思想。道教音乐在不同场合,不同仪式,给人的感觉是截然不同的。在表现召神遣将时,音乐气势磅礴,表现降妖驱魔时,音乐威武果敢,祈福祝庆时,音乐欢乐轻快,赞颂神仙时,音乐优美恬静,而表现祈祷养炼时,音乐又悠扬缥缈。正是由于音乐的烘托和渲染,道教韵斋醮仪式才更显庄严而又神秘。 安徽齐云山又称白岳,位于徽州盆地,黄山脚下,隶属黄山市休宁县,因其“一石插天,与云并齐”,故名齐云山。历史上有“黄山白岳甲江南”之称。最高峰海拔585米,景区面积110平方米,是一处山光水色兼备、人文自然相融的山岳风景名胜。齐云山系黄山余脉,地质地貌呈现典型的丹霞地貌特征,与福建武夷山、广东丹霞山、金鸡岭合称为中国四大丹霞风景奇观。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两次游览齐云山,著有《游白岳山记》;清代乾隆皇帝巡游江南时盛赞齐云山“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 齐云山除了天开神秀的美艳景色,更拥有丰厚充盈的文化底蕴。她和江西龙虎山、四川青城山、湖北武当山并称中国四大道教名山。 齐云山道教始于唐代乾元二年(公元758),名道龚栖霞从南京云游到此,顿时被齐云山奇特山势景观所倾倒,决意留驻与此,他就是齐云山道教开山鼻祖。南宋宝庆年间(1225-1227),道士余道元创建佑圣真武祠,供奉真武大帝,相传真武大帝云游四海,遍访了名山,最后相中了齐云,要受这方香火,后来白鹤仙子知其心思引百鸟衔泥,塑成了玄帝神像,特别灵验,因而香火日盛,故有“玄帝香火,在均州曰武当,在徽州曰齐云”之说。明嘉靖以前,齐云山受湖北武当山影响较大,宫殿建筑、道规道制均仿效武当,有“江南小武当”之称。这时的道士为全真道士,提倡保元守一,不娶家室、不沾荤腥,又称清修道士。明嘉靖十一年(1532),明世宗派江西龙虎山“正一嗣教真人”张天师到齐云山“建醮求子”,果然灵验,从此获得御赐山名并敕建“玄天太素宫”。这时,正一派逐渐成为齐云山道教的主流。正一派道士注重画符念咒,降福驱鬼,道士可以结婚,非斋期不忌酒肉,所以称火居道士。万历年间,天师弟子张国祥驻山焚修,代代沿袭,道业大振,道士队伍庞大至一百多人,每年法事150余场,晨钟暮鼓,常年不绝。后来,随着道教的衰落以及兵祸,使得齐云山香火凋零,民国初年国民党政府曾一度整修齐云山,先后修复宫祠20余座,道院12座。建国后,在“文革”期间,齐云山古建筑、文物等几乎被毁坏殆尽。1979年后,开始修复工作,直到现在。 历史上,齐云山道教经历了全真和正一两派,后来以侧重斋醮、符箓的正一派为主,齐云山道众一直以来不断对原有道乐曲谱进行整理补充,深入休宁、婺源等地农村采集整理散失部分。现如今,齐云山道场音乐主要由经韵音乐和曲牌音乐两部分组成,经韵名目繁多,主要有祝愿亡夫在曹平安无灾的《诸天科》、为超度产妇亡魂而做的《血湖科》、为儿女体弱多病祈求解除结(劫)难的《解结科》、求神保佑免遭火灾的《禳火科》、为亡父母灵魂祈求升天的《超七科》、为儿女祈求易长易成度过难关的《过关科》、为求避免水火两灾难愿为善积德的《炼度科》、祈求神灵多生贵子的《百子科》、为新丧阴魂祈求十殿阎君舍罪解脱地狱之苦的《十王科》、为报答父母祖先恩德的《度人经》、广度水陆各路一切幽灵的《水陆科》以及秉承帝王敕命为沙场捐躯和天灾大难中众多牺牲者超度而举行的《罗天大醮》等二十五种,而正一派祖庭江西龙虎山具统计只有《清水安龙奠土科》、《请圣科》、《三朝科》、《召亡科》等十四个科目。另外,齐云山道教的曲牌音乐有《步虚韵》(含高步虚、绕坛三步虚)、《主云飞》、《送饭》、《送赦》、《真香初炷》、《大开门》等,虽然所占比例不大,但对其的运用却十分频繁。 和其他地方的道教音乐一样,齐云山道教音乐也由声乐和器乐两部分组成。 声乐可以分“阴韵”和“阳韵” “阴韵”多用于户外或在斋主家中举行的科范仪式中唱诵。其对象包括信众和看斋的一般民众。 “阳韵”一般在殿堂内部唱诵,其对象主要是持修道教徒及天灵地祇和各界神明。 声乐的形态也可以分为很多种,有吟诵、念唱、咏唱等。 “吟诵”专用于诵念咒语,旋律性较弱,一个字对一个音,音域相对比较狭窄。 “念唱”多在道士每天早晚课中,这种唱法音乐起伏曲折不大,音调平稳,旋律十分简单,没有什么拖腔,听起来似念似唱。 “咏唱”则具有很强的歌唱性,旋律性最强,往往有法器、乐器进行伴奏器乐则可分为正曲和耍曲。 正曲是由乐器或法器演奏的器乐曲。主要用于内坛阳事(祈福)斋醮科仪及外坛阴事(超度)斋醮科仪程序进行的中间,在转坛的时候演奏。 耍曲的曲牌是吸收民间音乐发展变化而成,主要用于为俗民做道场,在开坛之前和收坛之后演奏,带有很强的娱乐性。 使用的乐器包括锣、鼓、磬、木鱼等打击乐,笛、箫、唢呐等吹管乐,二胡、板胡、等弹拨乐。 道乐的曲式结构也比较丰富多样,有短小的单乐段,也有较大较为复杂的单二,单三甚至多乐段,还有用不同曲牌联结的套曲。所用旋律都是又五声调式为主,旋律比较平稳,音域较窄,大多没有什么起伏。例如《步虚韵》首先是简单的鼓点,笛子在高音上由羽音滑到徵,随后是人声围绕角音清唱,归韵到宫,之后紧接着是所有乐器以及人声,旋律大都围绕宫、商、角这三个音,用锣,鼓等打击乐规范节奏,吹管乐器拨弦乐器为伴奏,中间穿插单唱和齐唱,特别是有一部分,先由一人唱,然后众人相和,就好象一问一答,有一呼百应一样。整首曲子歌词并不多,念词用的语言是中国九大方言之一的徽州方言,在旋律的带领下拖韵,波音夹杂其中,听起来似言似唱,清新典雅,庄严肃穆,让人仿佛进入一种飘飘欲仙的境地。 齐云山道乐历史悠久,有很多古谱,都是使用原始的“工尺谱”记载,比如道乐曲牌《三虎拜》::“六五乙工尺,工六工六尺,工尺上尺,五乙五六工,六六工六,五乙五六工……”在这一曲牌中,工尺五六就是该曲的动机,即中心旋律,以这一动机为中心,运用重复,发展,添加装饰音等手段,对其进行加工阔充,形成现在的曲牌。 正所谓道场音乐,道乐和道场是分不开的,齐云山道士将“做道场”称为“做事业”。在道场中担任较高职务的称为“高功”、“都讲”他们分别拿着降妖剑和柏枝仙水,其他表演者身着红、黄、绿、青、白(代表金、木、水、火、土和东、西、南、北中)五色道袍。参与做道场的人数多则十四、五人,少则七、八人。 如《炼度科》中的“水火炼度”,这是一种独舞形式的科仪一般在庙宇,道院中做,或者在大户人家的大厅里进行,首先,道士们会对场地进行布置,厅堂上方要摆上东岳大帝神像,两旁挂着“君率群神五千九百人,掌管人间生死百鬼惊”厅堂的中央放上一个火盆,成为“火兰”。火兰中点燃火焰,由一名道士漫步踱出,手里拿着五色的彩纸,肩背松木宝剑,口中念念有词,围着火兰转。音乐以鼓为主,锣声附和,横笛、唢呐夹杂其中,小云锣不时衬托在期间。道士随着节奏逐渐加快速度,由转火兰转变为抛彩纸,跳火兰,边跳边唱,身体随着步伐左右摆动,口中时而高声大唱,时而高诵经文咒语。鼓点越快,道士神情也就越来越兴奋,动作也越来越激烈。如醉如狂,动作粗旷有力。其他道众则在厅堂四周围坐念诵经文,贯穿于仪式始终。 齐云山道教在音乐中对锣鼓的频繁运用,甚至有些法事中只使用锣鼓配合着法器进行是其一大特点,这和当地音乐风格是分不开的,徽州音乐除地方小调外最具代表的就是锣鼓乐(如《休宁得胜鼓》),这是为了适应婚丧喜庆,祭祀典礼等场合的需要创作。一些地方现今还保存的婚俗套曲中的曲牌《小开门》,在齐云山道乐曲牌中也有,而在操办红白喜事演奏的音乐之中,有或多或少有机的糅合了一些道乐片段,使得音乐听起来有种超凡脱俗的感觉,科仪《破血湖》中式融入源于佛教传说的徽州地方戏剧《目莲救母》戏文,由道士分别扮作目莲和刘金蟾母子,刘氏蹲在用纸糊成的血湖池畔,号啕哭唱徽州地方俗曲《十月怀胎苦》,目莲则手持锡杖,口诵超度解罪经卷,围绕血湖池转圈。身着五色道袍的道士扮演五位灵官掌剑随后,锣鼓伴奏,经声唱合。最后灵官挥剑毁坏血湖池,解救目莲母刘氏,破地狱门,释放孤魂野鬼。这些都很好的体现了道教正一派音乐的地域性,民众性等特点。 齐云山道教音乐从特殊的角度反映除了徽州当地的民间风俗,文化艺术特别是音乐文化等,对徽州文化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另外,前面已经说过,齐云山是中国道教四大名山之一,曾经一度成为整个华东地区的道教中心,对华东地区道教的影响不言而喻,而且齐云山有关部门一直秉承尊重历史原貌的保护宗旨,至今保存有相当一部分原始资料,这可以对研究华东地区道教道乐的发展演变提供重要的参考和依据。 齐云山在历史上经历过道教的全真派,正一派两大派,并且两派都曾在齐云山上达到鼎盛,这一历史条件又使得齐云山保存了大两全真派和正一派的科仪,音乐等,并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潜移默化的将他们进行了糅合,可以说齐云山集合了全真、正一两派于一身,这对全真、正一两派相互联系等方面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齐云山正一派道教音乐经过一千多年的历史演变、传承发展,不断进行修补改善,已经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道教发源于中国,历史悠久,其音乐在中国宗教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道教音乐与中国传统音乐也有很深的关系,对民间音乐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齐云山道场音乐已经被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可以说现在仍是比较稀少。本文也只是对其进行了一个初浅简单的介绍,希望能让更多的人对齐云山道乐有所了解,关注齐云山道乐,并希望能够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吸引更多的人来填补中国道教音乐中这一处的空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