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义理之学的基础、结构、枢论与亮点
——《道教义理学综论》之一章(三)
四、道教义理之学的根基为“道”本原论
在历史上,任何传统的宗教信仰或哲学流派,莫不树立有自己的宇宙本原观。它犹同一粒种子,有了它才可能滋长出耸干舒柯、浓荫遮地的大树来。道教当然也是这样。“道”,便是道教最根本、最崇高的信仰原理与宗旨,是宇宙的本原。在道教经典中,“道”亦作“大道”、“天道”、“常道”、“真常之道”、“太上之道”。凡是道教徒皆当虔诚宗仰,否则,“离道”也就意味着“离教”了。
正因为“道”是道教信念的最高准则和教理最精奥的范畴,后世奉“道”者、好“道”者才造构出了庞博的道教文化体系。正因为有“道”作为信仰者的联系纽带与凝聚力,社会也才出现了“道教”这一庞大的、信仰群众遍布于全球的教团组织实体与社会势力。
道教的“道”,始源于春秋时代“道家”哲学流派的创立者李耳(老聃、老子)所著《老子五千言》(即《道德经》)。其实“道家”所提出的“道”,只是一种有自然主义神秘色彩的哲学观念,并无“人格神”的喻意。如: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道德经》第二十一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道德经》第六十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道德经》第五十九章)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绰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道德经》第七十三章)
《道德经》上下篇五千言,措词精练,底蕴含蓄,深奥费解,留下有许多神秘意味的悬念,如雾中庐山,真貌朦胧,这便给后世好“道”者留下了广阔的思索、推论、穿凿的空间,特别是给有宗教信仰倾向者留下了向宗教酿变和延扩的思想凭藉。在我国思想史、道教史发展过程中,更与传统文化诸学派中有着接近性质的哲学思想相沟通、摄融,不断立新,不断得到补益,才逐渐整合而在理论上趋向丰富与完备,形成了后世“道本原观”的神圣地位与丰湛的智慧之光彩。
道教经书逾万卷,弘“道”之语,比比皆是,仅据道教重要经书,对“道”本原说略作表述,以阐明道教对“道”本原的虔诚崇尊:
夫道何等也,万物之元首,不可得名者。六极之中,无道不能变化。元气行道,以生万物,天地大小,无不由道生也。(《太平经》卷十八至三十四)
道无奇辞,一阴一阳,为其用也,……阳安即万物自生,阴安即万物自成。(同上)
夫道乃洞,无上无下,无表无里,守其和气,名为神。(《太平经》卷六十八)
一者道也。今在人身何许?守之云何?一不在人身也,诸附身者悉世间常伪伎,非真道也。一在天地外,入在天地间,但往来人身中耳,都皮里悉是,非独一处。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常治昆仑。或言自然,或言无名,皆同一耳。(《老子想尔注》)
道者,谓太初也。太初者,道之初也。初时为精,其气赤盛,即为光明,名之太阳,又曰元阳子丹,丹复变化,即为道君。(《老君太上虚无自然本起经》)
道者何也?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其大无外,其微无内。浩旷无端,杳冥无极。至幽靡察,而大明垂光。至静无心,而品物有方。混漠无形,寂寥无声。万象以之生,五行以之成。生者无极,成者有亏,生生成成,今古不移,此之谓道也。(《玄纲论》)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太上老君者,大道之主宰,万教之宗元,出乎太无之先,起乎无极之源,经历天地,不可称载,终乎无终,穷乎无穷者也。(《太上混元圣纪》)。
仅从上录数段经文,便不难发现汉代以来宇宙本原“道”的名称、存在形式、性质以及运化规律都出现了新的、明显的变化,内涵已经今非昔比。总的来说,“道”已经不只是一种哲学的理性观念,而是道、炁合一,甚而是道、炁、神(太上老君)三者合一了。从内容上看是丰富了,从实质上看明显是在向宗教发展,从地上升华到了天上。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